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元淦恭:深圳GDP超香港,但香港的今天,會不會是深圳的明天?

今天的深圳,已經出現巨大的分化。一邊,是和京滬港比肩的富裕群體,另一邊,是一線城市中罕有的規模超大的產業工人。隨着深圳經濟的持續「精英化」,相關的產業和就業人口果真能夠不外流嗎?

元淦恭:深圳GDP超香港,但香港的今天,會不會是深圳的明天?
2018年深圳GDP按美元平均匯率計,超過香港。這意味着深圳有史以來第一次成為華南地區經濟總量最大的城市。

(本文原發於微信公眾號「元淦恭說」,原標題為《香港的今天,會不會是深圳的明天?》,端傳媒獲作者授權轉載。)

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深圳GDP按美元平均匯率計,超過香港。這意味着深圳有史以來第一次成為華南地區經濟總量最大的城市,也第一次成為僅次於上海、北京的「大中華區」第三城。

距離3月5日還有不到一週(編註:今天是3月4日,但此處保留原文)。四十年前,1979年3月5日,國務院批覆廣東寶安縣改設深圳市,要再過一年半,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才告成立。滿打滿算,深圳還未滿四十週歲。在不到四十年裏,深圳從一個南海邊的小漁村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第三大都會,它的「奇蹟效應」,全世界都看得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