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探索學院

專訪海外香港研究推動者陳明銶:香港是中國最好的孔子學院

「2007年是這樣一個節點,好像中央是個sugar daddy,新長官又有辦法,股市回升,失業率下降,大家有飯吃了。香港還怕什麼?這樣的樂觀,這次會議沒有再看到。」

 中國和國際最像、最接軌的地方還是香港,所以如果國內軟實力在香港實踐得好,要好過去外面開五萬間孔子學院。

中國和國際最像、最接軌的地方還是香港,所以如果國內軟實力在香港實踐得好,要好過去外面開五萬間孔子學院。攝:林振東/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黃山 發自美國史丹福大學

刊登於 2017-11-22

#探索學院

11月13日,「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二十年:跨學科視野」研討會在美國史丹福大學開幕。此後數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和多倫多大學依次舉辦分會。在美國西岸一連三日的會議中,除了有不少學術界人士參與外,也邀請到多名有份量的中港政界人士,包括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民建聯創黨主席曾鈺成、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王振民及香港資深媒體人程翔,就香港特區成立20年的現狀展開討論、展望香港前景。

十年之前,同一個會議組織者,也曾在史丹福大學辦過一場「特區十年研討會」。這名熱心於海外組織香港研討會的人,是一名中國歷史學家,也是海外香港研究的重要奠基人──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明銶教授。

陳明銶生於香港,中學畢業後赴美留學,1975年以25歲之齡於史丹福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後,他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擔任研究員,直至1980年回流香港,於香港大學任教歷史系至1997年。離開港大後,他重回史丹福,在胡佛研究所、東亞研究中心任職至今。陳明銶在多間世界知名學府有過任教經歷,而且長期為香港的海外影響搭建平台,促成不同派別聲音的傳播。例如2006年,他邀請饒戈平、王振民做主講嘉賓,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會議談中方對《基本法》的觀點。2016年,在黃之鋒等人受邀訪美的過程中,他也曾協助西岸幾所大學主辦機構了解香港的情況。

陳明銶教授早於1970年代、香港還未進入國際視野時,便已在美國研究香港,其碩士論文關注省港關係,博士論文以嶺南地區的連帶切入,研究中國工運史。可是,80年代以前,香港研究在國際學術界上並不受重視,甚至其博士論文的指導老師之一都曾對他說:You’re not really a Chinese historian, you’re a Cantonese historian.(你不是真正的中國歷史學家,你是廣東歷史學家。)近年香港在中國因素下經歷一連串動盪,再一次進入國際的視野,他對如今淋浴在媒體鎂光燈之下的香港和香港研究,有何觀察?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