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綠色和平製作了一幅「包含台灣」的中國地圖

可否有一張地圖,能夠讓北京政府與台灣人民都同時滿意?為了符合中國法規,綠色和平製作了一幅「包含台灣」的中國地圖,與台灣民意直接對撞,身陷地圖風暴。

2017年7月5日,綠色和平總部辦公室發佈了一篇 “Analysis: How cutting China’s coal overcapacity could help tackle its water woes”(中國煤電產能過剩與水資源壓力研究報告),報告中放了一張中國地圖,領土範圍包含台灣。

7月7日晚間,這份原該乏人問津的冷門報告,被前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邱毓斌放上臉書,痛批綠色和平「來台灣海撈還踐踏台灣」,綠色和平瞬間成為輿論熱議焦點。

邱毓斌的臉書原文,是這樣說的:

「綠色和平(Greenpeace)每年在台灣募走一億多,但只在台灣聘了幾個專職,許多本土議題也鮮少看他們發聲。重點是,他們獲得台灣民眾那麼多捐款支持,結果竟然還把台灣納入中國的領土(請見留言欄第一則)。

請轉給身邊更多人知道,可以的話,把Greenpeace捐款轉給更多本地的環保團體,比如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保聯盟、環境法律人協會等等。

來台灣海撈,然後還踐踏台灣,這樣完全在裝笑維,讓人看不下去。」

短小卻精準戳中台灣人痛處的文章,引起巨大迴響,效應迅速擴散。近年來當紅的「台灣國護照貼紙」臉書專頁隨即跟進,痛批綠色和平是「紅色暴力」,認為綠色和平從2005年開始就在地圖上將台灣納入中國領土,與邱毓斌觀點類似,同樣認為綠色和平是一邊跟台灣人募款,一邊「用這種方式公開羞辱台灣人。」主流媒體亦以類似視角跟進報導此則新聞,自由時報甚至將它作為7月9日的頭版頭條,下標「將台灣中國化 民嗆退捐款 綠色和平道歉」,一場風暴由線上延燒線下,再燒回綠色和平的臉書專頁。

綠色和平在一份研究中國的煤炭使用與水資源的報告中,將台灣標註為中國領土,引發許多台灣民眾不滿。
綠色和平在一份研究中國的煤炭使用與水資源的報告中,將台灣標註為中國領土,引發許多台灣民眾不滿。

引爆台灣人「一星退款」狙擊

隨著地圖事件越演越烈,開始有人到台灣綠色和平的粉絲專頁給予「一星」負面評價,短短24小時內,台灣綠色和平臉書專頁的「一星」數直線上升,要求「退款」、信用卡止付的民眾也所在多有,堪稱綠色和平台灣辦公室開張以來的最大公關危機。

在這些一星評價當中,不乏「滾出台灣」、「想騙錢去中國騙」、「吃裡扒外」等激烈言論,多半在乎的是「綠色和平是否尊重台灣主權」;也有一些使用者給予五星評價,試圖力挽狂瀾,認為不該全盤否定綠色和平在環境議題上付出的努力。但是,超過三千個「一星」評價,很快地蓋過粉絲專頁自2010年創立以來的兩千餘個「五星」評價,讓綠色和平的網絡聲量受到重挫。

綠色和平台灣辦公室隨後發出聲明,表示地圖乃是「誤植」,並且把原本的中國地圖,換成一張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地圖,包括台灣以及中國鄰近國家,都出現在地圖內。隨後又在留言串補充,表示這份報告是由北京辦公室出版,「受到中國《地圖管理條例》的約束,因而出版品的地圖中必須包括臺灣,這是綠色和平在許多方面必須面對的現實。」

事件發酵一天之後,開始有對兩岸問題具有敏感度的NGO工作者,點出地圖事件背後的癥結點,其實就是兩岸政治情勢。台灣環境運動者蔡中岳就指出,綠色和平北京辦公室必須遵守中國法規,而像地圖這樣的政治爭議,在目前的兩岸情勢下無解。

一位綠色和平前員工也在臉書為綠色和平打抱不平。表示她任職於綠色和平期間,「類似的地圖也看過很多遍,但是只能不斷的跟其他國家同事溝通,讓他們理解台灣與中國的不同。」許多工作者都不約而同指出,在中國從事環境倡議運動,由於言論與政治空間有限,有時候甚至會有人身安全的風險,用「誤植」來解釋此次的地圖事件,恐怕是為了兼顧北京辦公室的運作,而取得的最大妥協。

