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讀書時間

經典重讀:當代惡之華──尚‧惹內《竊賊日記》

從《竊賊日記》中惡的三種形態──理想化的惡、情慾化的惡和儀式化的惡,我們可見到惹內顛覆了主流社會的道德框架。他以惡為善,視卑劣為崇高,於罪惡中找到英雄氣慨。

尚.惹內(Jean Genet,1910-1986),法國當代著名小說家、劇作家、詩人、評論家、社會活動家。曾因偷盜罪被捕,後來轉而從事寫作。著有小說《竊賊日記》、《布雷斯特之爭》等,戲劇《女僕》、《陽台》等。

尚.惹內(Jean Genet,1910-1986),法國當代著名小說家、劇作家、詩人、評論家、社會活動家。曾因偷盜罪被捕,後來轉而從事寫作。著有小說《竊賊日記》、《布雷斯特之爭》等,戲劇《女僕》、《陽台》等。攝:Davis/Getty Images

Sabrina Yeung

刊登於 2018-06-10

#讀書時間#Sabrina Yeung#評論

從小偷到作家

尚.惹內(Jean Genet,1910-1986,讓.熱內)的生平比其作品更富戲劇性。惹內的母親是一名妓女,在惹內七個月大時,她棄子而去。惹內之後由巴黎的社會福利機構安置,被一個農村家庭收養。惹內六歲入學,成績優異。十歲時,他被控告偷竊,成為他人生的轉捩點。法國著名哲學家、小說家沙特(Jean-Paul Sartre)於《聖惹內,戲劇演員和殉道者》(Saint Genet, Comédien et martyr)中說,這次指控構成了惹內人生傳奇的底色,惹內的自我認同自此之後便被凝定了下來──他選擇了以小偷為志業,決定成為別人口中所指控的那個他,去做別人指控他所做的一切。

惹內的名著《竊賊日記》(又譯《小偷日記》),便是他為自己的身份、為罪與惡而辯護的一份自白書。他在《日記》第三段寫道:「在這部日記裏,我不想掩飾我淪為小偷的種種原因,而最簡單的動機就是要吃飯。在人生的選擇過程中,我未曾摻進任何反抗、痛苦、憤怒或諸如此類的情感。我精心準備自己的冒險(……)為了犯罪,我早已雄姿勃勃,箭在弦上。」

這本宣稱要歌頌罪惡的作品是惹內的一部自傳體小說,1949年出版,內容是關於作者1932年至1940年間於法國、意大利(義大利)、西班牙和中歐等地區流浪的生活。本來,按自傳體小說的嚴格定義,此類文類是要以回憶的方式來寫作者的生平,特別是作者性格構成的歷史,如卡繆的《第一人》、屠格涅夫的《初戀》等。但惹內本人就說,偷竊、背叛和同性戀才是《竊賊日記》的基本議題。而且,有別於一般自傳體小說平實的敘述語言──為了追求仿真、忠於歷史的效果,《竊賊日記》用的是詩化的抒情語言,因為惹內說,他要寫的不是歷史,而是傳奇。

從小偷到作家,惹內在法國文壇的名聲多得三個人物的加持,分別是尚.高克(Jean Cocteau,又譯尚.考克多)、沙特和巴代伊(Georges Bataille)。高克使惹內獲得特赦,並把他介紹給巴黎文壇。沙特那篇長達六百多頁的評論《聖惹內,戲劇演員和殉道者》,援引惹內的童年經歷,指出惹內從被排除於社會之外,到擺脫其他人的眼光,成為一名作家,最後成就了他的「為自身而存在」(être pour soi)。很明顯,沙特不是單純地想把惹內的作品介紹給法國讀者,而是視惹內為一個個案去闡述他自己的存在主義式的心理分析。巴代伊則在《文學與惡》一書中,把惹內列在波特萊爾、薩德侯爵、卡夫卡等作家之後,分析他們的惡的書寫,以及他們的文學如何違抗道德。在巴代伊筆下,惹內像一位永不知倦的騎士,不停地追求那些社會規範以外的經驗,如死亡、情慾、犯罪等。巴代伊認為,去到最後,惹內追求的甚至是一種純粹的惡,就像宗教人士追求一種絕對的善一樣。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