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端 × 華爾街日報廣場

華爾街日報:華為崛起之路伴隨着剽竊與不正當競爭指控

華為表示自己尊重知識產權的完整性,不管是該公司自身業務的,還是同業、合作伙伴和競爭對手的。但一些競爭對手和前僱員卻指責這家中國公司不擇手段竊取商業機密。

2004年的一個夏夜,在芝加哥舉行的Supercomm科技展會即將落下帷幕,這時一個來自中國的中年訪客穿過幾乎空蕩蕩的展位,打開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網絡設備,對着裏面的電路板拍照。

2004年的一個夏夜,在芝加哥舉行的Supercomm科技展會即將落下帷幕,這時一個來自中國的中年訪客穿過幾乎空蕩蕩的展位,打開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網絡設備,對着裏面的電路板拍照。攝:Qilai She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華爾街日報記者 Chuin-Wei Yap/Dan Strumpf/Dustin Volz/Kate O’Keeffe/Aruna Visw

刊登於 2019-05-28

#華為#中美貿易戰#端 x 華爾街日報

本文原刊於《華爾街日報》,端傳媒獲授權轉載。目前,《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全部內容僅向付費會員開放,我們強烈推薦您購買/升級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以低於原價 70% 的價格,暢讀端傳媒和《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2004年的一個夏夜,在芝加哥舉行的Supercomm科技展會即將落下帷幕,據當時在場的人回憶說,這時一個來自中國的中年訪客穿過幾乎空蕩蕩的展位,打開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網絡設備,對着裏面的電路板拍照。

一名保安制止了他,並沒收了多個存有照片的存儲卡,一個有多幅圖表和數據的筆記本,還有一份包含六家公司的名單。這些圖表和數據屬於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Inc., T),名單中的公司則包括Fujitsu Network Communications Inc.和北電網絡有限公司(Nortel Networks co., NT)。

這名男子向工作人員說,他叫Zhu Yibin,是一名工程師。他佩戴的證件掛繩上寫着「Weihua」。照他的說法,他的僱主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Weihua」是偶然寫顛倒了。據電信研究機構Light Reading的創始人之一Peter Heywood說,第二天,這名工程師看上去衣衫不整,滿臉困惑,他說自己是第一次來美國,不知道Supercomm有禁止拍照的規定。

據Heywood回憶說,這名工程師看上去完全不像電影中的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給人的印象不是個圖謀不軌的人,但也許他非常聰明,裝出這樣一副樣子。Light Reading對此次會議做了報導,所以Heywood採訪了Zhu。

在這之後,華為從一家沒什麼名氣的企業成長為中國科技行業的領軍者,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製造商,下一代5G網絡的領頭羊,也成為全球最大的兩個國家之間的摩擦源。華為在170多個國家僱用了18.8萬人,銷售智能手機(銷量超過蘋果),提供雲服務,製造微芯片,還運營傳輸全球互聯網流量的海底電纜。

華為在170多個國家僱用了18.8萬人,銷售智能手機(銷量超過蘋果),提供雲服務,製造微芯片,還運營傳輸全球互聯網流量的海底電纜。
華為在170多個國家僱用了18.8萬人,銷售智能手機(銷量超過蘋果),提供雲服務,製造微芯片,還運營傳輸全球互聯網流量的海底電纜。

在這一過程中,針對華為靠抄襲和盜竊手段牟利的指責也層出不窮。記者回顧了美國聯邦法庭的10宗案例,並對美國官員、華為前僱員、競爭對手和合作者進行了數十次採訪,發現華為的企業文化模糊了正當競爭與不道德競爭之間的界限。

在華為的指控者口中,這是一家胃口很廣,不擇手段,投機取巧的公司,據稱被華為盯上的盜竊目標不僅有Cisco Technology Inc.和T-mobile Us Inc. (TMUS)這樣的老牌科技同行,還有家住西雅圖的一名每天上班僅夠餬口的音樂人。在一起案例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摩托羅拉(Motorola Inc.)工作的一個親戚被指把這家美國公司的技術機密細節帶到了北京的一次會議上。另一樁訴訟則指責華為副董事長徐直軍(Eric Xu)與人合謀竊取機密。

美國政府正以國家安全風險為由進一步向華為施壓,稱隨着這家中國公司以跳躍式的增長超過世界各地的競爭對手,國家安全風險已經擴散。上週,特朗普政府宣布了多項新措施,可能切斷華為與重要美國供應商的聯繫並禁止華為在美國開展業務。

