評論深度六四·三十年六四週年

邊緣化的六四論述:八九春夏,其實發生的是「兩場運動」

對於六四運動的深入理解,需要我們同時跳出這兩種敘事:既告別「知識分子中心論」、重視工人和市民的參與,同時承認「民主」的確是工人和市民參與運動的核心訴求。最關鍵的是,工人與市民所理解的「民主」,和學生、知識分子所擁抱的民主觀念有很大不同。

1989年5月18日,工人在北京街道以電單車遊行聲援天安門廣場絕食的學生。

1989年5月18日,工人在北京街道以電單車遊行聲援天安門廣場絕食的學生。攝:Catherine Henriette/AFP/Getty Images

吉漢

刊登於 2019-05-29

#六四週年#六四30年#評論

關於六四運動的歷史敘事,比較常見的是兩種版本。其中最為主流的版本,當然是把運動放在「民主vs威權」的框架下來理解。這一敘事中的「民主」,往往指的是自由主義意義上的民主。80年代,中共逐漸告別「階級鬥爭」的傳統話語,開始走一條重視經濟發展的務實路線。市場化改革伴隨着思想和言論領域的放鬆,西方自由主義思潮開始在大陸青年與知識分子中流行。隨着知識分子對歐美自由主義民主制度的了解加深,自由民主價值的實現也成了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的期望所在。

然而令知識分子和學生們感到失望的是,80年代中共政治改革、政治自由化的進展遠遠滯後於市場化經濟改革,而且幾次出現倒退——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運動和1987年對以「放開民主選舉」為主要訴求的一波高校學生運動的鎮壓,這次鎮壓直接導致了時任中共總書記的開明派領導人胡耀邦下台。在這一敘事中,這些受西方自由主義影響的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們,逐漸累積的不滿終於在1989年胡耀邦逝世後徹底爆發,他們走上街頭,希望當局加速推進此前頻頻受阻的政治自由化進程,從而讓政治改革和經濟改革齊頭並進。

而另一種講述六四運動的敘事,則是將運動放在「社會主義vs資本主義」的框架下理解。這一敘事在公共輿論中的影響力雖然遠遠不及第一種,但在一些特定的左翼社群——比如中國大陸的一部分毛主義左翼、西方的一部分反斯大林主義左翼——中頗為流行。在這一敘事中,1980年代的一系列市場化改革將中國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帶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這一變革過程帶來嚴重的通貨膨脹和貧富差距的急速擴大,也造成了大量腐敗問題,降低了城市人口的生活水平。和「民主vs威權」敘事不同,「社會主義vs資本主義」的敘事認為學生、工人、市民不滿的真正原因是市場化改革所造成的一系列經濟亂象,這些不滿聚焦為對腐敗官員的憤怒。

在這一敘事看來,六四運動是一場由經濟訴求引發的反市場化改革、反資本主義運動。它的核心訴求並不是民主,而是反對市場化改革和資本主義轉型所帶來的一系列弊端。「反腐敗」、「反官倒」、「控制通貨膨脹」的口號的確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遊行和集會中隨處可見,也是學生代表和政府官員對話時提出的核心訴求;學生、工人、市民只是希望當局解決腐敗、官倒(官員利用政治權力在市場中倒買倒賣)、貧富差距擴大、通貨膨脹失控的問題,這一希望並不意味着參與運動的人們都支持以「民主」為核心的政治改革。這一敘事背後隱含的一層預設是,既然運動抗議的對象是鄧小平時代經濟改革所帶來的一系列亂象,那麼運動參與者的憤怒中也必然帶有對於經濟改革之前的那個時代——毛澤東時代——的些許懷念。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