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悶救台灣」曾是在台灣紅極一時的電視節目口號,如今卻成了台灣經濟真實處境。3月1日,爭議多時的《勞動基準法》修正案正式上路。但放寬工時彈性是拉動台灣經濟的關鍵嗎?或者台灣的「悶經濟」其實另有解方?《端傳媒》針對「悶經濟」推出兩篇系列訪談:中研院學者林宗弘和雅言文化社長顏擇雅。兩位受訪者近期都以台灣經濟發展為主題出版新書,更不約而同地暫時繞開傳統的財經思路,從社會、人口、世代甚至國際關係等路徑切入,提出各自的觀點與洞見。顏擇雅在新作《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中,以「摘最低的水果」形容台灣經濟得以快速發展的歷史條件。台灣現今產業發展的瓶頸,是因為「最低的水果已經摘完」,而台灣老闆到中國發展,也是為了在對岸「摘最低的水果」。
顏擇雅日前接受了端傳媒的專訪,她分析問題不追隨既定套路,切入角度與眾不同:當評論者對中國「窮台」戰略憂心忡忡時,顏擇雅認為中共其實籌碼有限;在主流論述稱頌中國的威權政治造就經濟發展時,她則論定民主體制對經濟發展更有利。
端:中國大陸日前宣佈祭出「31條惠台政策」,引發各界憂心對台灣人才、資金、技術造成磁吸效應,甚至衍伸出了「窮台」、「笨台」之說。你怎麼看待這系列新措施?
顏擇雅: 很多人說中國政府此舉是在「窮台」。但我認為,中國想「窮台」,籌碼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大。
先比較一下台灣和香港的差別:中國要影響香港,他最大籌碼是什麼?我認為是移民。香港和中國的國界,主控權不在香港,而在中國手裏。但台灣和中國之間,我們要讓多少陸資進來、要讓多少人進來,至少是操之在我們(台灣)。
中國不是一天到晚不是說台灣是中國「內政」問題嗎?事實上,台灣是中國最大的「外交」問題。至少台灣的內政是「我們自己的內政」、台灣人自己的問題;要做怎樣的經濟建設、教育政策,一直操之在我。這跟香港、西藏、新疆是最大的不同。
話說回來,中國能不能有效「窮台」?這個答案要看台灣本身,而非看中國。換句話說,台灣人應該先問問自己:「我們會不會把自己搞窮?」
端:討論台灣會不會「變窮」時,確實會發現相當一部分台灣企業目前的確陷入困境,您怎麼看?
我要引用托爾斯泰在小說《安娜·卡列尼娜》裏的那個著名的句型來講企業:「所有幸福的企業都是一樣的,所有不幸福的企業各有各的不幸」。台灣的企業各有各的不幸,我歸納六個原因:
第一, 全球化。台灣某些產業是全球化的輸家。例如,尚未全球化的時候,台灣香蕉可以外銷日本;今天日本賣的香蕉已經不是台灣香蕉了。包含台灣香蕉在內,某些台灣企業可說是全球化的輸家。
第二, 科技變化:科技發展帶動商業模式和消費行為改變。最好例子是報業受到的衝擊,廣告大量從紙媒被移去。實體零售業、實體書店、電影院……等行業與場所,都因為消費行為的改變受到衝擊。
第三, 競爭不足:寡頭(單一企業)壟斷造成競爭不足問題。我舉個例子,台大學代會的粉絲專頁前陣子被臉書(Facebook)下架,很多人因此罵臉書。當大家罵到高峰的時候,卻沒有任何臉書的競爭者出現、趁機行銷。這就是競爭不足、寡頭壟斷。在台灣,這種情況出現在很多產業;不見得是單一企業,有時候是數家壟斷。這時候,公平交易委員會應該要出手,但我們的政府有時卻沒介入。
第四, 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又稱典範轉移)。隨著科技、商業行為改變,最先投資的人可能血本無歸,有時企業會抱觀望態度。在台灣,最好的例子是金融業。近期有年輕人在網路上抱怨台灣金融業薪資低,在我來看,那是台灣金融業正在經歷範式轉移。
舉金融科技(Fintech)為例,美國大力發展、中國也跑在前面,在台灣,大家還在想說「我們慢慢看、我們保守一點、我們看別人怎麼做、別人付學費我們再來學習。」這叫做範式轉移之前的觀望態度。台灣廠商在先前的「最低水果階段」,企業習慣做有形資產的投資。要做無形資產投資時,他們會怕怕的——因為他們摘習慣最低的水果了,所以,台灣企業要做任何重要科技投資時,企業會產生觀望態度。
