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8月,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發布報告稱,多達100萬維吾爾族人可能被中國秘密關押在新疆的「再教育營」,相關報導隨後接連見諸媒體。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上月28日在紐約一場公開活動上,被問及「再教育營」時他沒有直接回應,而是強調中國政府在新疆採取的行動是為了防止恐怖主義,這是「中國政府為老百姓做的好事情」。
近幾年來,有關新疆的消息被層層封鎖,但總有隻言片語穿越過封鎖,試圖告訴我們正在發生的事情。端傳媒採訪到一位曾在新疆某高校學習維吾爾語的漢族學生。據他說,這個專業畢業後的一大出路,正是幫助政府監控維族人,成為這個龐大監控系統的一員。在學校就讀期間,他每週都要接受政治學習、寫思想匯報;每個月都要把自己的手機、電腦交上去檢查;有的老師昨天還在上課,今天就不見了;甚至在宿舍裏討論失蹤的老師,也會被舍友警告:「再這樣我舉報你們」……
儘管他熱愛新疆的美景、美食,難忘那些善良的同學,卻在畢業後決定,無論如何也不留在新疆,轉赴國外留學。以下是他對那段讀書經歷的自述:
「我在新疆見了這輩子最多的裝甲車和坦克」
我剛到新疆讀書時感受到的新疆,和現在完全是兩個樣子。讀書之前聽說過新疆很嚴格,但只是心裏有點發怵。剛到的時候也沒覺得有什麼不便,到2016年事情就變得特別多,各種檢查都開始了。
學校裏的安檢開始嚴格到變態。進校門、教學樓、宿舍全都要刷卡,宿舍每晚都要查房。漢族還好,如果你忘帶卡了可以跟室友說一下,把學生證拍照發過來。但維族同學就肯定不行。 烏魯木齊整體的安檢也非常嚴格。路上幾乎五步一崗亭,每隔幾百米都能見到。在二道橋大巴扎(編按:烏魯木齊知名商業圈)那邊,走到路上會有警察攔下查手機,漢族和少數民族都會查。我們去商場也要過安檢,機場、火車站就更不用說了。在商業街一類的地方,每個路口、大型商廈門口都停有裝甲車。特警拿著槍執勤也隨處可見。我在新疆見了這輩子最多的裝甲車和坦克。

而且新疆沒有4G信號,一直都是3G網,網速很差。這些事情我覺得很煩,因為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生活的便利性,但是也沒辦法改變。新疆的同學就有很多特別想出疆。現在來講,維族的同學出疆並不困難,但出國很難。國家有一個「少數民族骨幹計劃」,考研時走這條路的話,分數線會比漢族考生低很多。但這個計劃要求你讀了之後要回疆,應該也是不想讓人才外流。
其實即使維族人出了疆,也還是步履維艱。
我有個回族的同學,去上海看演唱會,就因為身份證是新疆的,半夜兩點多警察突然衝進賓館查房,她一個小姑娘,坐床上就哭了起來。回族尚且如此,對維吾爾族只會更嚴苛。
即使在烏魯木齊,疆內其他地方來的少數民族同學想要租房子也很麻煩,不僅麻煩自己,也麻煩房東。因為如果是少數民族租的話,警察會經常給房東打電話查問。或許他們被逼得最後只能回原籍了。我之前去一個村子支教,小學裏有一位中國重點大學畢業的維族老師,水平其實很高,但可能也是民族限制問題吧,只能在那個小村子裏當老師。
這樣一來,即使心裏想要出疆,大部分少數民族同學也就不願費力出疆了。我們學校畢業的同學,在新疆不難找工作,工資也算不錯。畢業後去下面的地州(指南疆四地州: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和阿克蘇地區)的同學,剛畢業工資能有五千多(人民幣,下同)。去自治區級別公安部門的,剛畢業就能有一萬多。新疆的消費水平不高,這樣的工資可以生活得很好。
「之前有一位老師,頭一天還在上課,第二天就不見了」
我覺得最可怕的一件事就是每週的政治學習了。我從小到大都沒有學過這麼多政治。從大一開始,每週有一天下午,我們全校集中在一起進行政治學習。學習的內容除了領導人新出的報告,還有各省、各部委的最新動態,以及官方媒體的報導。這些都是老師坐在上面念給我們聽。
聽完之後,我們還要寫政治思想匯報,每週1500到2000字不等,先寫自己學到了什麼,然後反思你有沒有一些學習中提到的問題。比如,你有沒有存暴恐的音頻和視頻、你有沒有「兩面人」的思想傾向?所謂「兩面人」,就是一面擁護黨的政策,另一面又暗自支持極端思想的人。關於「兩面人」的材料,是我們寫得最多的。
不僅如此,每學期開學頭幾天,我們都是不上課的,要全天政治學習,還要寫心得。其實上面講的都是很無聊的東西,上面講,下面很多人都在玩手機。教材有厚厚的三本,主要是領導人的出訪、講話,最新的政策等。聽完之後每天寫心得,整體學習結束還要寫一個總結。我們真的感到「花式絕望」。這件事本身很形式主義,那些心得我們也是互相抄的,感覺沒有什麼意義。
不僅我們要學,老師也要學。每個學期之前,他們要提前一週進行政治學習,而且老師人數遠遠少於學生,他們聽課、寫報告也就很難偷懶。
我們老師還要滿足「三進兩聯一交友」的要求。「三進」就是每週要跟學生一起進一次食堂、進一次宿舍、進一次班級。「兩聯」就是跟學生要「聯」,跟老師也要「聯」。「一交友」是指,每個維族的老師,也包括我們校長,都要經常和學生聯繫,經常在微信上交流。
