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與全球發行貨幣的中央銀行為敵、與政府信用背書的法幣為敵、與既有的金融基礎架構和部分準備金制度為敵。2009年1月3日出生,剛剛度過9歲生日的比特幣,曾被媒體無數次宣布「死亡」,但從未倒下,反而屢屢刷新價格紀錄。
2017年12月,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開展以美元結算的比特幣期貨交易,並且每日進行交割,設立漲停機制。很多人相信,這是傳統金融業對比特幣的接納,是世界頭號國家對比特幣的讓步;又有很多人相信,這是強大的金融資本對比特幣進行的新一輪攻擊。
對於比特幣的討論,各大門戶網站中已經有很多。然而,比特幣從業者對比特幣的介紹往往偏重技術細節,甚至要求讀者有一定的電腦程式設計基礎,不適合普及;金融行業的從業者或是對比特幣本身缺乏了解,或是太注重比特幣的經濟學意義而忽視非常重要的技術細節,讓讀者如霧裏看花。本文旨在用最大眾化的語言描述比特幣的技術細節,將其經濟學意義緊密結合,拋磚引玉並深入討論比特幣的危機和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