第五, 市場失靈。最好的例子是台灣的有線電視。你會覺得台灣有很多家有線電視,看起來好像競爭很激烈,但大家播的東西時常一模一樣。你感覺好像有競爭,但那是假的競爭。這是市場失靈;政府應該介入而沒介入。
台北街頭,其實有個常見的市場失靈例子。你看統領百貨附近,是不是有很多「特賣會」?( 編按:指展售過季商品的店面,通常裝修簡陋,甚至全無裝修 )有沒有人想過,那也是一種市場失靈?1970年代,最早買下台北那些房子的人,當年的取得台北市中心房產的成本是很低的。抱著「我不缺錢,你給我幾億我也不想賣」的心態,屋主就是不賣(店面)。
實體零售衰退,照理來說,店租應該下降才對。但因為房東當初取得店面的成本都很低,早已回本,因此沒人想要「第一個降店租」。所以,這些房東寧願先以短期租約方式,把店面租給特賣會, 這就是一種市場失靈。
中國如果能透過「31條惠台政策」,提供台灣的流浪博士教職,這不是「笨台」,這是幫我們台灣解決問題。我們要謝謝中國,幫我們處理過往的錯誤。
第六, 政府失靈:公共化的服務,政府該管,但政府沒管好。例如,國立大學彼此競爭不足、醫護過勞,都是政府失靈。再談談健保問題:我們都是台灣醫療的使用者,但嚴格說起來,我們不是付費者。真正付費者只有一家:健保局。這也是政府失靈。
又例如,台灣博士過剩、流浪博士太多,那要怪我們自己,台灣的高教政策失靈,也就是政府失靈。中國如果能透過「31條惠台政策」,提供台灣的流浪博士教職,這不是「笨台」,這是幫我們台灣解決問題。我們要謝謝中國,幫我們處理過往的錯誤。
端:你在新書中提到「中國摘完最低水果,年輕人自然會變成另外一種性格」。具體來說,你認為這最快可能何時發生?又,中國年輕人的另一種性格會是何種樣貌?
顏擇雅:中國社會壓力一直很大。它一直都是壓力鍋。如果不是習近平以很大力道打貪,甚至把打貪變成一種spectacle sports(供眾人觀賞的運動),整個社會已經來到民怨爆發的臨界點。
習近平打貪是刻意追求戲劇感、可看性。比如2017年中國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正在熱映的時候,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就被查了。中共一直打貪,而且看來這會變成一齣長期連續劇,的確會延長民怨爆發的時間。那麼,「最低水果」什麼時候會被摘完,就得看中國的經濟表現。就我預測,他的「最低水果」在十年後會被摘得差不多了。
台灣之所以到今天還可以「小確幸」,那是因為,和中國相比,我們仍處於一個低壓力的社會。台灣的公共服務算做得很好的;中國沒有這些完善的公共服務。所以我認為,未來的中國問題不是「最低水果摘完之後怎麼辦」,而是「社會壓力太大怎麼辦」?
美國在經濟最蕭條的時候,紐約還是全球最繁榮的城市。中國就算到了最低水果摘完那天,北京和上海還是會比台北繁華。只是,中國未來的屌絲們,對國家不滿,就會如同台灣的魯蛇、肥宅們,現在對台灣政府不滿。目前中國屌絲們的不滿尚未引爆——打貪這招的確有效,這讓他們覺得「共產黨還是有在照顧我們」、「政府還是值得我們愛的」。可是,十年之後,這種情形不會再有了。
舉個例,我們現在在看「中國製造2025」,你可能會覺得「哇,中國政府好大有為喔!」但我看到的時候,心中想的是「天啊,他會製造多少下崗工人?」這些,都是整個社會的未爆彈。他們不是走在台灣後面;他們的某些問題是台灣不曾經歷的。
端:北京最新推出的「惠台31條」裏,包含台資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行動計劃適用與大陸企業同等政策。同時,美國特朗普(川普)政府也正在推動製造業回流。在美中貿易戰裡面,台灣有什麼機會?台灣應該在這個新產業分工體系裡扮演什麼角色?
