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廿年未衰的中國學界施密特熱潮,從何而來?劍指何方?

施密特的所有重要著作,均已在2005年年底譯成中文。這股施密特熱為何會出現呢?當前中國學界為何會如此關心一個生於19世紀末的德國法學家呢?

中國施派誕生於自由主義和新左派的論戰之中。他們一方面借用施密特的思想來猛烈抨擊自由主義的諸多弊病,另一方面亦會透過施密特思想,回應中國當前的現代性危機。

中國施派誕生於自由主義和新左派的論戰之中。他們一方面借用施密特的思想來猛烈抨擊自由主義的諸多弊病,另一方面亦會透過施密特思想,回應中國當前的現代性危機。攝: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李宇森

刊登於 2018-05-06

#讀書時間#李宇森#探索學院#評論

毫無疑問,中國學術界有股施密特(Carl Schmitt,施米特)熱潮,且已經持續了二十年。

劉小楓在1998年6月號的《二十一世紀》刊出的《施米特和自由主義憲政理論的困境》,大概是華語世界第一篇討論施密特的文章。接着,討論施密特的專著論文如雨後春筍,愈來愈多碩博士論文探討施密特的思想。因此,早於2006年,徐賁已經以 「施密特熱」形容當時的盛況。同時,施密特的所有重要著作,均已在2005年年底譯成中文。因此,更多的學人得以接觸施密特的想法(註一),讓熱潮盛極不衰,直至今天。

可是,這股施密特熱為何會出現呢?當前中國學界為何會如此關心一個生於19世紀末的德國法學家呢?最近學者蕭高彥(Carl K. Y. Shaw)和馬愷之(Kai Marchal)編了一本新書《在漢語世界的施密特和施特勞斯政治思想》(Carl Schmitt and Leo Strauss in the Chinese-Speaking World) ,正好集合了十多位專家的論文,以不同角度回應這疑問。本文將嘗試從幾個方向梳理思路,回看中國的施密特熱如何承襲1989年後的學術爭論,以及中國政治學者如何將施密特思想移植到中國的語境和政治秩序上。透過這些討論,冀能批判地思考當前主流中國學術界對施密特的詮釋,並藉此思考閱讀施密特的新可能。

Carl Schmitt and Leo Strauss in the Chinese-Speaking World

書名(暫譯):《在漢語世界的施密特和施特勞斯政治思想》
編者:蕭高彥(Carl K. Y. Shaw)、馬愷之(Kai Marchal)
出版社:Lexington Books
出版日期:2017年2月22日

施密特派與自由主義之爭

正如書中Charlotte Kroll於論文《閱讀溫度曲線》(Reading the Temperature Curve)所言,目前中國的施密特熱潮,並非直接從威瑪共和國承繼過來,而是經歷了一段引入的過程,背後是基於中國特殊的政治學術背景(頁106)。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