一開始也沒有要求檢查我們的手機、電腦。2016年開始,我們每月都要去學工處,每個班輪流,拿著自己的手機、電腦,排隊上繳,然後就等著,他們查了之後沒問題的話,就在一張表格上劃掉你的名字,這樣才能離開。他們會拿一條數據線,把我們的手機、電腦插到他們的電腦上,他們的電腦還連接了一個我叫不上名字的儀器。不僅這樣,我們還要在手機上裝「淨網器」,下載之後要屏幕截圖來證明。基本上手機、電腦裏的東西他們都能看到。我每次都很不願意,覺得是在侵犯我的隱私。有一次檢查的時候,一位同學故意把手機鎖著,結果他們把手機退回來,讓解鎖之後再交上去。
我覺得我們院在這方面就是「重點災區」,因為很多人畢業後會從事敏感度高的工作,政治上就非常嚴格。你學維語的,稍微有一點思想動態不對就不行。有個老師從國外回來,因為手機上有很多國外的軟件,手機直接就被停了一個月。相關部門又把他手機拿去查了一個星期,還換了號碼,才能正常使用。不能跟外界學術交流,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新疆的「再教育營」是確實存在的,只是我在國內時都不知道這件事在境外已經發酵得這麼嚴重。我們一般說那是「訓練營」,但這個「訓練營」在我們那裏基本是避諱不談的事情。我們宿舍有一位黨員,他的弦繃得緊緊的,有時我們在宿舍關起門來「吐槽」新疆的安保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諸多不便,或是悄悄議論突然失蹤的老師,他也會制止,會變得生氣,甚至說你們不要胡說,再這樣我舉報你們。
其實我作為一個漢族學生,並不會害怕自己被帶進去,最主要是害怕老師們突然消失。有一位老師就是,頭一天還在上課,第二天就不見了。學生們跑去問這個老師去哪裏了,其他老師就說你們不要問。後來聽說,這位老師是因為在一個中東國家擁有房產,所以進了營。基本這樣進去的話,政治生涯就毀了,能不能回來任教也很難說。我還知道一位維族家長,因為孩子在中東某國家讀書,這位家長有給這個國家轉帳的記錄,也被帶了進去。
維語專業最大的出路,是去監視維族人
不僅維吾爾族為難,我們漢族人也很為難。我們整個院的護照,在入學的時候都是要上繳的,不管你是什麼民族。需要出境的時候,你再單獨申請。有個老師的孩子在外國讀書,但老師過不去,孩子也回不來,限制非常大。
我入學前聽說了這件事,雖然當時已經辦了護照,但是沒有帶到學校。我是外地的學生,管理相對沒有很嚴格,你不想交可以。但新疆本地的學生不交是肯定不行的。當然,你的出境紀錄他們還是能查到的。我有個朋友也在新疆讀書,他之前去伊犁的霍爾果斯口岸,那裏有一個很大的免税店,只需要辦一個口岸通行證就能去。這樣的出境紀錄學校也能知道,應該是公安那邊反饋給學校的,然後學校就去問我朋友:你去那邊做什麼?
其實在新疆這幾年,我也沒有接觸過什麼極端的人,畢竟人家極端也不會跟我講。但確實有很虔誠的穆斯林,有一個平時很愛吃的男生,封齋的時候甚至一口唾沫都不會咽。從我接觸到的情況看,維吾爾族確實很害怕民族融合,正常來講,他們是不允許和漢族通婚的。之前女星古力娜扎和張翰談戀愛,就有很多同族的人罵她「不知廉恥」。維族的內部分化是比較嚴重的,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可能會開放一些,之前我上雅思時的一位維族老師,口語一級棒,家庭條件好,從小就接受比較好的教育,覺得漢族的很多習俗也可以認同。
我曾經做過家教,教一個維族小姑娘。她媽媽是政府工作人員,每月有一個星期都不能在家,要去南疆。每一個維族幹部,都要去帶一個南疆的維族家庭,教他們識字、手工一類的,每個月要去一週的時間。
我當時選擇維語專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這個專業的就業率。外面的人可能不知道,我們在就業的時候其實優勢很大,騰訊、網易這些大型互聯網公司也會來特招我們專業的學生。在中國境內,微信的用戶除了漢語(使用者)以外,就數以維語為母語的人最多了。現在微信發語音,漢語可以直接轉換為文字,維語還不行。我們去的話主要是做一些音節切分的工作,提高識別率。網易的雲音樂,現在維語的歌曲比較少,我們去可以豐富維語的曲庫。不過,維語專業只有非維語母語的人才能報考,我們專業的老師都是維族人,但學生都是其他民族的。
除了互聯網公司,維語專業最大的出路就是不同省份的公安和國安部門了。去了之後是做監視、監察一類的工作,監察的對象自然是維族人。很多省份的公安、國安都會來招人,新疆區內也有,像伊犁的霍爾果斯口岸和南疆四地州是需求最大的。
正是因為我們畢業之後很多人的工作都是比較敏感的,所以我們專業的思想動態就備受關注。自治區對維語專業的扶持力度也挺大,讀研的話,一年學費才五千多,每年還補助一萬多元,這還只是助學金,不算獎學金。另外,國家對我們學校的補助也非常多。一方面嚴格監管,一方面又大方補助,我感覺其實也是籠絡吧。
今年維語專業就業還有一個新方向,國家剛下達一個政策,每三個少數民族學生都要配一個輔導員。所以有很多高校都要招維語專業的人,去給維族學生當輔導員。這個工作最硬性的條件就是政治過關,必須是黨員才行。
我現在有些後悔(選了這個專業),其實我的成績不錯,可以保研,但後來還是放棄了,覺得這個專業真的是讀不下去,也實在不想留在新疆了才出國。
觸摸世界的政經脈搏
你觀察時代的可靠伙伴

已是端會員?請 登入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