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娥蘇拉·勒瑰恩 Ursula K. Le Guin:科幻世界裏有沒有性別?

科幻小說,詩,散文,評論與童書作者集於一身,她問:性別是必需的嗎?

在第二波女權主義熱潮中嶄露頭角的厄休拉·勒古恩成為了女權主義幻想作品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勒瑰恩於1月22日離世,終年88歲,圖片攝於2001年。

在第二波女權主義熱潮中嶄露頭角的厄休拉·勒古恩成為了女權主義幻想作品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勒瑰恩於1月22日離世,終年88歲,圖片攝於2001年。攝:Beth Gwinn/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劉冉 發自美國

刊登於 2018-02-05

在探索政治與社會議題方面,科幻與奇幻作品有着獨特的優勢:它們能夠設定一個架空的社會結構,從零開始想象不同的權力分配方式,從而對現實構成影射、隱喻或顛覆。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第一波女權主義運動中湧現出的女性作者已經開始嘗試在科幻與奇幻創作中嚴肅地討論性別議題,但當時最主流的幻想文學作品仍然充斥着性別歧視與刻板印象。絕大部分作者和他們筆下的英雄角色都是男性,包括 Alice B. Shelton 在內的許多優秀女性作家甚至只能選擇以男性筆名發表作品。在這一背景下,在第二波女權主義熱潮中嶄露頭角的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Le Guin, 1929—2018)成為了女權主義幻想作品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

勒瑰恩成長於學術家庭,父母都是關注原住民文化的著名人類學家。在1960年代的第二波女權主義運動中,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的《第二性》與貝蒂.傅瑞丹(Betty Friedan)的《女性的奧秘》(The Feminine Mystique)對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她自認為是一名女權主義者,並說「我不知道一個能夠思考的女性怎麼可能不是女權主義者。」 她渴望理解在自己的生活與整個社會中,性與性別究竟意味着什麼,也迫切希望能夠比婦女參政運動領導者潘克斯特(Emmeline Pankhurst)和著名女權主義作家維吉尼亞.吳爾夫(Virginia Woolf)走得更遠。於是1969年,震動科幻小說界的《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誕生了。

《黑暗的左手》描述了一個名為格森的星球,那裏的居民平時是無性別和無性慾的;每個月裏只有六分之一的時間,人們會隨機體現出一種性別,並在這段時間裏交合。人們通常不知道自己在下一個月會成為男人還是女人,對此也沒有偏好。由此出發,格森星的社會運轉是無關性別的:「這裏的所有人都不會有其他地方女性可能遭受的心理或身體上的束縛;這裏的人也就不能享受到其他地方男性所有的那種自由。」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