顏擇雅:台灣製造業底子並不差。照理說,除非我們了犯什麼錯,「中國製造2025」對台灣影響應該不大。
製造業回流是全世界的趨勢。就意圖來說,在前面提到的「惠台31條」裏面,你可以說它其中30條的意圖在於「窮台」,唯一只有「台資企業可參與中國製造2025」這條與「窮台」的目的無關。
為什麼?因為那是全世界的人才大戰;中國缺人才,我們(台灣)也缺人才,美國也缺人才,大家都缺人才。所有國家只要有製造業,一定必須往上升級。這是全世界性的人才競爭。
現在還不知道川普會執政多久。但我要強調:自由貿易的規則是有可能改的。中國是WTO的最大受益國。這點我和川普的看法一樣。川普這種人的想法,是想以各式各樣的雙邊貿易協定來取代全球性貿易協定。如果未來是這樣發展,台灣和美國畢竟是關係較好的國家,那受益程度會高於中國。
端:所以針對未來台美關係,你保持樂觀態度?
顏擇雅:台灣和美國關係,我們沒有不樂觀的理由。川普現在所做的一切,都針對中國啊!
2005年左右,中國吸引台商的主要是因為水果低,但現在不是了。這幾年是「我們自己太差」。
我認為,WTO所代表的全球性一致貿易規則的時代,可能已經過了。將來,如果要走雙邊貿易的模式的話,我會覺得這對台灣是有利的。所有像郭台銘這種去中國做生意的台商,想到所有中國給的好處的時候,還是要想到「美國的貿易政策有沒有可能改?」郭台銘會把這些風險全部都想進去。
我認為川普的貿易思想可能永遠改變美國了——這不是一時的,是永久的。這對中國是不好的。你要發展中國製造2025,你如果只有內需市場,失去了歐洲、你失去了美國,你還有什麼好發展的?
2005年左右,中國吸引台商的主要是因為水果低,但現在不是了。這幾年是「我們自己太差」。太差的原因,我具體歸納了前面講過的個因素。我們在應該要升級的時候,浪費時間在唱衰。
我這樣看待「中國製造2025」。中國知道想維持高成長,必須要這樣做。這個計畫非常像台灣在陳水扁時代的兩兆雙星(編按:指陳水扁執政時代推動的四項產業:半導體、影像顯示、內容產業及生物技術),也就是政府大投資計畫。
我們在應該要升級的時候,浪費時間在唱衰。
端:中國把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呢?
顏擇雅:先看台灣部分。台灣的最低水果摘完了之後的「小確幸」,除了代表生活水平很高,也代表社會凝聚力夠強。 但中國將來不會如此。中國目前的社會凝聚力是靠愛黨、愛國,將來最低水果摘完後,也許愛國還在,愛黨卻不可能了。目前,民眾愛黨、愛國之時,尚且有相當多的民眾事件等「星星之火」,需要政府投入相當維穩成本。
未來,「星星之火」一定更多,是否會「燎原」?誰也不敢講。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雖然一直沒崩潰,加入「中國崩潰論」討論的觀察家卻不減反增。例如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David Shambaugh)本來是不屑崩潰論的,現在,他也靠向崩潰論了。
端:《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裏面強調一個觀念:先進國家都老早摘完伸手能摘的水果,之後又經歷多次「摘完某一高度水果」的時刻。台灣問題就是最低的水果摘完了,如今應該趕緊打造工具去摘更高的水果。就你的觀察,你覺得台灣的政府有做到「打造工具」這件事嗎?
顏擇雅:先看一個現象:台灣的悶經濟烏雲,其實有個「超亮的金邊」:3D列印、大數據、物聯網、醫療雲、教育雲等近兩年冒出的每個名詞,背後都代表好幾種高成長產業。此時,是工業革命之後,百年的難得變局。至於工具,我認為民主時代,有什麼樣的人民就會有什麼樣的政府。如果人民只會藍綠惡鬥、只愛藍綠惡鬥,這兩黨就會繼續鬥下去。人民如果可已平心靜氣,好好的想面對自己的問題、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人民和政府就會有善循環:人民提升,自然政府就會提升。
一個真正成熟的民主社會,是每一位公民都要承認:「我們每個人都支持過錯誤的政策。」
威權有個好處,就是不需要達成共識;民主較難的一點,就是一個社會需要那個達成共識的過程。如果民主出現亂象,一定會傷害經濟。在台灣,90年代的民主亂象普遍是國會打架頻傳。現在台灣進入另外一個亂象階段:blame game——不管出了什麼事,第一時間,我先怪對方(對手陣營)再說,而不是先去討論解決問題的方式。
我認為民主是一種的工具;我反對有人說:「民主就是效率不彰」。為什麼我說民主是一個「摘取更高水果」的工具之一?以投票行為來看,「怪對方」有一個邏輯:對方少一票、我就多一票,這差距便是兩票。但台灣已經政黨輪替三次了,我們民主是有可能變成熟的。我認為這會體現在「不是先怪對方(對手陣營)」,而是個人和政黨會願意先檢討自己、再往前看。
我甚至認為,一個真正成熟的民主社會,是每一位公民都要承認:「我們每個人都支持過錯誤的政策。」如果民主制度能帶給每位公民「我願意承認我犯過錯」的思考,且大家都知道檢討是為了向前,這種民主較有助於達成共識和政治穩定。這樣一來,民主對經濟應該不是阻力,而是助力。
端:能不能舉個你自己的例子?在台灣,你曾有支持過什麼錯誤的政策嗎?
