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2018台灣地方選舉

王宏恩:台灣政黨政治與民主,將被公投帶往何方?

一旦台灣民眾習慣了這樣的公投方式,台灣選民跟公投的交互作用將會大大的改變台灣的民主與政黨政治生態。這可能是個壞消息,也可能是個好消息。

2018年10月20日,台北喜樂島遊行活動中的東奧正名公投支持者。

2018年10月20日,台北喜樂島遊行活動中的東奧正名公投支持者。攝:陳焯煇/端傳媒

刊登於 2018-11-23

#2018台灣地方選舉#台灣#王宏恩#評論

正好在一年以前,2017年11月6日,立法院通過公投法修正案,把連署以及通過的門檻大幅降低。一年以後的地方大選,已經確定有10個全國性公投案參戰,除了各方熱烈地討論該怎麼投、該看哪場辯論之外,在選舉日每個台灣選民也將領十幾張票投票、中央選舉委員會也預計開票將開到深夜。

在立法院修法之前,台灣曾經有過6次全國性公投案,這6次都是由政黨發動、選民看政黨是誰來決定投票或不投票,最後也都因門檻過高而未通過。而在修法過程中,媒體關注的焦點在「國號」或「領土」問題是否可以公投,僅有少數民進黨立委擔心門檻過低會造成政府施政方向被否決、成為政黨動員的工具。

但從修法至今台灣選民的實踐來看,從連署、動員、辯論、乃至於網路討論,一旦台灣民眾習慣了這樣的公投方式,台灣選民跟公投的交互作用將會大大的改變台灣的民主與政黨政治生態。這可能是個壞消息,也可能是個好消息。

2018年11月14日u001b,愛家公投的支持者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的集會中宣傳。
2018年11月14日,愛家公投的支持者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的集會中宣傳。攝:陳焯煇/端傳媒

有了公投,藍綠政黨的處境會有何變化?

假如這次有任何公投案成功通過,民眾與社運團體短期之內將會有更高的政治效能感。

首先,台灣民眾與社會運動團體會認識到,推動這樣的全國性公投是可能的,就算不靠兩大黨還是有可能通過連署門檻。甚至,從中選會的網站上就會看到,許多國民黨甚至前總統推動的公投反而沒有通過門檻。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