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不滿意手中的星巴克咖啡,店員願意為你重新調製一杯。相比之下,星巴克股東可沒機會享受這般禮遇,最起碼,公司無法保證讓股價漲到你買進時的價位,是苦是甘,投資人都得吞下。
短短半年,星巴克股價最多曾下跌逾20%,這不僅是3年來該公司股價首度低於50美元,亦已符合股票走勢進入熊市的基本定義。當美國經濟一片榮景,資本市場普遍處在歷史高位,失業率甚至觸及1949年以來最低點,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星巴克,股價卻頻頻下行,這家世界咖啡零售龍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星巴克的首要挑戰,是董事長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以下簡稱舒茲)突然告別。一手塑造星巴克所有特質的靈魂人物乍然退位,不免令人擔心,他為公司注入的精神,乃至組建的團隊,是否也將一點一滴悄悄走樣?巧的是2018年迄今,包括香港首富、長和集團創辦人李嘉誠,澳門賭王何鴻燊,晶圓代工教父、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到外號「Mr.Chip」、三星電子共同執行長權五鉉,匯豐控股執行長歐智華,諾華藥廠執行長吉姆尼茲(Joe Jimenez),以及舒茲,全球商界已有好幾位傳奇人物宣告離任。
星巴克如果能夠貫徹舒茲的想法,那根本不用擔心瑞幸。因為對方很露骨的避開與他們衝突,轉向經營不同的客群。錢治亞所謂的「人與人的社交更多發生在網路上」在個人來看那並不是社交,反過來說並不會影響到星巴克以店員和顧客交流為主的服務模式。(但瑞幸的做法在中國或亞洲其他地區絕對有他們的市場)
但這前提是「如果現在的星巴克還有貫徹舒茲當年初衷」的話。如果如同費城問題反映出他們的核心價值已經失去的話… 我想他們的股東就該準備迎接新的衝擊了。
我不喜歡星的咖啡,那些濃郁的香味假得擾人,更像是香精味。
我有次聽了朋友講他去印尼參觀了一個很大的咖啡園,整個園的咖啡都是供應給星的,咖啡園是如何按星的要求來種植咖啡的等等。聽了後,只覺得星也不過是眾多無良企業的其中一間罷了。
其實從一開始我就認為星只不過是一間咖啡快餐店罷了!
抱歉,看錯,原文是離任...但拿來和過世的人對比也稍嫌不類。此外「2018迄今」這種用法也實在讓人困惑。
張忠謀沒有離世啊????!!!「2018年迄今....」,今年不是2018年嗎?端傳媒難道是靈媒?
真心喜歡端傳媒報導,加油
文章寫得真好。像戰爭片般厲害。
如果麥當勞是低價,那星巴克被廣泛接受是因為它對美國物價來說是品質穩定的中價位,並非高價位。高價位是想靠品味、高品質豆、不定期有新產品刺激消費者荷包突破重圍的清新品牌,如Blue bottle或Intelligentsia等。這篇文章著重滿多以人為主的故事,很好看。
在没有好奇心的看端传媒的商业报道解解馋……😂
我认为喜茶等饮品店对星巴克的星冰乐系列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我怀疑这篇文章是不是收了瑞辛的钱
瑞幸和連咖啡還是算了吧 豆子的質量實在堪憂 更像是時下流行的網紅店 只能迎合年輕世代 真正懂咖啡的人試過一次是不會再有第二次的
早上還是人魚,到中午就變海妖了XD
瑞幸需要解決難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