顏擇雅: 我這麼說好了,1994年台灣教改,政府主張廣設大學,當年是沒人反對的。今天大家都說「這是李遠哲的錯」;但大家都忘了,當年大眾可是都支持過這個政策。1998年,全台新生兒已經跌了5萬人,但我們可以發現1998年後,台灣還再增設大學。
這是惡質民主:大家都不願意承認錯誤。承認錯誤,代表你願意修正自己;台灣當時有個「知道錯了還不願修正自己」的文化。
端:您曾表示,出這本書的原因就是「受不了大家唱衰台灣」,希望說服大家和您一樣樂觀、更懂得欣賞台灣的優點。在人人唱衰的此刻,台灣人憑什麼樂觀?
顏擇雅:我樂觀的原因是因為深信「台灣命運操之在我」。就像台灣會不會被窮台?那也是操之在我們自己。
端:惠台31條中有一部分是針對台灣影視產業,宣布後有許多台灣演藝人員憂心影視產業被「連根拔起」。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顏擇雅:我剛剛講說幸福的企業都是一樣的。那一定是投資、帶動生產力提升、帶動市場回饋;再帶動更多投資、生產力再提升、再得到市場更大回饋……。那叫幸福企業善循環。
產業也是。基本上,台灣國片現在不是每一部都賺錢。可是你會發現,會有那種投資、賺到錢、市場回饋,例如今年賀歲片《角頭2:王者再起》,可以發現台灣的電影業善循環還沒有到韓國的地步,但至少(善循環)進來了。韓國今天動不動有好幾億的大片,是因為他們的善循環已經持續很久了。韓片也是起飛了幾十年,才有《與神同行》這個等級的大片。
台灣電視方面,「投資帶來生產力提升」的第一階段都還沒出現。大家的解讀都是因為台灣人口少,錯!那不是人口的問題。要知道,這年頭電視劇是全球化的;今天我們電視產業不彰,就是沒有「投資帶來回饋」的善循環而已。對我來說這就是市場失靈。
中國(電視)那個成功模式,別國很難複製。中國電視今天還可以有那麼多錢,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電視廣告收益還蠻好的。包含台灣在內,全球電視廣告收益都不好。中國是因為消費品市場還在起飛,還有消費品市場競爭還是相當劇烈。台灣消費品市場除了麥當勞以外還有誰常常在買廣告?
另外,你有沒有發現。中國大成本的綜藝節目,評審都是台灣人?你有沒有發現,台灣人一旦去賺那個錢,他就不可能創作了?周杰倫我還佩服他,他可以繼續創作。但許多擔任評審的作曲家、作曲老師,一旦去當評審你就很少時間創作了。
香港最明顯。香港電影一旦跟中國合拍,就變難看了嘛。成龍的觀點是:「你拍黃大仙就有香港市場」。可是我覺得成龍講那個話很荒謬。香港什麼時候拍過黃大仙的電影?成龍說香港電影如果拍黃大仙,就只有香港人想看,中國人不想看。這很荒謬。香港電影在高峰期的海外市場,比現在的中國還高啊!
台灣從前流行音樂的時代,曾經有一個很好的讓創作者得到回饋的機制。這些年,CD銷售量掉下來了,所以那個機制沒有了。中國的easy money會打壓創作力;創作者最需要的不是easy money,需要的是「刺激你創作」的錢。
至於台灣的演藝人員,我覺得他們是最沒有必要在此時「哎哎叫」的。連根拔起?台灣演藝人員已經過去中國20年了吧!尤其是電視產業,「被連根拔起」已經好一陣子,能被打擊的都已經被打擊了。
很關鍵的一件事情是,兩岸的電影品味已經不一樣了。《戰狼》如果來台灣上映,票房絕對不會高;台灣電影去中國,也不見得大家愛看。比如鉅額製作的兩岸合拍片《健忘村》,在中國的票房也只是普通而已。
以台灣目前的市場來看,事實上,我們是養得起本地電影的。只是,本土電影的善循環還沒出現。如果那個善循環出現了,我會改變對這個產業的想法。
端:談談教育議題和產學差距?書中亦有提到:「台灣向對岸的腦力流失,卻不可能變成腦力流通。中國人多,彼此又競爭,領先台灣的產業絕不會向台灣挖角。來挖角的,一定是落後台灣的產業。」同時,你也提到了台灣該好好檢討學術環境。就你的觀察,台灣教育最該檢討的環節是什麼?
