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令溪:在保守與革新之間——巴黎聖母院修復之爭

人們又一次站在了維護歷史傳統的保守價值觀和與時俱進的進步態度兩極。「修復」以其專業態度再次被與「設計」對立起來,後者被視為不專業、不尊重歷史遺產的輕率之舉。

2019年4月23日,工人用鋼架鞏固巴黎聖母院的結構。4月15日巴黎聖母院身陷驚世大火,在逾12個小時的燃燒之後,約三分之二的中世紀屋頂架構焚燬,19世紀的標誌性尖塔倒塌。

2019年4月23日,工人用鋼架鞏固巴黎聖母院的結構。4月15日巴黎聖母院身陷驚世大火,在逾12個小時的燃燒之後,約三分之二的中世紀屋頂架構焚燬,19世紀的標誌性尖塔倒塌。攝:Kenzo Tribouillard/AFP/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9-04-30

#令溪#評論

4月15日,巴黎聖母院身陷驚世大火,在逾12個小時的燃燒之後,約三分之二的中世紀屋頂架構焚燬,19世紀的標誌性尖塔倒塌,教堂內堆滿焚落的橡木殘骸,一片廢墟景象,舉世為之悲歎。萬幸三個玫瑰花窗和主體建築結構得以保存,大多數珍貴藝術品亦已安全轉移至盧浮宮,進行檢測和清潔等修復工作。

法國總理菲利普(Edouard Philippe)隨後宣布,將發起重建巴黎聖母院尖頂的全球設計競賽,邀請全世界建築師提交重建方案,新設計「將反映當今時代的技術和挑戰」。法國總統馬克龍亦表示,重建將於5年內完工,於2024年巴黎奧運會之際交給大家一個「比之前更美」的大教堂。

日前火災原因仍未明朗,富商捐款動機備受質疑,此舉激起了新一輪的批評和爭議。強大的重建動力、迅速籌措的逾10億歐元重建捐款和社交媒體上氾濫的抒情性追思,都無法消解如今面臨的真正難題:如何修復?由誰修復?修復什麼?依何種樣式和理論?而聖母院本身的歷史,即凝聚了修復史上這些至今懸而未決的爭論。

權力干預都市景觀:一種法國特色

在馬克龍誓言重建聖母院之後,各界立即積極響應,其中幾位商界巨頭捐出鉅款,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Gucci、YSL、Balenciaga等奢侈品牌背後的開雲集團董事長皮諾特(François-Henri Pinault)率先承諾捐出1億歐元,LVMH集團和歐萊雅(L'Oréal,台譯萊雅)集團隨後相繼捐出2億歐元,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Total)公司首席執行官普伊安(Patrick Pouyanne)也宣布捐款1億歐元。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