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記者手記:我如何成了台灣紡織廠裏的一名「老師」

開設採訪寫作課的目的,是促成十六歲與六十歲之間的對話。那是關於一整代人的幸與不幸,更是理解父母親、甚至祖父母那兩代生命經驗的鑰匙。

巧欣針織社的採訪寫作課。學員學習訪綱設計、現場提問的基本要領後,便要兩人一組,在規定的一小時內,採訪兩位現場工作的工人,回家後寫下她們的人生故事。

巧欣針織社的採訪寫作課。學員學習訪綱設計、現場提問的基本要領後,便要兩人一組,在規定的一小時內,採訪兩位現場工作的工人,回家後寫下她們的人生故事。圖:巧欣針織企業社 Facebook Page

特約撰稿人 陳泳翰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8-07-10

這是一個讓人沒法馬上點頭卻也無從拒絕起的提議:我的受訪者邀請我擔任工廠裏的「採訪寫作課」老師。

那一天,我正在新北市的巧欣針織社,採訪老闆的女兒陳思穎。效率驚人的她,在短時間內鉅細靡遺簡報完這間針織工廠開辦過的各種課程,花樣實在太多,我都還沒完全記牢,她又談起接下來打算請高中熱舞社「跳」進工廠拍支宣傳短片,以及把「工廠裏的教室」模式,延伸複製到上下游的合作工廠去。

將理念和嘗試都一一陳述完畢後,不久前才剛以小工廠振興計畫,在西班牙入圍2017年服務設計大賞決選名單的陳思穎,冷不防問了我一句:「既然你是記者,要不要來我們這邊,為高中生開一場工廠裏的採訪寫作課?」

難以點頭的理由在於,我一直不認為自己在記者這份工作上,有什麼可以「教」別人的。我喜歡平原走馬的閒聊,更勝正襟危坐的採訪;對生產線勞工的興趣,又超越日進斗金的大老闆;更別提我總是用最笨、最沒效率的方法,把數小時的閒聊全都繕打為逐字稿。在對時事反應速度近乎苛求的主流媒體中,我時常因此感覺格格不入。這樣一名不依循正規軍作戰方式的記者,實在沒有太多職場上可靠的存活技巧能夠傳授。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