顏擇雅:我在書裡講了好幾個大學教授西進的問題,基本上還是講學術環境要改善的問題。目前,我的確沒看到台灣對中國的腦力流失成為腦力流通。10年後,台灣去中國的人會不會帶一些技能回來、提升台灣產業?我不敢講。目前為止,中國在人工智慧(AI)方面看起來發展得比台灣好。10年後,搞不好做AI的人才會回來台灣……,我不敢講。
端:「回來台灣」的誘因,你覺得是什麼?
顏擇雅: 這有點像竹科很多人是從矽谷回來的。如果一時(中國)的AI起步在前面,不見得永遠會在前面。這就像半導體產業,美國是50年代就有,美國那時絕對不會想到30年後全世界最重要的晶圓廠是在台灣。因為產業的重心本來就會移轉。
我在書中有提到,台灣要進步,就必須設法拉近台灣與矽谷之間的距離;用豐厚獎學金把頂尖學生送去美國名校,是目前最可行的。
至於要怎麼改善台灣學術環境?應該是學術圈中的人自己要去想辦法改善自己的環境吧。最近兩天還有個新聞,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拿著一桶髒水從系主任頭上潑下去。
我觀察到的台灣的學術圈,明明大家都很不快樂,已經都到一個臨界點了,為什麼他們都不去想一個改善環境的方案呢?
台灣要去發展好的學術環境,我們沒必要每一個科系都去要求教授寫論文。你要那種不會寫論文、不會做研究的教授寫論文,只是讓他的教學品質更爛而已。有人會教學,有人會研究,兩者都會的人沒那麼多。
對教授來說,寫論文有一個好處,是他可以知道最新研究到哪裡。當然我們不希望教授十年都用一本教科書,都沒進步;我們希望教學者是up to date的,但我覺得應該有其他方式去檢視教學者有在進步,而不是逼他們寫論文。
要知道,法國大學教授是不用寫論文的,目標就是要讓他們專注教學。法國的professor這個字是教學就好,不用寫論文。我覺得「拚論文點數」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失敗政策,本來就要調整。
另外,我認為針對未來十年需要關鍵人才,政府要設定每所學校要達到「訓練出多少人才」的目標,而不是完全用自由市場的邏輯,放任學校開得出課、招得到學生就由市場決定。我覺得要拉近學用差距,最好的方式還是用政府的力量。
樂觀是很好的事情,殊不知這世界的流動是一個個偶然改變的,台灣與中國早已不是80年代關起門來各自相安無事,如果真的有中國崩潰的一天,我相信整個華人世界也都不能倖免
@benky
-
首先說一個前提,我其實對什麼貿易世界大戰沒什麼興趣,什麼國家隊東、國家隊西的,什麼同盟國、軸心國真的很無趣,我比較有興趣的是人類1000年後怎麼跟AI相處。
-
再來,我的觀點跟你不同,我認為機械化與自動化一定會造成大量人類下崗。
-
不過,我有一個觀點跟你相同,AI化的世界的確會讓人類脫離又危險、效率又低的工作。
-
只是,你這麼多人類「沒事作」之後要幹麻?是整天帶著VR玩著電玩嘴裡塞著Potato食物,還是被國族主義激發天天訓練肌肉為了國家上Arena作比賽,這個反而是值得深思的一件事。
-
最近是常常看到一個自慰的觀點啦,說什麼這些被AI淘汰的人類,會到新的AI產業去製造AI。但如果有些頭腦的人,就會知道這個邏輯狗屁不通,你都被AI淘汰了,你還有那個「智慧」反過來製造AI?所以這種人類的自慰觀點就不要再傳了,該好好思考一下AI對人類來說是一隻搖頭流口水的狗還是一個潘朵拉的盒子了。
-
端傳媒如果有頭腦一點,不要再做一些什麼「台灣、香港、中國怎麼辦?」的專題了,未來你在電腦裡根本不會有什麼國家認同的問題了,你只會是系統中的一組數字而已。如果不知道作什麼專題,下面有兩個題目可以給端傳媒參考看看:
-
1. 「高速公路收費員,現在在作什麼?」台灣在2014年後高速公路收費完全無人化,942位收費員離開工作崗位,他們對於轉置問題的抗議還在進行中。而那些收費員找到他們的下一份的工作了嗎?轉到新單位的人能融入新的環境嗎?那些待媒合的人又是碰到了什麼問題呢?而即使在2006年就已經告知該工作會消失,但8年後還是碰到了激烈抗爭,到底是資方的霸道?部份公務員酬庸的不公平?還是人類被取代的不甘心?