特朗普政府之所以打擊華為,在於認定華為與所有中國公司一樣,除了聽命於中國政府別無選擇,而華為作為全球排名第一的電信公司,將是中共手中的一把利器。美國官員認為,近年來中共的威權主義日益濃重。

美國安全官員表示,令人警惕的信號包括,2012年前後發現華為美國的辦公室修建了能防止電子竊聽手段的安全屋,與世界各地情報站內的設施類似。

華為表示自己並不為任何政府進行間諜活動,美國相關部門也未給出華為從事網絡間諜活動的任何證據。中國外交部否認中國法律要求華為進行間諜行動。

華為在一份通過電郵發送的聲明中稱,該公司致力於遵守全球市場法律,並擁有良好的創新記錄。華為擁有的5G必要專利數量排名全球第一。

華為表示,該公司尊重知識產權的完整性,不管是該公司自身業務的,還是同業、合作伙伴和競爭對手的。

美國官員承認,直到最近幾個月,美國政府在對抗華為方面只是採取了零打碎敲式的行動。而為了維護自身的在華業務,美國公司也沒有要求美國官員採取行動。

這種拖延讓華為在技術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並顯著擴大了全球業務覆蓋面。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 Inc., CSCO, 簡稱思科)和摩托羅拉等公司曾是實力雄厚的華為競爭對手,但現在的規模已遠不及華為。華為在沒有承認過失的情況下了結了幾項訴訟,同時還在打另一些官司。對華為業務的指控涉及多個方面,包括其5G信號技術、華為手機內的音樂、用戶手冊裏的文本以及支持人工智能應用的技術等。

2002-2003年曾任華為瑞典辦事處合同工程師的Robert Read稱,他們把所有資源都用在竊取技術上,先偷一塊母板,然後帶回去進行逆向工程操作。

根據標普全球市場財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數據,華為表示去年研究預算為152億美元,僅低於谷歌(Google)、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 AMZN)和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005930.SE)。截至2018年的10年,華為研發人員增加了一倍,至8萬人左右。

從南非到瑞士的多家企業都希望華為幫助它們建立5G網絡。客戶對華為的質量和響應能力讚不絕口。

Eastern Oregon Telecom首席執行長Joseph Franell說:「我們發現華為設備最可靠,使用華為設備沒有出現過任何中斷現象,這令人驚訝。」

Franell表示,華為設備的價格比競爭對手低20%-30%,而且華為對小客戶的關注前所未有。華為去年的收入同比增長20%,超過1,000億美元。

軍隊工程師出身的任正非按照軍事化風格打造了華為的企業文化。
軍隊工程師出身的任正非按照軍事化風格打造了華為的企業文化。

軍隊工程師出身的任正非按照軍事化風格打造了華為的企業文化。1987年,任正非開始在深圳一間公寓裏銷售電信交換機。上世紀90年代,他通過在中國農村地區的政府合同逐漸將華為做大。1994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曾視察華為新建成的一個辦事處,並稱讚華為的工作。

當時,世界還處在2G時代,文本信息是最先進的技術,手機尺寸大到衣服口袋裏裝不下。當時中國正憑藉低成本仿製品和鉅額政府投資崛起,客戶稱華為的設備是西方技術的窮人版。

在海外發展的初期,華為保持低調。在美國,華為最初以FutureWei的名稱出現,2001年,華為在得克薩斯州普萊諾開設辦事處,2002年擴展到加州聖克拉拉。華為在美國的研發業務仍使用FutureWei這個名稱。瑞典斯德哥爾摩當時處於歐洲網絡技術的頂端,華為在愛立信(Ericsson AB)所在的街對面選了一處地方,但有四年時間一直使用Atelier這個名稱。

2004年至2017年在華為瑞典辦事處任資深顧問的Jan Ekström說,他們不想在樓上豎起牌子,寫上「華為在這裏」。

原僱員說,華為工作人員被告知要去招募競爭對手的人才,但起初難度非常大。華為轉而深入研究對手的網絡硬件。Read說,在斯德哥爾摩辦公室,Atelier的研究人員將外國生產的設備存放在一個屏蔽電子設備的地下室裏。他說,一些設備被運往中國,由工程師拆解研究。

