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趙楚:中日關係並未根本好轉,只是出於權宜的戰術回調

要從根本上更新中國對日政策,需要從基本面重構思維和話語,而重中之重則是以開放的視角重構中日關係的歷史敘事。

2018年9月18日,「9·18事件」87週年紀念日,一名男子在歷史博物館紀念館前振臂高呼。

2018年9月18日,「9·18事件」87週年紀念日,一名男子在歷史博物館紀念館前振臂高呼。攝:STR/AFP/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8-09-22

#評論#趙楚

2018年9月12日,亦即「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之前6天,中日再度實現首腦會談。這一充滿象徵意味的舉動,結合近年來中日政經高層互動空前頻密的事實,使人們普遍得出「中日關係正在轉暖」的結論。

中日關係事關中國亞太與全球政策重要方面,而中日關係過去20多年處於相當困難境地,因此,如何看待目前中日關係的轉暖,尤其是中國的有關政策走向,這些問題不僅對於前瞻中日關係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理解中國改革開放時期總體政策圖景,都具備基礎工作意義。

愛恨交織:兩代人的中日關係世紀體驗

日本是亞洲率先實現近現代轉型的國家,日本近現代的對華侵略既是中國遭受的最嚴重外敵傷害,也是造就中國近現代歷史演變的一大推手。而在中國社會心理與意識層面,有兩代人獨特的中日關係體驗不得不說:其一是甲午戰爭後到20世紀初的一代人,其二則是20世紀末至今的一代人。這兩代人各處於世紀之交,所經歷的中日關係有共同之處,即兩國國力的強弱轉變,以及三四十年時間內兩國關係的劇烈動盪起伏。兩代人的這種獨特歷史體驗,是理解現當代中國社會對日問題基本心理和認知的關鍵,也有助於理解今日的中日關係並前瞻其走向。

這兩代人各處於世紀之交,所經歷的中日關係有共同之處,即兩國國力的強弱轉變,以及三四十年時間內兩國關係的劇烈動盪起伏。

從孫中山、黃興和蔣介石等政壇領袖,到章太炎、魯迅和李大釗等文化名流,甲午戰爭後的留學日本潮流造就了中國近現代史上許多赫赫有名之士。這些人既經歷了向日本學習,藉以推動中國社會和國家向現代轉型,其中大多數人又成為後來抗日運動的領導者與中堅者。撇開這代人對日個人經驗的具體異同,這種親仇冷暖跌宕起伏的感情經歷是最突出特徵。而出乎意料的是,中國抗戰勝利70年後,這種罕見和激烈的歷史體驗又為新一代知識人所遭遇。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