-
2. 「鴻海在2016年裁員崑山廠6萬人,他們找到了AI組裝工作了?還是淪為打零工的低端人口?」這個就不多說了,新聞一堆。我最好奇的是南華早報的標題用了cull一詞,原來英國人比中國人更懂的如何對付低端人口,cull真的是一個博大精深的字啊!
http://www.scmp.com/news/china/economy/article/1949918/rise-robots-60000-workers-culled-just-one-factory-chinas
颜折雅是不是太乐观了?
作者在高教這部分說的有點含糊,但其他的部分,個人覺得旨在說明,台灣必須要強健自我的體質,以因應處於強權夾縫的挑戰。台灣曾經是對自己自信,而現在看見中國快速崛起後,回頭看便會覺得台灣停滯了。中國以經濟、利益為統戰,會是有效的策略。然而台灣人可以時時懷抱被統戰之憂慮,以刺激己身前進,而不需以此貶低台灣自身價值。
至於端,的確間中會有一些比較參次的文章出現。就算是這篇,我覺得有爭議作者深度文章,但仍比外面的不少傳媒較好了。至少是有條理的。
但其實以傳媒來說,質素已經比較穩定及管理較好。而且亦提供了一堆較為理性的讀者可以討論,所以我覺得訂閱還是有價值的。
當然V大可以有自己的判斷,我也覺得端有很多地方可以改善,尢其在現場活動時安排真的爛透了。
作為一個外人(香港人)來看
我認為作者跟V大(?)-不知怎稱呼才好,都各有說得對的地方
這篇文章我覺得有其深度的地方,但同時有很多地方都很粗疏
他前面寫的其實頗有道理,台灣內部問題大於外部環境問題,始終台灣仍有主權,利用各項政策,利用現時東南亞崛起,大數據時代的優勢確實有條件不依賴它國/人來發展
但同時作者說到中國對台灣影響力不大,又或者美台友好所以是優勢卻不盡然
我較為認同一句"美國不會為台灣得罪中國,但同時不會讓中國成為霸主" 台灣是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棋子。因此美台友好與否其實不太重要,重點在於中美關係如何。就算開打貿易戰,中美總有一日會和好又親近回去,難道台灣的優勢就是在這虛無的現況上嗎?
另外,我認為作者在教育上也是有點混淆不清。台灣大學質素差次泛濫是事實,但流浪博士與其是否有極大的關連呢? 卻不一定是,大學教育普及化可以是訓練通才的一種,一旦普及化了,大學畢業生是否"高教"界呢,這卻是值得相討,德國大學也是普及化啊,但為什麼沒有同樣情況呢?兩者其實並不具備必然關係。
V大所說的稅制問題我大部份認同。但其實美國很多國家的上流人士逃稅也十分嚴重,著名的富爸爸窮爸爸系列當中便有大肆宣揚逃稅的正當性。而美國的債台高築也是人人旨知,只不過美國的國力強大得欠債不是一個大問題罷了。拿台灣與美國類比不太合適。
以及流浪教授一問題上,我於某部份是讚同作者的,但作者的論述可能不全,我嘗試以我理解再作補充。既然流浪教授問題存在,而台灣社會未能解決問題,白白浪費人才,其實先送他們到中國實踐他們的專業也未嘗是壞事。可能有人會說是白白浪費了台灣的資源送給中國,但我的看法是文中其實有暗示出作者的取態-他認為人才會回流台灣,就如你派人去美國進修一樣。當然前提是台灣有極大的進步,而作者就認為只要以上六點進步就可以了。所以如果以希望吸引台灣為前提及結果下,作者的意見其實並非一無事處,只不過短期而言送了過去,然後希望他們吸取經驗,無論是學術上,世界上還是中國的經驗,然後回流報效家鄉台灣。在這個意念上是有可能的,當然實際上仍是空談,但我不認為在此點上作者是自相矛盾。
瞭解V大的想法,抱歉昨天的留言太輕浮。
對於端,個人的想法是,至少比起有強烈意識形態的主流媒體,他能給我一些其他選項
以北農六問那篇來說,主流媒體僅僅謾罵混戰,雖然端的文章印象中也沒太明確的定論
但至少不會加油添醋,也有看到些網路上社論引用該文
覺得這樣才有機會讓媒體生態改變吧
看到因为机械化和自动化会导致很多人下岗,我就关掉这文章了!难不成一直要人去做些又危险,效率又低的工作吗?
