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書摘】沈志華:從歷史經驗看中朝關係的恰當定位

歷史啟示人們,中國欲擺脱與朝鮮關係的困境,並實現朝鮮半島長期的和平與穩定,核心的和首要的問題,就是把中朝關係恰當地定位於正常的現代國家關係,從而制定合理的和現實的對朝政策。

一名韓國老年訪客在首爾的一個戰爭紀念碑上觀看北韓領袖金日成、國家主席毛澤東和蘇聯強人斯大林的肖像。

一名韓國老年訪客在首爾的一個戰爭紀念碑上觀看北韓領袖金日成、國家主席毛澤東和蘇聯強人斯大林的肖像。攝: Park Ji-Hwan/AFP/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9-03-10

#沈志華#讀書時間

【編者按】本文是沈志華教授著作《最後的天朝——毛澤東、金日成與中朝關係(增訂版)》的結語部分,提綱挈領地總結了20世紀中後期中朝關係的主要特徵和經驗教訓。該書增訂版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增加《改革開放與中朝同盟基礎的瓦解》一章。在朝鮮半島風雲變幻、特金會破局之後,中朝關係再次回到焦點位置。端傳媒經出版社授權刊發此文,以饗讀者。

《最後的「天朝」——毛澤東、金日成與中朝關係(增訂版)》

作者:沈志華
出版日期:2018/05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頁數:886
定價:HK$380
ISBN: 978-988-237-075-3

20世紀中後期中朝關係的發展階段

歸納起來,在本書(即《最後的「天朝」》——編者註)研究的歷史時期(1945–1976年),中朝關係總體上處於冷暖無常、起伏不定的狀態,其變化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5–1949年),其特徵是「若即若離」。

在蘇聯軍隊進入朝鮮半島後,在莫斯科的支持和幫助下,金日成整合朝鮮各派政治力量,建立並穩固了其對朝鮮北方的統治。在由蘇聯主導的北朝鮮政權建立過程中,原中共系統的延安派朝鮮幹部受到排擠,毛澤東和中共中央並不熟悉金日成等朝鮮政權的主要領導人。所謂中國內戰時期(特別是在東北地區)朝鮮對中共的幫助,本質上是蘇聯對華政策的體現。毛澤東試圖建立「東方情報局」,亞洲各國共產黨均派出領導成員參加中共中央在中南海舉辦的「學習班」,唯獨朝鮮勞動黨沒有一人蔘加。中共宣布向蘇聯「一邊倒」,朝鮮則成為蘇聯的衞星國,中朝兩黨之間若即若離,卻雙雙加入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後接受的是蘇聯對亞洲地區的政治安排,新中國面對的則是一個斯大林安排的既成的「中朝關係」。於是,中朝之間「脣齒相依」的關係,在歷史的和地緣的因素中,又注入了國際共運結構中的「兄弟」元素。

第二階段(1950–1958年),其特徵是「內緊外鬆」。

中國出兵朝鮮,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對朝鮮半島問題的發言權。在朝鮮戰爭時期,由於雙方對戰爭目標和作戰方式的想法不同,中朝領導層之間衝突迭起,關係十分緊張。兩國關係表面上親密無間,實際上在如何解決朝鮮統一、何時需要中國援助、志願軍由誰來指揮、中朝聯軍越過三八線後是否繼續南進以及朝鮮鐵路管理權的歸屬和停戰時機的掌握等一系列戰略決策或重大問題上,都存在着嚴重分歧和矛盾。儘管此前朝鮮一直仰仗蘇聯的支持和幫助,但是在戰爭期間中國因其所處地位往往起到主導作用。所以,面對中朝之間的重大分歧和矛盾,斯大林都支持了毛澤東。由此,在金日成的心理上留下了深深陰影。中國人在朝鮮流了很多血,但並未在兩國領導人之間和國家層面凝成深厚友誼。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