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探索學院

王柯:從「天命」到「革命」──中國千古流傳的以民為本思想

統治者之所以失去民心,就是因為失「德」,而統治者失「德」就必然會失去民心,已經失去替天行德能力的現任統治者必然遭到民眾拋棄。「天命說」告訴世人,「革命」的行為雖然是由「天」實施的,但是「革命」的真正源頭卻是民心。

革命的思想其實是讓人民可以監督對最高權力、讓最高統治者受到道德制衡的機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革命思想不僅不是造成社會混亂的因素,反而恰恰是一種讓社會保持穩定的動力。

革命的思想其實是讓人民可以監督對最高權力、讓最高統治者受到道德制衡的機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革命思想不僅不是造成社會混亂的因素,反而恰恰是一種讓社會保持穩定的動力。攝:Hong Wu/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8-06-04

#探索學院#王柯#評論

「天下」是一個中國在先秦時期就已經誕生的政治共同體概念。不過,從這個時代開始,人們就有着「五服制」、「九州」和「四海之內」等多種不同的「天下想像」。「五服制」更多地被使用於說明天下的政治秩序,在涉及統治關係時,無疑更多使用的是「九州」和「四海之內」;而在「九州」和「四海之內」二者之間,又更多是使用後者。出現這種異同的原因,就在於天下思想原本是一種關於統治正統性的理論。或者說,天下思想就是先秦時期各個王朝,尤其是周王朝時期,為了說明統治正統性而製造出來的理論。

「五服制」、「九州」和「四海之內」三者之不同,表面上看來似乎在於對天下結構理解之不同,但其實質卻是對需要接受統治正統性的對象範圍理解之不同。「子夏曰:敢問何謂三無私?孔子曰: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論禮》)既然是「天下」,就必然要包羅萬物萬民,這裏就不可能只生活着一個血緣民族集團,或數個彼此之間具有血緣關係的民族集團。因此,主張統治正統性的理論根據,最終必須是地緣主義而不是血緣主義的;既然是「天下」,那就不可能只有王公侯伯子男等統治階層而沒有萬民,周天子也就不可能只考慮統治階層的利益,而無視作為被統治者的民心。

因此,作為統治正統性理論的天下思想,自誕生的那一天起,其實就已決定了它必須是以追求最大公共性和普世的價值為最終理論根據的。邁過血緣主義走向地緣主義,不是重視統治階層利益而是以民為本的「四海之內」的天下想像,無疑比五服制和九州的天下想像更能體現這種精神。換言之,「四海之內」的天下想像之所以出現和被廣泛使用,說明當時的人們理解到「天子」的統治正統性應該得到天下一切民眾的認同。

人類不可能賦予自己絕對權力:「天子」與「天命」

因為天命說的誕生,統治者事實上自己拒絕將他們手中的政治權力當成是一種不受任何制約的、至上的絕對權力。

一般認為,「天子」一詞誕生於周代。雖然《孟子》和《史記》都稱堯、舜為天子(註一),但都屬後人追記。在《尚書.夏書.胤征》、《商書.說命.上》和《詩經.商頌.長發》中也可以看到「天子」一詞(註二),但是因為夏代尚無文字,《夏書》肯定也為後人所追記;《商書.說命》也被指屬於後人偽造的「偽古文尚書」類;而關於《商頌》成文於商代還是春秋甚或戰國年代,也是眾說紛紜。

也就是說,即使將人間最高統治者看作「天」的代理人的意識產生在商代(註三),根據對現存文獻的考證,明確提出王是天之子嗣的「天子」一詞,應該始於周代。故日本學者貝塚茂樹指出:「到了周王朝時,王是天帝之子即『天子』,是一個將天上『帝』的意志傳達給地上人間的仲介,這樣的觀念巳很明確。《尚書.召誥》篇中的『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一文,是說殷作為皇天的元子即嫡子的命令被天帝取消,才是殷亡國的理由。這種認識,應該是在殷人原有的觀念的基礎上,被周人更加明確地意識到的」。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