會想終止會員,是因為沒讀到太多與台灣有關,且具有深度的東西,這是我個人感覺,當然因人而異。
會有這樣的念頭,當然也是因為付費以後並沒有太多我感興趣的文章。當我期待能看到更多好文,能讓我覺得付費值得的時候,這篇標記「深度」的文章出現了。
就承認了吧,這篇不過是個訪談(或是打書),它並不一個針對特定議題深入觀察分析的文章。也正由於這篇是東拉西扯的訪談,所以我只舉了其中的一個段落,做比較「深度」的說明而已。
當然不是只有這觀點有問題。有網友在端傳媒的臉書就回應了:「顏擇雅對流浪博士的建議讓人啼笑皆非。感謝中國幫我們解決問題?說要摘高處的果子,卻先把梯子送給別人?」博士的訓練,最學以致用的就是從事基礎研究。台灣人在基礎研究的經費投入(占GDP比例)輸給先進國家一大截。「如果我們能把基礎研究的規模加大到OECD的平均,不但可以善用培養出來的研究人才,更能解決高教困境。因為大學正是基礎研究的執行單位。」
顏只能想到「感謝對岸接收流浪教師」?然後端傳媒告訴我這是深度文?更別提顏曾經說過人才外流我們應該「引以為恥」哩。(天下:別亂鼓勵「大膽走出去」)
所以面對流浪博士,我們應該一邊引以為恥,一邊心懷感謝?我的情緒好混亂呀~
就連她的主要主張「摘高處的果子」有任何新意嗎?微笑曲線有沒有聽過?產業升級,提高附加價值的口號喊了多久了?為什麼做不到?讓台灣的資本家,失去了生產要素中最重要的企業家精神,是不是有政策與制度上的原因?你能從本文得到答案,甚至一點點的線索嗎?
沒有人在唱衰台灣,衰是不能被唱出來的。
你們居然訪問她?真的很令人失望。她不過就是講出某些群眾愛聽的話而已。本文部分現象的原因分析也不盡正確。
同意文章的主要論點,確實台企的一大問題是「習於摘最低的果子」,而這點我認為在現階段的中國(企業)也是一樣,習於賺快錢、用表面的方法解決問題,唯一的差異只在於經濟量體 & 發展階段不同,讓中國現在看起來還是欣欣向榮。
至於民主,我反而會認為台灣現在的所謂亂象,根本來說也是作者所謂「習於摘最低的果子」的問題:當人民習於摘最低的果子,也就不會想到如果有共識共同前進的潛在好處,而是著眼於當下互相責怪的利益,進而造成政治人物也是如此。
當前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當人民不願意改變,政府就不會改變,政府不會改變,大環境就不會改變,而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任何人想要嘗試「摘更高的果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都會是困難的,整個因此成為卡死的局面。
另外,同意Sina跟阿澤的看法
台灣真的太愛悲觀以及找人出來鞭了
噗 看到V大的評論,還以為作者犯了甚麼根本上的錯誤
結果只不過把其中一個段落的例子拿出來做文章
還可以因此氣噗噗的打算終止會員
這篇文章的重點是教育改革嗎? XD
这篇专访确实提出了另一个角度,这种角度平时真的很少见,读完也有了点新的想法。
因為這篇文章,我打算終止會員。因為看完這篇文章只有一個感覺:顏擇雅應該人緣很好,要不然端傳媒為何請她來做「深度」報導?她對台灣的問題根本不瞭解!
