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

《選擇》走過香港42年:社會仍缺乏客觀公平的資訊

《選擇》誕生於資訊透明度不足的70年代,調查產品是否貨真價實和安全。到了42年後的今天,《選擇》依然在,社會最缺的仍然是客觀和公正的資訊。

《選擇》面市的初衷是希望有一個獨立、公平、公正的方法,以貨真價實和安全作為重點,去搜羅市面上不同的產品,做相關的測試檢驗其安全性。

《選擇》面市的初衷是希望有一個獨立、公平、公正的方法,以貨真價實和安全作為重點,去搜羅市面上不同的產品,做相關的測試檢驗其安全性。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端傳媒特約記者 江雁南、實習記者 馮楚怡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8-08-08

每逢《選擇》月刊出版,書裏的各項產品測試結果必然成為香港熱話。有傳媒行業的人更說,月刊內每一篇調查都可以成為報紙頭條。雖然香港出版業式微,比較及測試產品的平台又不斷湧現,《選擇》仍是讀者的選擇,在2017年出版《選擇》中,5本賣斷貨,3本加印,年銷售量平均25萬份。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黃鳳嫺接受端傳媒採訪時笑說,「我走到哪裏都被人問,下期的雜誌內容是什麼」。

《選擇》見證香港40年的變化

至今已出版超過500期的《選擇》,在1976年面世。當年香港經濟起飛,又適逢第一次石油危機,物價飛漲,但社會的資訊透明度卻很低。大多市民家中只有收音機,獲知消息的渠道有限,因此商家往往可以透過合謀定價,推高產品價格。港英政府為回應消費者訴求,成立法定機構消費者委員會,兩年後《選擇》就開始出版。在第1期以食油測試作為封面出版後,《選擇》得到市民正面迴響,由本來首印3萬份,加印1萬份。

《選擇》初期的調查重點,是產品是否貨真價實和安全。黃鳳嫺指出,在80年代,有不少人在洗澡期間,吸入氣體式熱水爐排出的一氧化碳而中毒死亡,也有電插頭設計不善引發的火警,甚至有兒童被玩具弄傷及致死的個案發生,「那個年代很多產品都存有安全隱患」。香港昔日隨處可見的「火水爐」(煤油爐),亦曾釀成不少意外。1977年第4期《選擇》的封面故事,就測試了12種火水爐的安全性,調查火水爐「有沒有火水洩漏和火焰向爐外伸張的問題」。

隨著香港服務業開始蓬勃,《選擇》慢慢加入對服務業質素的調查。「香港人用多了服務,不只是基本的需要,坐車、吃飯那麼簡單的東西,多了很多不同服務,例如銀行、保險,這些全部也是八十年代尾、九十年代出現的產品。」在1997年第13期的《選擇》,就向消費者解釋銀行對客戶的責任。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