華為在其他地方也建造了這類保密房間。據一些現任和前任美國官員稱,華為在位於得克薩斯和其他地方的辦公室內建造了防範間諜的安全屋,不允許美國僱員進入。

反間諜官員認為,這些發現表明,華為處理信息的方式更像是一個國家情報機構,設有嚴格的保密等級,並依靠一個受保護的通信渠道與北京方面聯繫。

當被問到安全屋時,華為表示,建造這些房間是為了防範針對華為的間諜活動,而不是要對別人展開此類活動。

在全球科技領域,盜竊和行業間諜並不罕見,華為也不是唯一被指控竊取海外知識產權的公司。但指控者稱,華為在剽竊方面的名聲尤其惡劣。

在Supercomm事件發生18個月前,思科指稱華為在2003年1月複製自己的軟件和操作手冊,這是華為首次面對國際上的重大盜竊指控。

思科在訴狀中稱:「他們一字不差地照抄了思科用戶手冊的全部內容。」思科指出,用戶手冊是附在路由器裏的,在路由器運行過程中軟件是可見的;用戶手冊和軟件都很容易被抄襲。

根據這份訴狀,華為剽竊範圍如此廣泛,以致於該公司會無意間複製思科軟件的漏洞。

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正面臨來自華盛頓方面日益增大的壓力。
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正面臨來自華盛頓方面日益增大的壓力。

華為前人力資源經理Chad Reynolds在一份法庭文件中表示:「華為必須先修復其路由器中包含的大量常見的思科漏洞,然後才能發貨,以免暴露其剽竊行為。」思科未予置評。

據一位聽取了情況簡報的人士稱,思科首席法律顧問Mark Chandler曾飛到深圳,帶着華為剽竊的證據與任正非對質,其中包括思科用戶手冊的打印錯誤也出現在華為的用戶手冊上。

任正非聽完後面無表情,只給了兩個字的回覆:「巧合」。對此思科發言人稱,「作為一家可信賴的公司,我們不披露私下進行的商業會議的信息。」

在承認抄襲了思科的部分路由器軟件後,華為於2004年7月就其與思科的法律訴訟達成和解。一個月後,華為告訴Light Reading,該公司已解僱了在Supercomm展會上代表華為的Zhu姓員工。記者未能聯繫到Zhu置評。

華為前員工稱,由於急於看到成果,在Atelier成立的早些年間,任正非曾多次到訪設立在斯德哥爾摩Kista科技區的這個中心。由五名中國人組成的Atelier核心團隊最初只是一個孤立的小群體,據在附近工作的Ulrik Imberg稱,他們在鄰里之間很顯眼,這些人每天步行去當地一家中國餐館吃午餐,現在這家餐館名為Restaurant 88。

Read稱,每次愛立信宣布裁員時,華為的管理人員都會給他一些瑞典克朗,派他到Kista地鐵站附近的一家酒吧去給那些被裁掉的科技人才買酒喝。華為於2010年在隆德成立了一個研究中心,Ekstrom稱,這是在索尼愛立信移動通訊有限公司(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宣布在這個瑞典南部城市裁員450人之後幾個月發生的事情。

世紀之交互聯網泡沫破裂,但華為基本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並得以趁機大舉招聘。原華為駐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政府關係負責人William Plummer在今年早些時候接受採訪時表示,由於其他各家公司都受到了衝擊,很多這樣的人才被拋棄,這沒什麼神奇的,只是華為抓住了時機。

隨着3G取代2G,預示着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華為實現大跨步前進。據科技諮詢公司Dell'Oro Group,在截至2010年的五年中,華為在全球的市場份額提高了兩倍,達到18%。在2000年至2011年期間,華為收入從20億美元激增至300億美元左右。

華為的迅猛擴張折射出中國規模龐大市場的吸引力,這是令全球許多公司都無法抗拒的,包括那些促成華為崛起的大型美國科技公司。華為約五分之一的智能手機芯片都是由高通公司(Qualcomm Inc., QCOM)提供的。英特爾公司(Intel Co., INTC)和微軟(Microsoft Co., MSFT)也是華為的供應商。國際商業機器有限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BM, 簡稱IBM)從20世紀90年代末起成為華為的重要顧問,向華為傳授西方商業實踐並協助其進行海外擴張。

