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疫苗之殤

彭劭:層層監管為何失效? 疫苗危機中被權力結構踐踏的「職業精神」

長久以來的身份社會殘餘和權力結構,不僅造就了當下中國職業精神淡漠,也是疫苗層層監控歸於失效的深層原因。

2009年10月12日,長春長生生物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展示甲流疫苗。

2009年10月12日,長春長生生物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展示甲流疫苗。圖:Imagine China

刊登於 2019-02-28

#彭劭#評論

2019年2月2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就疫苗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國疫苗應該是世界上最好的疫苗之一」。放在近年來中國大陸疫苗危機頻發的背景下,這番表態看上去格外有諷刺意義。

然而,高福主任的表態並非故作驚人之語。前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領導監督司司長李國慶三年前也曾說,中國疫苗監管體系「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中國的疫苗監管體系2014年就已經通過世界衞生組織的評估。監管單位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藥品生產監督管理辦法》、《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認證管理辦法》等眾多規定可援引,對疫苗生產流通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管理。

然而在問題的另一面,據不完全統計,從2004年至今中國至少發生12起疫苗事件:江蘇宿遷假疫苗案、安徽甲肝疫苗異常、山西疫苗事件、大連狂犬疫苗案、廣西來賓假狂犬疫苗事件、江蘇延申疫苗造假案、山東濰坊非法疫苗案、乙肝疫苗系列死亡事件、山東疫苗案、長生生物武漢生物系列事件、江蘇金湖過期疫苗事件、石家莊疫苗錯種事件。

在2018年長春長生生物有限公司狂犬疫苗事件爆發後,記者發現其狂犬疫苗的生產本應有着嚴格流程,每一個階段都有數次檢查,僅僅成品檢定就有11項檢查。然而,為什麼有着「世界先進水平」的疫苗監管體系會層層失效?在長春長生公司,以及其他疫苗生產公司,生產各個環節的專業人員,是真的檢測不出還是知情不報?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