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綠色和平爭議之後:三種地圖、兩岸紅線與我們的一個地球

國際組織究竟應該怎樣畫台灣跟中國的地圖?這類雷區不只存在於台海,也存在於世界各地。對環境運動而言,地圖的尺度不止一種。對台灣而言,民間社會的想象,又是否只在本土?

在這次爭議中,不少替綠色和平辯護的支持者會提出「環保無國界」論,認為在全球跨境污染下,毋須再分國界。。圖為2011年4月14日,綠色和平在羅馬尼亞政府總部抗議該國興建新核電站。

在這次爭議中,不少替綠色和平辯護的支持者會提出「環保無國界」論,認為在全球跨境污染下,毋須再分國界。。圖為2011年4月14日,綠色和平在羅馬尼亞政府總部抗議該國興建新核電站。攝:Daniel Mihailescu / AFP

端傳媒記者 何欣潔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7-07-13

2017年7月5日,綠色和平總部辦公室發佈 "Analysis: How cutting China’s coal overcapacity could help tackle its water woes"(中國煤電產能過剩與水資源壓力研究報告),報告中的中國地圖,將台灣納入中國領土範圍,結果在台灣引發巨大爭議。短短一週之內,綠色和平臉書專頁收到超過三千個「一星」負評與大量的「退款」要求,身陷地圖風暴。

在這次爭議中,不少綠色和平的支持者提出「環保無國界」,認為在全球跨境污染下,毋須再分國界。不過,環保與國界的關係,一向層次複雜,並非一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可以概括,若以「環境運動中的地圖」而論,起碼就可以辨識出三種以上的不同尺度。

三種地圖:見國不是國、見國是國、見國又不是國

第一種地圖的看法,以自然的「生態圈」而非人為的「行政區」作為繪製地圖的準繩。過去在環保運動中,討論台灣北部的核一、核二廠所造成的環境問題時,便有行動者主張以「萬金石」(萬里、金山、石門)生態圈的概念取代「新北市(舊台北縣)」行政區劃,或許更接近「環保無國界」的理念,卻又不完全相同。

但是,當環境運動將各國政府推上談判桌、簽下國際協定(例如《巴黎氣候協定》)後,國界便成了國家責任的邊界,在國境之內,是各國政府必須對此負起責任的區域。對於許多鄰近大洋的第三世界國家而言,堅守國界更是捍衛自家海洋資源的依據、與跨國漁業公司的談判籌碼。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