前賓夕法尼亞州西區檢察官David Hickton表示,儘管與中國公司做生意的美國公司對科技剽竊存在擔憂,但潛在的利益促使許多美國公司放棄對商業機密竊取行為提出正式申訴,許多美國公司選擇私下向美國官員尋求幫助。

Hickton表示,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2017年他曾處理過有關廣州博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Boyusec)三名黑客的訴訟案。該公司為華為提供過諮詢服務。這些黑客在缺席審判中被判有罪。Hickton說,這些美國公司不想與中國起波瀾。

加州桑尼韋爾光學網絡公司Infinera Corp.前高管Jeff Ferry表示,這種不願意引起爭執的心態也曾導致Infinera高管層放棄起訴華為違反國際貿易協議的計劃。Ferry稱,10年前他整理的證據顯示,中國政府提供的補貼讓華為的出價可以比對手低30%甚至更多。Ferry稱,儘管奧巴馬政府官員鼓勵Infinera發起相關訴訟,但該公司高層表示,這樣做可能會引發中國政府將Infinera拒之門外。Infinera一名代表不予置評。

總部位於芝加哥的摩托羅拉(Motorola)是採取切實行動的公司之一,該公司的指控對象包括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中國國內進行了20年的投資後,摩托羅拉於2010年7月起訴華為竊取摩托羅拉SC300技術。SC300是一種連接無線網絡設備的小型基站,可以在封閉的建築物內和農村地區安裝。

七年前,任正非的一名親戚Pan Shaowei(當時在摩托羅拉工作)和兩名同事飛往北京。摩托羅拉說,Pan這次飛往北京是為了秘密向華為展示SC300的技術參數。

華為向伊利諾伊州一家聯邦法院表示,Pan主動向任正非介紹了他的團隊的產品開發、客戶的反應情況以及他準備離開摩托羅拉的計劃。華為否認Pan及其團隊在為華為開發產品。Pan未回覆記者的置評請求。

從Pan的筆記本電腦中恢復並包含在摩托羅拉訴狀中的電子郵件片段顯示,Pan在會面後給任正非發郵件寫道,「附件是您要的關於SC300技術參數的文件」。華為後來製造了一款類似的小型設備,重量大約是SC300的一半,面向發展中市場的農村地區銷售。

美國政府於2007年2月逮捕了Pan的嫌疑共謀之一Jin Hanjuan;此前美國政府在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O'Hare International Airport)截留了Jin,在她包裏發現超過1,000份文件,其中包括摩托羅拉的商業機密,以及一張飛往北京的單程機票。美國聯邦調查局(簡稱FBI)在2007年7月份向任正非問話,但無法確定他們是否討論了上述涉嫌竊密事件。美國司法部未予提供FBI的調查結果。美國政府2012年判定Jin竊取商業機密罪名成立。

美國政府2012年判定金漢娟(譯名、圖中)竊取商業機密罪名成立。
美國政府2012年判定金漢娟(譯名、圖中)竊取商業機密罪名成立。

當時,摩托羅拉已經撤銷了對華為的訴訟,因中國商務部對摩托羅拉以12億美元將其網絡設備業務出售給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Nokia Siemens Networks)交易的反壟斷調查遲遲沒有結束。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是通過中國商務部實施的報復行為。由於摩托羅拉在華設有業務,中國商務部對該交易有發言權。

美中經濟和安全審議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委員Michael Wessel稱,中國對多家公司採取了報復行動,理由包括反壟斷、反洗錢、涉國家機密等,在業界引發震動。該委員會是美國國會的國家安全監察部門。

中國監管機構在2011年4月批准了摩托羅拉網絡業務的出售交易,而在此一週前,摩托羅拉公開同意與華為講和。摩托羅拉和中國商務部未回覆置評請求。

隨着華為贏得關鍵合約,包括2009年在挪威奧斯陸推出全球首個4G網絡,該公司超過了移動電話技術曾經傲視全球的摩托羅拉。

2009年華為開啟5G研究時,該公司的工程師已經意識到他們必須擁有哪些知識。5G號稱下載速度是4G的10倍,還有望增強視頻會議和自動駕駛等技術。這會大大增強設備之間的連接,控制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還有可能讓網絡供應商擁有更大的能力(即防務官員所稱的「攻擊面」),可以滲透或破壞一國的防衞。

