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探索學院

專訪潘鳴嘯:經歷五月風暴的漢學家,如何思考傘運、文革及習氏施政?

1968年,年輕的法國學生們走上街頭,潘鳴嘯也一度懷抱着「改天換地」的理想加入其中,如今卻認為這場「失敗」是件好事。五十年來,他研究知青、思索文革、關注「雨傘運動」,給出的人生忠告是「不要絕望」。

潘鳴嘯像是一位睿智又秉持赤子之心的旁觀者,他會參與自己並不欣賞的那種日常生活,也會平靜卻堅定地表示自己的不贊同、不妥協,激進手段也從來不是他的選擇,即使是在五月風暴中宛如戰場的街壘之夜。

潘鳴嘯像是一位睿智又秉持赤子之心的旁觀者,他會參與自己並不欣賞的那種日常生活,也會平靜卻堅定地表示自己的不贊同、不妥協,激進手段也從來不是他的選擇,即使是在五月風暴中宛如戰場的街壘之夜。攝:Imagine China

特約撰稿人 孫佳雯 發自巴黎

刊登於 2018-06-25

#潘鳴嘯#探索學院#評論

潘鳴嘯(Michel Bonnin)或許不是人們想像中那種典型的法國人,他甚至不是典型的漢學家或者典型的左翼知識分子。在中國大陸和香港生活了幾十年,他普通話和粵語說得都不錯,甚至熟稔中國人的酒桌文化、面子邏輯,他懂得一切官僚式的話語,在科層制的語境中游刃有餘,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圓滑而世故。

從青年時代起,潘鳴嘯就是個充滿好奇心且很有主見的人。在1960年代,中國對於大多數法國人來說是一個神秘、未知、甚至是缺席的國度。但未及弱冠的潘鳴嘯選擇了中國哲學作為攻讀方向,如果沒有五月風暴,研習孔孟之道的潘鳴嘯或許會繼續置身象牙塔內,成為浸淫在古籍孤本中的漢學家之一。但是,歷史長河中總是泛起偶然的浪花,每一朵浪花都會改變無數人的命運。

在五月風暴之前,潘鳴嘯對政治並不太感興趣,卻格外關心異域文化中的詩和遠方,如同所有受到美國「垮掉的一代」文化影響的年輕人一樣,潘鳴嘯對於探索與流浪十分着迷,甚至想要不顧一切去印度「朝聖」——這一「宏偉理想」最終因為受到驚嚇的父母藏起了他的護照而作罷。而這種對於「遠方」的憧憬,最終與五月風暴的洪流匯聚在一起,為這位未來的漢學家指明瞭前行的方向。

出於戴高樂家長制政府的不滿,年輕的法國學生們1968年走上街頭,呼籲一場徹底革命,潘鳴嘯也一度懷抱着「改天換地」的理想加入其中。彼時,毛派、托派、無政府主義者、共產主義者等左翼思潮「百花齊放」。同一時期,中國的文革也如火如荼,於是很多人對這個遠東國度產生朦朧的嚮往,也正是在那時,潘鳴嘯決定放棄「孔孟之道」,去現實的中國看一看。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