我舉個例子。當她說教改是她「支持過的錯誤政策」,就知道她對教改失敗的真正原因完全不瞭解。廣設大學的出發點並沒有錯,少子化也可以避免。因為不管是教改,還是少子化,甚至是流浪教師,還有一堆跟公共支出有關的政策,在台灣失敗的核心原因是:租稅政策的失敗。
在教改實行當年,大約是1995年時,台灣的稅收佔GDP比(也就是租稅負擔率)為17.7%,2015年時,這個數字下降到12.7%,淪為世界主要國家最低水準。
差這5%是多少稅收?8400億台幣。全台灣所有公私立大學的總經費,在2015年時,不過2400億,而全台灣幼稚園的總經費,不過600億。所以,8400億的稅收,足以讓幼教公共化,大大減少新生兒父母的負擔,同時,全國大學生不但可以學費全免,每個大學生可以享受到三倍的資源,包括更好的師資與設備。
目前OECD國家,每個大學生受到政府經費的挹注,考量物價與所得後,是台灣的兩倍。台灣完全可以做到廣設大學,並對給予每個學生和先進國家一樣優渥的資源,生小孩的家庭還可以享受免費幼教。一切只要台灣維持當初的租稅負擔率就足以做到。
17.7的租稅負擔率很高嗎?完全沒有。在2015年,韓國是18.5,日本是19.3,信仰新自由主義的美國是20.1,英國甚至高達26.5。
台灣的菁英階層總是喜歡迴避租稅改革,這是台灣將來滅亡的主因。與中國歷代滅亡的原因,沒有太大的不同:菁英階層不想承擔國家財政責任。
我到覺得台灣作為一個經濟實體,應該專注在專精的上游產業而非以面對終端客戶為主的消費市場。台灣製造業距離消費市場越近就越容易受到政治風險的左右。
大型消費市場要不是歐美日等「高的水果」、或是新興市場「低的水果」;只有中國大陸具有廣大新中產階級的市場真的有助台灣經濟轉型。
然而消費市場跟技術未必是相關的,google 的搜尋引擎再好,只要政治力願意介入,一樣可以強迫你用百度。
但專注在上游技術,就可以提高單位生產的value add同時壓低政治風險的影響力。如大立光、台積電,或是幾年前的聯發科一樣。
走小而精而多樣的上游領域避免政治風險,應該比韓式的大而喧鬧的模式更適合台灣吧。
很喜欢这篇分享,不盲目反中,有以一说一,这样的思考才是成熟而有帮助的。主流媒体上这样的文章太少了
要是台湾经济好,也就不会怕各种开放的贸易政策了
惠台政策沒有用,統戰失敗。
台灣最大的優勢是資訊透明、民主制度。
因為資訊透明,所以人民發現民進黨做得不夠好,更遠遠不如柯文哲。
民主制度讓人民的怨氣能發洩,即使選了蔡當總統,也有自信不讓她連任。
好奇台灣朋友讀了這篇訪談,作何感想。
我覺得南韓是台灣的榜樣。很多東西很相似。
同意sina的看法,台灣很常過度悲觀,有部分原因是藍綠亂鬥,媒體又常煽風點火。我覺得作者有一點寫得很好,「重要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指責別人」,柯P之所以會受到年輕人的推崇就在於他是唯一肯致力於解決問題的政治人物,其他政客都是在製造問題。不論中國如何發展,只要自己弄好又何必在意?(就像陸客不來,還是要提升觀光品質以吸引其他國家遊客。)
移民,在陳冠中處叫「綏靖」。
very grounded.
反對評論的看法。台灣社會現在不是過於自信,剛好相反,是過於悲觀,認為什麼都要被中國取代。台灣需要另一端的論述,顏擇雅提供的觀點很有價值,尤其是在中國經濟快速成長時,我們需要更多方面的觀點,以免見樹不見林。
2018 年了还在沾沾自喜于「3D列印、大数据、物联网、医疗云、教育云」的「超亮的金边」,实在是太狭隘了…… 台湾如果能像韩国一样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外保持旺盛的经济活力,它的意识形态也不会像如今一样如此不被大陆欢迎……
完全赞同yangbuuv的想法。对于中国和台湾的分析给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看法,但是还是能感觉到对于台湾的过于自信…台湾活在同一个中文圈里,又和大陆来往密切,隔壁有一个巨人的话,自己就会逐渐低头的。也许西进是一条路吧
作者的很多观点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对于中国、美国现在的经济状况有独特见解。
但是作者对于台湾经济还是过于乐观了,台湾经济其实无法和中国或者美国经济比较,因为体量差别太大。目前的形势,中国、欧盟和美国是这个世界最主要的经济体,其他国家都只能环绕着他们发展。
台湾的各种问题其实就是来源于撕裂。在中美之间的撕裂。我们都懂得,美国其实是白的,但是美國還是有民主和人權的。雖然美國的白人肯定還是要比其他人種更民主和人權,但是至少憲法是有保障的。中國雖然同源而且近在眼前,但是專制又蠻橫,道不同不相為謀。
中美之間關係好,其實台灣才能夠少些撕裂,多些發展。中美之間關係不好甚至敵對的話,台灣才會永無寧日。
在打造摘更高水果工具前,更優先的是政府不應該用納稅人的錢,用人工種植的方式,種一些伸手能摘的水果讓大家採的開心。不過妙的是,政府往往也是被人民逼著不得已,才不斷種低端水果的...。
移民大概指大量移民到香港,改變當地環境、文化、生活、階級吧?
大陆最大的筹码是移民??这就很费解了
「例人今年賀歲片」應為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