正是在這一代技術上,華為脱穎而出成為行業主導者。

有關華為盜竊的指控仍存。英美合資網絡天線開發商Quintel Technology Ltd.的首席技術長David Barker在2015年參加了與加拿大網絡運營商Telus Corp.的一個會議。Telus的代表告訴他,華為提供了一種名為「用戶特定傾斜」(user specific tilt)的新技術。

Barker此前從未聽說過「用戶特定傾斜」。該技術能使一根天線發出的信號數量成倍增加,並通過特定的角度發射來提高手機通訊的精確度。

不過,Barker聽說過一個概念上與此類似的技術,名為「每用戶傾斜」(per user tilt)。根據一樁Quintel指控華為竊取商業機密的訴訟,Barker於2008年首次提出這一名稱。Quintel表示,在華為提議建立一項商業合作關係後,該公司在2009年9月與華為分享過這一技術。

但這一合作沒有成功。在雙方首次會面一個月後,華為提交了申請一項涉及該概念的專利的文件,所使用的一份文件甚至還印有Quintel的名字和「商業秘密(commercial in confidence)」字樣。

在經過三年的法庭交鋒之後,Quintel去年勉強同意了一項法律和解協議。前Quintel工程主管Brent Irvine表示,協議內容包括一項長期保密協議。Quintel的其他高管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包括瑞典林雪平大學(Linkoping University)工程學教授Emil Bjornson在內的多位科學家認為,Barker在信號傾斜方面的發現(如今已是華為的技術)代表了5G網絡信號形成技術的基石。

Bjornson稱:「如今這些技術已運用在5G網絡中,他們可能不稱其為『用戶特定傾斜』,但這是其最基本的形式。

對於中國來說,華為不僅是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製造商及僅次於三星的第二大智能手機生產商,更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成功範例。
對於中國來說,華為不僅是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製造商及僅次於三星的第二大智能手機生產商,更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成功範例。

大約在那個時候,隨着華為開始超越多數西方科技對手,這一形勢逐漸引發美國方面作出更協調的回應。據知情人士稱,2010年初,美國情報官員說服AT&T放棄與華為簽訂4G合約的交易。美國政府開始建議外國盟友避開華為,並派官員前往關島、日本等地,試圖說服這些國家和地區不要與華為做生意。

美國國會在2012年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將華為列為國家安全威脅,但這未能阻止華為的腳步。華為強烈否認了這份報告的調查結果。

據數據分析公司IPlytics,截至2019年4月份,華為在5G發展的幾乎所有領域都處於全球領先行列,從技術標準提案到該公司代表參加的全球5G標準會議數量都是如此。

隨着華為的業務向智能手機和數據存儲等電信設備以外的領域擴張,盜竊的指控不時出現。

美國電信設備硬件製造商Tekelec Inc.的高管告訴過前奧巴馬(Obama)政府官員,華為曾接觸他們的一家巴西客戶,開出了異乎尋常的條件,提出如果後者提供Tekelec的設備,可以免費獲得華為設備。知情人士認為,華為此舉是為了對Tekelec產品進行逆向工程。2013年收購了Tekelec的甲骨文公司(Oracle Co., ORCL)未予置評。

現年45歲的葡萄牙多媒體制作人Rui Oliveira告訴《華爾街日報》,他在2014年5月曾飛赴華為Plano辦公室與該公司高管會面,這些高管對他的智能手機相機專利感興趣。

Oliveira回憶道,在一間周圍有着12個空座的會議室裏,兩位華為高管聽取了他對產品的介紹。他希望向華為授權該產品的生產,並建議定價99.95美元。

他說,華為告訴他以後再談。

三年後,他在葡萄牙的一個朋友問他,為什麼華為正在賣「他的攝像頭」。

他記得自己說:「華為?這不可能?什麼?」

然後他看到了照片:華為產品與Oliveira的專利產品幾乎一模一樣,乃至斜切邊和圓角也是如此。華為的零售價是多少呢?99.99美元。

Oliveira感到自己被打劫了。

Oliveira說,當他試圖與華為爭辯此事時,華為高管採取了拖延戰術。他威脅要起訴華為。

然而華為卻在今年3月份起訴了Oliveira,要求得克薩斯州一家法院做出未侵權裁決,並抱怨Oliveira已將他的單方說詞公布於眾,試圖博取同情。在法庭文件中,華為概述了Oliveira的主張,但表示該公司未侵犯他的專利。這起訴訟依然懸而未決。

