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台港兩地青年發起檔案蒐集運動:自小背誦的史實不再理所當然?

台灣人的國族認同就是中華民國?97年香港除了回歸還有其他選項嗎?面對今天已成為教科書的鐵錚錚事實,台灣和香港兩批青年不甘心將一切當作理所當然,調動民間力量去搜羅檔案,端傳媒和這兩個年輕團隊深入對談。

面對珍貴的解密檔案,台、港青年不約而同地在2017年發起「國家寶藏計劃」及「香港前途研究計劃」。在政府單位尚未意識到檔案重要性的此刻,他們期盼藉由群眾力量,把封存於海外的檔案帶回公共視野,提供另一種討論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材料及角度。

面對珍貴的解密檔案,台、港青年不約而同地在2017年發起「國家寶藏計劃」及「香港前途研究計劃」。在政府單位尚未意識到檔案重要性的此刻,他們期盼藉由群眾力量,把封存於海外的檔案帶回公共視野,提供另一種討論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材料及角度。圖:端傳媒設計部

端傳媒記者 蔣珮伊 發自台南

刊登於 2017-12-10

#解密檔案

常有人說國民黨對台灣其實很好,因為之前帶了很多黃金來建設台灣等,那事實是不是如此,我們想從檔案來找答案,是也好、不是也好,我們就來看看這批檔案吧!

近幾個月,美國國家檔案局裏總會出現一批台灣人。他們拿着手機,小心翻拍眼前泛黃的文件,並不時瞄見自己家鄉的名字。這些史料,包括美國對台的政府文書及情蒐報告等,在他們眼中,是從未讀過的歷史課本,是台灣散置在海外的「國家寶藏」。望向來時路,他們才發現,那些他們自小背誦的「史實」,並不那麼理所當然。

無獨有偶地,在大西洋彼端的英國國家檔案館裏,一個香港團隊也做着類似的事。面對「一國兩制」空間收緊、輿論趨於單一,他們卻偶然在前殖民國的檔案館中,看見港英政府一系列名為「香港前途(Future of Hong Kong)」的文件,顯示香港現今的政治、法律制度的成形途徑中,有很多不同於主流觀念的岔路;港英政府對香港的未來想像,曾經也不只有「回歸」這個選項

面對這些珍貴史料,台、港青年不約而同地在2017年發起「國家寶藏計劃」「香港前途研究計劃」。在政府單位尚未意識到檔案重要性的此刻,他們期盼藉由群眾力量,把封存於海外的檔案帶回公共視野,提供另一種討論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材料及角度。

但同樣投入檔案蒐集工作,兩個計劃團隊卻因應台、港不同局勢,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位與路線。身為在美台人,國家寶藏發起人之一蕭新晟表示,海外台灣人的國家認同普遍混亂。在他們看來,這批龐大的海外史料能讓台灣人更認識自己的國家、建構自己的歷史觀,卻只在學界被零星使用着,讓他們發下宏願,要建構一個可自由取用的海外史料庫。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