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芳華、通三統與1980年代——中國記憶戰火中的左右之爭

在《芳華》的解讀中,前三十年與後三十年「和解」了,兩者不再是前後衝突互為對手,而是被1980年代中介,而「打通」了。也許,「打通」正是當下這個時代記憶政治的統治方向。

《芳華》電影劇照。

《芳華》電影劇照。攝:Imagine China

秦秋

刊登於 2018-01-08

#秦秋#評論

馮小剛改篇自嚴歌苓小說的電影《芳華》,跨年之際由影視作品成為文化現象。文革、文工團、部隊大院與中越戰爭,近年鮮有作品觸及,這次則同時搬上熒幕。而民間影評,也因此趨於兩極。到如今,影評人們興許尚在爭執電影本身,然而一部影片開啟的記憶衝突,已經形成了空間——一個超越電影本身的、觸及四十年來中國歷史記憶的輿論空間。

最令人感慨的畫面是,評論《芳華》的知識人們,呈現出莫大的意見分化。傳統上,評價現代中國歷史題材,人們淨皆按左/右兩極站隊。展現文革與1970年代末歷史的《芳華》,按理說概莫能外。但這一次,雙方卻連內部意見都不能統一。

左右之爭與走到頭的後89體制

排開徹底的國家主義者不看,廣泛意義上的中國左派,常常回溯毛時代,藉此批判今日中國的資本主義轉向。不過,《芳華》既同時為老「毛左」和新一代年輕左派抨擊,也被另一支聲音保護、讚美。老一代憤慨:《芳華》把那個充滿革命熱情,崇高且純潔的時代描繪得下流不堪,男女之間的勾心鬥角抹去了記憶中的激情,年輕左派亦有此論——馮小剛把歷史庸俗化,變作一代人的「小時代」;另一邊,則有年輕左派讚美《芳華》,他們認為馮小剛將那個年代搬回了銀幕,展現出其中真實存在的美好記憶,社會主義的集體友愛並不是空談亦不是虛偽。

自由派內部同樣紛爭。左派用「小時代」與「致青春」批評電影,許多自由主義者也認可,他們認為,馮小剛的一貫「雞賊」(編按:指小氣、狡猾)手法,將本該被記憶的殘酷變成無害的青春年華,而今時今日再如此回憶歷史,未免是自我挾持,是自我感動,是「斯德哥爾摩症候」。還有人認為《芳華》不過是對女性身體的淫穢慾望操作着鏡頭和視角;但另一邊,不少經歷過文革時代的自由主義者也為影片辯護。他們覺得《芳華》嘗試開啟了對文革、對越戰爭等歷史事件的討論,有機會重新激活歷史,而今天人們理解片中身體、慾望的方式,也並不符合實際上的歷史情境。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