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經典重讀:上帝不存在,我們會死去──沙特〈牆〉的自由意念

卡繆對〈牆〉的評價也很高,甚至比沙特更為人熟知的作品《嘔吐》更高。

法國哲學家、小說家沙特(Jean-Paul Sartre)是著名法國哲學家、作家,存在主義哲學大師及二戰後存在主義思潮的領軍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其代表作《存在與虛無》是存在主義的巔峰作品。

法國哲學家、小說家沙特(Jean-Paul Sartre)是著名法國哲學家、作家,存在主義哲學大師及二戰後存在主義思潮的領軍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其代表作《存在與虛無》是存在主義的巔峰作品。攝: Jean-Pierre BONNOTTE/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Sabrina Yeung

刊登於 2017-11-05

#讀書時間#Sabrina Yeung#評論

提起法國哲學家、小說家沙特(Jean-Paul Sartre)的文學作品,很多人會立刻想起《嘔吐》(La Nausée),因為這本書讓沙特於196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沙特拒絕接受此獎)。其實沙特還有另一部作品在法國也常被人提及的,那就是《牆》。《牆》是一本中短篇小說結集,收錄了五篇小說,分別是〈牆〉(Le Mur)、〈房間〉(La Chambre)、〈親密〉(L’Intimité)、〈愛洛斯托拉特〉(Erostrate)和〈一個領袖的童年〉(L’Enfance d’un chef)。

其中,〈牆〉這篇小說首先於1937年8月刊登在《新法蘭西評論》(Nouvelle Revue française);法國作家、諾貝爾文學得獎者紀德(Gide)認為這是一篇大師之作。小說主題有點像雨果(Victor Hugo)的《一個死刑犯的最後一天》,不過〈牆〉就是三個死刑犯的最後一夜。也有人提出,〈牆〉與卡繆《異鄉人》的第二部分結構類似,兩篇同樣是死刑犯面對死亡,回憶過去,思考世界的荒誕,兩篇也同樣有一個神父來探望死刑犯等情節。而卡繆對〈牆〉的評價也很高,甚至比沙特更為人熟知的作品《嘔吐》更高。

〈牆〉的故事背景設在西班牙內戰時期(1936-1939),三個將被佛朗哥領導的西班牙長槍黨於天明時槍決的人,等待死亡的前一晚的故事。從這樣的背景設置,可見故事取材自現實的政治處境。故事中,三個被困在一家醫院地下室等死的人中,主角/敘述者帕勃洛(Pablo)是唯一一個有生存機會的人──長槍黨軍官在槍決前對他說,只要他供出一個革命分子,即是他朋友的所在地,他就可以用他人的死亡來換取自己的性命。帕勃洛沒有供出他的朋友,不是因為他覺得朋友間的道義、革命事業更需要他的朋友之類的崇高理想比個人生命更重要,而是他認為沒有任何人的生命比另外一個人的生命更重要,所以他沒有供出朋友。不過,在槍決前的最後時刻,他想跟命運開一個玩笑:他對軍官說他的朋友就躲在某墳場內。另外兩個人於天明被帶出去槍決時,死亡並沒有如預期般降臨在帕勃洛身上。因為他的朋友知道帕勃洛被捕後,轉移了藏身之處,新的地點剛好就是那個墳場。帕勃洛從沒打算供出朋友,但就因為此等偶然,他開的玩笑成了現實。帕勃洛得知真相後,在生還者聚集的庭園裏笑得哭了出來。

死亡玩笑

全篇小說的高潮所在是在最後一頁,帕勃洛意欲向命運開一個玩笑,最後發現是命運對他開了一個玩笑。我們該如何理解帕勃洛的玩笑呢?有三個可能的解釋。第一個與荒誕議題相關。沙特1943年寫了一篇評論卡繆《異鄉人》的文章,他說:「荒誕的人(l’homme absurde)對其命定的死亡完全不負責任……所有一切都被允許,因為上帝不存在和我們會死去。」上帝不存在,那麼人類就沒有了最高、最絕對的道德標準來源;我們會死去,那麼人類就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實踐他的欲望。兩個條件合在一起後,所有一切都被允許。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