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谷底之後,台劇的國際化找到了一種願景?

公共電視繼《通靈少女》之後又一次將台劇推向國際平台,更在日本創下好評紀錄。進入谷底的電視戲劇,從此找到新的出路了嗎?

《茉莉的最後一天》劇照。

《茉莉的最後一天》劇照。圖:台灣公共電視提供

端傳媒記者 張書瑋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8-09-19

你看過這本小說嗎?

「他們說想要做一個劇本,問我有沒有看過這本書。」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以下簡稱《孩子》原著)在2014年出版的時候,陳慧翎就看過,且被它深深打動。「所以當蓓華一講,我都還沒有看到他們要做什麽樣的劇本,我就跟她說我一定要拍,然後我想從劇本階段就開始參與。」她和劇集監製於蓓華在2010年曾合作《那年,雨不停國》,以莫拉克風災為背景,「這一次的合作其實跟上次有點像。」

陳慧翎的導演經驗從拍紀錄片開始積累,「紀錄片的導演其實跟編劇沒什麽兩樣,不管是攝影編導剪輯,整個故事構成都是在你身上,所以我覺得要說出一個故事之前,我必須得把整個故事都搞清楚才行。」她的前兩部戲都是自己寫劇本,認為導演對一個故事的理解,或是對一個角色的理解,的確必須得經過全盤的思考。所以她想從劇集版《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以下簡稱《孩子》劇集)最初就加入這個團隊,「我沒有辦法一拿到本,然後就按照本直接開始拍,因爲我覺得導演必須要消化劇本,而且必須要以導演非常主觀的立場去刻畫角色,然後去了解整個劇本的架構。」

《孩子》原著第一版由網絡與書出版社率先推出,經出版社介紹給文化部的出版與影視跨產業媒合平台,平台把書介紹給各個電視台或製作公司。2014年有一批書來到公共電視,於蓓華機緣巧合之下看到了:「作者關切的命題和公視的方向很契合,我們驚覺這主題在台灣是一個很值得被討論的現象。」2016年1月,她與書的作者吳曉樂接觸,順利談下了改編事宜。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