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徐子軒:從谷歌風波,看比關稅戰更重要的,美歐中數位混戰(上)

美國格外強調數據自由跨越國界,有利於其成為主導全球雲端與網路業務的超級巨人;中國樹立強大的防火牆,並尋求培養自己的冠軍;歐盟企圖以規則約束網路強權,保護得來不易的利益與隱私。

Google傳出將重返中國市場,新的搜尋引擎或將具有自我審查機制,能夠過濾掉中國政府禁止的網站與敏感訊息。圖為2018年5月28日,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在貴陽開幕。

Google傳出將重返中國市場,新的搜尋引擎或將具有自我審查機制,能夠過濾掉中國政府禁止的網站與敏感訊息。圖為2018年5月28日,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在貴陽開幕。攝:Imagine China

刊登於 2018-08-24

#評論#徐子軒

7月,GOOGLE因涉嫌違反歐盟反壟斷規定而被罰款43.4億歐元,理由是GOOGLE利用Android系統作為鞏固搜索引擎主導地位的工具,企圖限制其他企業參與競爭;不僅使對手無法進行創新,也讓歐洲消費者無法分享多元競爭後的好處。

近來GOOGLE又傳出將重返中國市場,提出計劃代號為Dragonfly(蜻蜓)的搜尋引擎,並可能與中資合夥做為探路。若消息屬實,新的搜尋引擎將具有自我審查機制,能夠過濾掉中國政府禁止的網站與敏感訊息。

短短兩個月,GOOGLE兩度被迫上火線。在中國部分,可能是公司內部洩密,很快在員工間引起軒然大波,千人連署反對;在歐盟部分,美國總統特朗普(川普)獲知消息後,則抨擊歐盟此舉是佔美國便宜,呼應先前他稱歐盟為「敵人」之說。

乍看之下,這些是發生在歐美中三大地區的兩件事,除了主角都是GOOGLE之外,似乎並無關聯;但事實上,GOOGLE的案例不只反映了美歐、美中之間的法律及互聯網方面的觀念差距,也凸顯了三方其實一直都在進行較少人發掘的數位貿易(Digital War)戰爭,而這場戰爭的重要性更甚於現在的關稅戰,因為它代表着未來。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