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有話想說嗎?端傳媒非收費頻道「廣場」歡迎各位讀者投稿,寫作形式、立場不拘,請來函 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讀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在百貨公司的經驗讓我學到一件事,就是不能講真話。
我18、9歲進入百貨業,都是在台灣名氣很大的百貨公司工作,從事專櫃銷售,前後做了將近十年。剛開始我很菜,那些經驗老道的姊姊們每個月業績都很高,我就在旁邊觀察他們怎麼銷售。
百貨業不能講真話,不好看也要說好看。剛開始我也這樣學,客人試每件衣服我都說好看,每一個東西都希望她買,但是你越這樣,客人越不會買,你講她像仙女也沒用。後來我學會了,講說「這件衣服的線條往前拉,很修飾身形,或是垂墜感的設計很有重量,視覺上能拉長身高。」這些似懂非懂的話術,消費者很吃這套。你問我真的很懂嗎,當然沒有啊,也是有點懂又不太懂。
關於促銷,不能說的秘密
我們在促銷檔期,或週年慶這類的優惠期間,「滿一萬五千元送xx行李箱」這樣的標語很熟悉吧?其實這些行李箱都爛爆了,都是拉沒幾次會壞掉的貨色,很多客人買到差個幾千元,我都會叫他們湊,叫他們買,其實我心裏都覺得會下地獄,很想說「大家為了要滿額送的贈品所多花的錢,都不曉得可以買幾個好的行李箱了!」
其實很好看的衣服數量不會多,暢銷的貨在九折到七折時就銷售一空,好看的東西不會等到單一特價時還有,都是後來「再製」的!像是週年慶時,每個櫃位放在前面做展示的那套,明明櫃上也有幾乎一模一樣的,外面那套賣得會比較便宜,就是為了做促銷另外再做出來的衣服,不是原版的,材質也比較差。花車上也都是醜的,上一季、上上一季,N年了,但是會跟今年的混在一起,混在一起就會都賣掉了,這樣還賺耶!價錢跟現在比較新的衣服混在一起賣,根本沒人會發現那是清倉的概念。還有外面常看到的聯合特賣,常常都是清倉貨,很有可能外面放的那套吸引你進來的衣服是原版的,裏面賣的就不一定了。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句話是真的。
台灣的銷售方式我覺得很不好,銷售就是要鼓勵人家消費,但是方向是錯的。有好的東西應該叫客人買好的,但我們卻要去推一千五的爛東西,裏面那件五千比較好,客人穿好的東西穿七年,好嗎?百貨業會說不好!這樣的業績不是真的,作這種行為我會痛苦。回到本質,人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要這樣大量的買?
他們買的不是貨物
我的職業也讓我看盡人生百態,有貴婦帶著女兒來櫃上,女兒想買我們一件三千的牛仔褲,媽媽大聲罵說「上個月給你買的三萬塊的xx牌牛仔褲你不穿,要來穿個三千的?」。也有沒結婚沒小孩、也不和家人住的阿姨,每天都來買一件衣服,和我們都很熟,她很寂寞沒有朋友,只是想找人陪。還有一個媽媽常常來買衣服,隔天老公全部拿來退,因為媽媽心理生病了,會去每一個櫃位買大量的衣服,透過消費得到滿足。
我現在轉行成為收納師,已經進去超過500個家庭做斷捨離。在百貨業讓我發現這個天賦,我擅長收納整理,兩個工作其實很衝突,我在百貨有業績壓力,我要call客、要強迫他消費,但是收納師去到客人家不用強迫他丟或買,而是教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曾經去過一個80幾歲老奶奶家,在她50年沒整理過的衣櫥中,找到她過世很久的媽媽,留下給她最後的禮物。那一刻我們兩個都哭了,也讓我體認到這個行業很有意義,不只是在整理物件,甚至整理了她的人生。
現在我覺得很踏實,我不再說假話,不再逼迫別人買不適合東西,我的反思是,我們的消費模式和價值觀走在錯誤的方向,「逼客人買,限時限量,買了再說」總之讓消費者把錢掏出來就對了。有機會的話,我很想讓企業們知道,買對東西,用得長久,才是企業可以長久獲利,並且和消費者維持正面關係的方法。
(文章獲綠色和平Greenpeace授權轉載,原文出處http://bit.ly/2zvZOSq)
很真实的分享
想哭了
收納師,好酷啊
很有意義的一篇文章
现代购物的便利不但没有让人减少囤积反而加速囤积,明明这些东西我们触手可及最多快递两三天就能到为何还要疯狂的买呢?诱人的营销?周围人的同化?欲望便利的满足?释放压力?却不见对生活最深刻的思考,整个社会和个人似乎都陷入利益与欲望的狂欢中却不以为然。
今年雙11忍住了,確實每年都買了一堆不必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