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讀者來函:香港有得獎的藍屋,武漢有被夷為平地的里弄

「藍屋」模式並沒有出現於武漢。武漢官員對舊建築說拆就拆,NGO能做的只有通過探訪的方式,保存下老建築的樣子和居民的記憶,然後無奈地看着一棟棟老建築被夷為平地。

武漢的積慶里。

武漢的積慶里。攝:Imagine China

陳恒一

刊登於 2017-11-16

【編者按】有話想說嗎?端傳媒非收費頻道「廣場」歡迎各位讀者投稿,寫作形式、立場不拘,請來函 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讀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在端傳媒的《「藍屋」故事:保住老屋不拆,如何能保住老屋不死?》一文中,作者寫到「台灣和中國大陸亦有學者專程來港考察,希望把『藍屋』模式帶到要解決都市更新或活化問題困難重重的城市舊區」,但很可惜,至少就武漢市而言,並沒有看到「藍屋」模式的出現。

今年暑假中國大陸有一部口碑和票房都不錯的紀錄片《二十二》,這部片子裏有一小段拍攝的就是武漢的積慶里。那時起我知道了積慶里曾經是慰安所,早在2009年就有一位武漢市政協委員提交了將積慶里納入保護規劃的提案,可惜石沉大海。因為《二十二》的上映,積慶里再度引起武漢媒體的關注,但隨着片子的下映,人們對於積慶里的熱度鋭減,我自己也忘記了這個地方。

直到最近,因為參加了CECP(中國瀕危文化保護者)組織的口述史活動,我去了積慶里。當時我們是以組為形式選擇做口述史的地點,當組長提出要去積慶里的時候,我猛地想起來我曾經許下要去積慶里實地探訪的承諾,心裏感到羞愧。

於是在週六下午,我們一行人在漢口開始了尋訪積慶里的旅程。我們一邊走一邊找路邊的大爺大媽問路,第一個遇見的周爺爺告訴我們,同為慰安所的六合里已經被拆掉了,但是積慶里還沒有拆,聽說是要保留下來。等到我們快要走到積慶里時,又問了路邊正在鍛鍊的大爺,他用手指着馬路對面的巷子說往裏走就是積慶里,他也說積慶里要保留,當時我覺得如釋重負,也許市政府真的會把積慶里劃入保護規劃中。但當我們走進積慶里的巷子時,我在牆上發現了一則房屋徵收補償方案的告示,告示上還有幾行手寫的字,大意是政府欺負老百姓老實,給的拆遷價比別的里弄低,我就知道積慶里可能會被拆掉了。

為了確定實際情況,我們找到了一位住在這裏的大爺詢問,他說他家裏三代人都住在這裏,現在政府要拆遷他也不得不搬走,「你不同意莫辦呢?你比共產黨還狠些,蔣介石都被打起跑了。不管是誰做皇帝,政府總是要為老百姓好他才做的下去。政府的政策肯定是好的,為國家改造嘛,我們搬走也是應該的,主要是下面執行的人有問題」。他還說積慶里位於武漢的市中心,地很值錢,但是政府給居民的補償款和還建房的價值太低了,對於這一點他表示不滿。

聽他說完,我覺得很無奈,為什麼他們會如此地相信共產黨領導的政府是為人民好的?他們在這裏住了七八十年,已經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為什麼政府讓他們搬遷他們就搬,不抵制也不呼籲,任由政府剝奪他們從小長大的家?他們對於拆遷唯一的不滿竟然是錢給的太少了,還建房的位置太遠了,卻對於這些擁有近百年歷史的房子本身毫不珍惜?

武漢的積慶里。
武漢的積慶里。

積慶里的房子不僅僅是因為曾經作為日軍的慰安所而有歷史價值,早在這之前積慶里就存在了,最初的積慶里是上個世紀的私人洋房,最開始是一個叫李子榮的男人在這裏置業建屋,後來發展成了一條里弄。此處的房子都有非常鮮明的歐美風格,原來的門都是由歐式的兩個大柱子組成,房頂都是三角形的頂。到建國之後,積慶里的房子被收歸國有,統一由房管局管理,但也因此使得房子的產權混亂,有的房子分給了單位員工變成了個人所有,有的用來出租給租戶,而不論是居民還是租戶,都缺少建築保護意識,肆意地對房子進行改造和加蓋,讓原來的洋房變得面目全非。特別是有一條街被賣衣服的商戶佔領了,有的人把三角形的屋頂拆了,對房屋裏面的空間進行改造,這些都給積慶里造成了不可磨滅的破壞,但負責管理的房管局卻對這些破壞視若無睹,到了房子年久失修混亂不堪的時候,就簡單粗暴地祭出「拆字決」了事。

在《「藍屋」的故事》一文中,作者提到「藍屋」的保育成功與當時香港政府要迎合民心不無關係。相對地,中國政府在面對經濟下滑的現狀,為了自己的統治合法性也要迎合民心,可是他們的做法卻完全相反,政府要麼是拆掉老建築,把地皮賣給開發商獲得大筆收入,或是用錢引誘老建築裏的居民騰退,將老建築收回進行翻修和改造變成商業街(比如黎黃陂路和曇華林),因為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經濟效益和政績,營造出經濟發展的感覺。

在「藍屋」的保育過程中,聖雅各福群會這一社工組織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武漢同樣也有CECP為了保護老建築向政府呼籲和建議,但是武漢市政府是絕對強勢的一方,官員眼中只有利益根本不會理會NGO的呼籲,說拆就拆。CECP能做的只有通過探訪的方式,保存下老建築的樣子和居民的記憶,然後無奈地看着一棟棟老建築被夷為平地。

我覺得相比香港,武漢在建築保育方面最缺乏的是成熟的公民社會。我們的公民社會,處於一邊萌芽一邊被政府強力打壓和收編的境地,NGO的發展被限制在慈善這個狹窄的領域,少有組織能夠進行公民教育的探索,這也就造成了當文化遺產和歷史建築被粗暴拆除和改造時,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應該行使自己的公民權利,去質疑政府的決定,去抵制不合理的做法。他們習慣被奴役習慣於逆來順受,從來都希望當政者是個好官,能夠為民做主,多給一些拆遷款分幾套大房子,只要這種最低程度的物質上的需求得以滿足,他們就不會再有進一步的訴求,這樣的冷漠與算計是比拆遷本身更加令人悲哀的事情,因為這意味着建築被毀掉的悲劇,將會不斷重演。

希望可以通過我的文字讓更多人知道中國的歷史建築面臨的殘酷現狀。請大家不要再跟着做「中國夢」了,夢做得太多都是虛幻的,做一個公民才是真實的。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