如果沒有大企業作為後盾,與華為對峙難度很大。

隨着華為的業務向智能手機和數據存儲等電信設備以外的領域擴張,盜竊的指控不時出現。
隨着華為的業務向智能手機和數據存儲等電信設備以外的領域擴張,盜竊的指控不時出現。

戴着眼鏡的學前教育教師Paul Cheever表示,去年他在加州起訴華為獲取他的歌曲《A Casual Encounter》並預裝在華為手機和平板電腦上,免費提供給其用戶。但自那以來,文書工作和相關成本讓他的生活不堪重負。Cheever以藝名The Cheebacabra錄製音樂。

Cheever在法庭文件中稱,在YouTube上看到用戶評論將華為設備與他的這首歌聯繫起來後,他發現了這一竊取行為。

華為在一份文件中稱,Cheever的版權在2018年8月才生效,也就是華為開始使用他的歌曲之後。

現在,Cheever白天陪學生們一起玩培樂多彩泥,晚上在家編輯整理訴訟案情摘要,兩隻貓陪着他。

他說,華為在沒有經他允許的情況下,拿走他的歌,然後在華為設備上向那麼多人播放,這種感覺很奇怪。

華為現任和前任員工都表示,該公司對員工完成業績施加了巨大壓力。任正非在公司內部門戶上發文將華為的全球使命比作一項軍事行動。

2016年,任正非向官方媒體表示,華為的擴張策略是每年支出150多億美元、僱用逾10萬名員工,向競爭對手的弱點發起「飽和攻擊」。

書面講稿顯示,任正非今年4月在華為大會上表示,華為運營商網絡業務部門未來10年會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條件下打一場混戰;面對困難,要心有驚雷,面不改色。

據美國的一份起訴書以及對華為前僱員的採訪,華為的中國工程師通過穿插着大量「善意提醒」的電話會議和郵件反覆敦促海外員工獲取國外數據,包括機密信息。對此華為未予置評。

在美國,華為工程師Xiong Xinfu曾在九個月的時間內不斷被華為在中國的工程師催促,要他獲取如何複製名為Tappy的機器人的信息,這款機器人由T-Mobile開發,可以模擬超快的人類手指,測試一款智能手機的響應能力。美國檢方稱,2013年5月份Xiong最終在華為的要求下竊取了Tappy部分信息。

在T-Mobile向華為投訴之後,華為表示Xiong和另一位同事的舉動是個人行為並將二人解僱。T-Mobile於2014年9月起訴華為竊取商業機密。根據陪審團裁定,華為須向T-Mobile支付480萬美元。

1月份美國檢察官在西雅圖一家聯邦法院對華為的起訴書中重申了T-Mobile的指控。華為否認了這些指控。

美國司法部在一則聲明中表示,民事決議未必能夠解決涉事方是否觸犯了聯邦法律,無法體現犯罪的嚴重程度,也無法確保正義得到伸張。

去年10月,在矽谷工作多年的工程師、聖何塞CNEX Labs Inc.的聯合創始人Yiren "Ronnie" Huang對華為提起訴訟,指控華為竊取他公司的固態硬盤存儲技術。該技術用於管理人工智能獲取的數據。今年4月,CNEX在一個聽證會上表示,華為副董事長徐直軍(Eric Xu)的一項指示促使華為一位工程師在2016年6月冒充客戶竊取CNEX的機密。華為否認有不當行為。這起訴訟仍在進行中。

2017年12月,華為曾指控前員工Huang和CNEX從華為竊取類似機密,Huang和CNEX均對此否認。

儘管華為已經積累起財富和影響力,員工仍要留意競爭形勢,否則將面臨後果。

華為加州分部的軟件架構師Jesse Hong在一場訴訟中表示,他的上司在2017年11月命令他使用虛假公司名稱註冊,以參加Facebook Inc. (FB)組織的一個行業會議。該社交媒體巨頭曾邀請其他公司參加一個電信基礎設施項目會議,邀請名單中並沒有華為。該訴訟已於4月份保密和解。

Hong稱,他拒絕執行這一指令,導致他的上司發出一連串的辱罵和威脅:如果你不同意,那你現在就辭職。

在Hong表示拒絕之後,華為解僱了他。華為稱是本着誠信原則做出這一決定的。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