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謝梓楓:「朋友」太多,是我們疏遠 Facebook 的原因?

早前我看到一段 YouTube 影片,一位女生與一個不使用任何社交媒體的男生交往,她的朋友驚呼「如果你不能 tag 他,那他真的存在嗎?」⋯⋯

很多人形容社交媒體是一個「同溫層」,或者是更誇張的「迴音壁」。前者是說社交媒體只讓價值觀相似的人親密互動,後者則指社交媒體讓用戶只接收符合自己立場的觀點,不斷強化認知偏差。

很多人形容社交媒體是一個「同溫層」,或者是更誇張的「迴音壁」。前者是說社交媒體只讓價值觀相似的人親密互動,後者則指社交媒體讓用戶只接收符合自己立場的觀點,不斷強化認知偏差。攝:Robert Nickelsberg/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7-11-03

#謝梓楓#評論#媒體觀察

去年美國總統大選,Facebook 被指責為假新聞傳播的溫床,造成這社交網絡平台自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公關危機,自此很多評論和研究都傾向以宏觀批判的角度討論 Facebook,諸如:Facebook 在撕裂我們的社會嗎?平台的演算法如何形塑公共意見和輿論?新媒體和意見領袖的運作如何被 Facebook 影響?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研究題目,但卻不是社交媒體研究的全部。

早前,Facebook 在六個國家測試新的 News feed 設計,把專頁內容和用戶用容分開,令媒體有機觸及率大跌。當消息傳到港台時,便掀起了部分個人和小型媒體專頁轉去 Medium 等其他平台的網絡遷移。類似的事件不是首次出現,但目前很多引起 Facebook 用戶不滿的改動,並不一定是 Facebook 設計和政策團隊蓄意造成的,不少可說是意外結果。然而,Facebook 是世界最大的社交媒體,用戶多達20億,當朱克伯格(祖克柏)和團隊發現到一些問題並作出更改時,無可避免又會造成另外一些人的不滿。現時,Facebook 不單出現了越來越多始料未及的問題,更陷入了各面不討好的困境,反映了這個平台上越來越多不可調和的利益和衝突,很值得深入探究。

本文旨在介紹關於 Facebook,以至更廣義的社交媒體的一些微觀、社會心理學研究,並且試圖提出一種看法:Facebook 最近很多奇怪而涉及商業的改版決定,背後並不純粹商業,還涉及它最初的理念和其後來發展所產生的矛盾和衝突。

社交媒體研究的傳統與理論資源

十多年前,當社交媒體開始爆發性發展,它最先吸引到社會科學者的注意。2007年,媒體研究者 danah boyd 和 Nicole Ellison 發表了第一篇、至今仍是最廣受引用的社交媒體研究總覧論文。當時,Facebook 剛剛開放給公眾使用,發展一日千里;Twitter 和 YouTube 甫成立,亦取得了驚人的成長;現在已經結束的 Friendster 和 Xanga,與不再主流的 MySpace,當年亦正百花齊放。在這樣駁雜的網絡環境裏,該論文不單為多式多樣的社交媒體給下學術上嚴謹的定義,更整理了互聯網研究者的成果,歸納出社交媒體研究的四大主題,包括: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與朋友關係、在線與離線關係、網絡分析(network analysis)、私隱議題。十年過去,在學界裏,這四大主題仍未過時,相關的新研究仍不時發表。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