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北京切除

他們有多少方法讓你離開?北京「控人」政策梳理

2010年起,北京通過提升行業審批標準、提高非京籍兒童入學門檻、遷出企業、居住證制度等方式,疏解協助其發展的非京籍人口。

 北京大興區公寓火災後,當局全面整治市面的違建問題,下令居住在違章建築內的人士,包括外地勞工及低收入基層民眾等短期內搬離。圖為2017年11月27日,北京的被逼遷者在路上。

北京大興區公寓火災後,當局全面整治市面的違建問題,下令居住在違章建築內的人士,包括外地勞工及低收入基層民眾等短期內搬離。圖為2017年11月27日,北京的被逼遷者在路上。攝:Fred Dufour /AFP/Getty Images

端傳媒記者 柳石 整理

刊登於 2017-11-30

#北京切除#中國大陸

11月18日,北京大興區的一場大火致19人喪生,而同時,一次對非京籍外來人員短時間、大規模的集中清洗也被點燃。大批寒風中流離失所的民衆、勒令三日内搬遷的告示、被停電停水後的黑暗,成了北京多處城郊地帶的共同樣貌。

這場爲期40天的「安全隱患大整治」,是北京市今年為控制人口、「疏解非首都功能」開啓的「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動中的一環,亦是在2005至2010年經歷連續五年外來常住人口超10%增長率後進行的迅速「瘦身」方式之一。

據北京市統計局數據,2005年至2010年,北京市外來常住人口的數量近乎翻倍,2010年,北京市政府在其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通過城市功能疏解等促使人口遷移,自此外來人口增量開始出現銳減,並在2016年實現負增長。據最新人口抽樣統計,這些外來人口多出自河北、河南、山東、黑龍江及安徽五個省份,其中,來自河北省的北京市外來常住人約佔總人數的四分之一。

無獨有偶,2014年3月,中國國務院發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其中,「3個1億人目標」中提到要「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推動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隨後,上海也提出「人口紅線」,並開始以產業結構調整等方式控制外來人口的增長。

2002年,北京奧運會準備期

故事從2002年說起,申奧成功後的北京,因為奧運設施興建及城市風貌整改等計劃,大批非京籍人口開始湧入。2005年,19個奧運場館及配套設施建設全面推進,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南站、北京多條地鐵綫路等的擴建與建設工程也同步展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工程技術人員聚集北京。2006年間,外來人口激增46萬,是過去四年年均增長數的兩倍。

2008年至2010年,時值奧運會舉辦與全球金融危機,外來人口平均每年激增逾80萬,北京市統計局認爲原因主要是城市建設帶來的就業崗位、基礎設施完善的吸引等。

2005年批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指出,2020年北京市總人口規模計劃控制在1800萬左右,然而早在2009年北京市的總常住人口已超過這個數值。

提出非首都功能疏解

2010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通過城市功能疏解、產業結構升級和布局調整,促進人口有序遷移與合理分布。」2015年,提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包括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等。

2016年末,北京市各區公布「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成果。東城區通過戶籍管理,清理集體戶、空掛戶,核銷、外遷戶籍2.95萬;石景山區通過關停22個非法幼兒園、清理139處地下空間及拆除672處群租房等清退1.7萬人;順義區以調退工業污染企業的方式疏解從業人員2900餘人。同時,北京市東城、西城、大興、石景山、順義五個區公布未來人口上限。

2016年末,北京市常住外來人口為807.5萬,有15.1萬非京籍人從統計數據中消失,是自2000年以來北京市常住外來人口的首次大幅下降。以下四項,為當局的主要「控人」政策。

以證管人

2010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市功能疏解」,年末提出擬建立居住證制度。

2014年,北京市政府首次提出人口增速明顯下降的目標,並提高非京籍適齡兒童入讀公辦小學門檻,要求提交就業證明、全家戶口簿、暫住證等「五證」及其他如父母雙方勞動合同、社保記錄等「相關材料」,所需證件細分統計後高達28個。同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及常住外來人口增速均下降,常住外來人口增量從2011年的37.7萬人降至2014年的16萬人,增速從5.4%降至2%。

2016年下半年,北京居住證制度計劃正式實施,同時發布積分落戶政策,其中,連續繳納7年及以上社保是目前有積分落戶政策的城市中要求最高。有學者表示,依此標準,每年在北京積分落戶的人數不超過1萬。

以業控人

2011年1月,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上,北京市政府表示要「屏蔽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行業形態」,提出了「以業控人」的「加減法」規劃,小百貨等17類業態將提升審批准入門檻,約涉及30萬戶商業主體、100萬流動人口。同年8月,北京市政府公布《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辦法》,禁止出租地下室。2011年,外籍人口增長率出現銳減,從持續五年的10%以上降至5%。

以水定人

2016年,北京市政府「以水定人」劃定人口紅線,根據可供水資源量和人均水資源量,確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規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2020年以後長期穩定在這一水平。

以房管人

2017年年初,北京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主要包括拆除違法建設、整治「開牆打洞」、城鄉結合部整治改造等十個方向,並設定目標值。

2017年9月,「『疏整促』11項行動提前超額完成任務」,共整治開牆打洞26124處,清退地下空間1277處,整治群租房11289戶。

2017年11月20日至今,北京市進行為期40天的「安全隱患大整治」,大批民眾的租屋被強制停水停電,勒令幾日內搬空。

強勢「控人」為治好「大城市病」?

2014年3月,中國國務院發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提出「3個1億人」目標,包括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

當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徐憲平解釋稱,特大城市人口規模與承載能力的矛盾在加劇,因此要疏散轉移特大城市的經濟功能和其他功能加快中小城市的發展。

有學者認為,目前中國部分大城市及特大城市人口壓力大,存在空氣污染、交通堵塞等「大城市病」,其中北京和上海的人口壓力最為顯著。而對外來人口的疏解,也從北京和上海兩地開啟。與北京類似,上海也主要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拆除違章建築、整治群租房等方式對城市人口進行疏解和控制。

上海市政府2016年稱要淘汰落後產能1000項左右,以建築業為例,目前上海90萬建築工人中60萬是外來務工人員,若建築房屋的方式改造升級,則會減少建築工人數量。此外,據上海市住建委2016年數據,去年全市核驗違章建築達5141.58萬平方米。 

2016年1月,北上廣三地均提出控制人口的規劃,北京提出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萬以內的紅線,上海提出2020年人口不超過2500萬人的控制目標,廣州提出適度控制人口規模。目前,北京和上海分別距劃定的「人口紅線」還有不到130萬和75萬的距離。

那麼,清理人口的下一站會是哪裏?

(感謝端會員小新、徐大夫協助資料整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