如果在中國從事環境倡議,有這麼高的風險,為什麼這些包括綠色和平在內的環境NGO,不撤掉中國的駐點?蔡中岳認為,因為中國現在是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中國的環境議題,對全世界都會產生影響。

地圖事件很快發酵。開始有人去點選綠色和平(台灣)的粉絲頁並給予一顆星的負面評價,短短24小時內,台灣綠色和平臉書專頁的「一星」數已經超過「五星」數,直接要求「退款」、信用卡止付的民眾更多,堪稱綠色和平台灣辦公室開張以來的最大公關危機。圖為2013年,綠色和平在台電大樓外抗議核四廠興建。
地圖事件很快發酵。開始有人去點選綠色和平(台灣)的粉絲頁並給予一顆星的負面評價,短短24小時內,台灣綠色和平臉書專頁的「一星」數已經超過「五星」數,直接要求「退款」、信用卡止付的民眾更多,堪稱綠色和平台灣辦公室開張以來的最大公關危機。圖為2013年,綠色和平在台電大樓外抗議核四廠興建。

中國NGO的處境:理想與現實的博弈

「有時候,你得被迫做出個取捨:你是否要完成眼前你覺得重要的工作?」一名綠色和平前員工表示,「對我來說,就是有人曾在某些時刻做出了不同選擇。」

除了《地圖管理條例》之外,與此次爭議最直接相關的法規,恐怕是2017年4月修改的中國《測繪法》,修法目的,開宗明義,即是為了避免「劃錯國界線」。媒體引述中國人大常委何曄暉的發言表示,「國界線的錯誤標註」包括未將台灣跟南海納入中國領土內,因此要加強對紙本跟網絡地圖的法律監管。

如果將焦距拉得更遠來看,在《測繪法》之外,2016年4月通過、2017年1月正式實施的《境外非政府組織(NGO)境內活動管理法》,對NGO來說也是巨大枷鎖。該法案中,規定境外NGO不得在中國當地募款。這條規定,幾乎等同於砍掉了境外NGO的手腳,從事倡議與行動的能力大幅縮減。

該法條又規定,如果要把資金從境外送入中國境內,亦是限制重重。在新法的限制之下,如果要維持綠色和平北京辦公室的運作,必定要從其他國家的捐款來支應。中國政府藉由《境外非政府組織(NGO)境內活動管理法》,表面上看起來正式將境外NGO納入監管制度,實則是希望削弱境外NGO的影響力。這恐怕是多數要求綠色和平「去中國募款」的台灣網友沒有意識到的。

2017年6月,《嚴肅八卦》、《全民星探》等至少25個娛樂公眾號被封停,境外NGO看在眼裡,想必是唇亡齒寒。在「封殺八卦」事件後,綠色和平北京辦公室的微信公眾號,「綠色和平行動派」,發佈了一條隱晦的帖子:

「如果哪天我們也消失了,希望能在這裡找到你:
每天這個時候,你可能在等待某些帳號的推送。
今天,綠色和平陪你過夜。
點擊閱讀原文,留下你的信息,成為綠色和平志願者。
也許在未來某天,我們可以再次找到你。」

在風聲鶴唳的當下,對於留在中國從事倡議行動的境外NGO來說,時常必須面對各種抉擇,「有時候,你得被迫做出個取捨:你是否要完成眼前你覺得重要的工作?」一名綠色和平前員工表示,「對我來說,就是有人曾在某些時刻做出了不同選擇。」

或許,應該從境外NGO在中國的處境,來理解地圖爭議真正的起因。對於留在中國從事倡議行動的境外NGO來說,如何面對每天都會遇到的法律管制與政治問題,可能才是最大的難題。但這一次,在各種艱困中迂迴前進的境外NGO,卻與台灣的「國家感情」直接對撞,幾乎沒有任何一張地圖,可以同時讓北京政府與台灣民心同時滿意。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16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的确两岸很难就领土问题达成一致,本质上还是政权的对峙。台湾朋友不要急,把这个图当成多了一大块地就好啦。

  2. 就不廢話直接止付。搞NGO照理應該是站在雞蛋一方的,這事件卻證明了GP不過就是對方拳頭夠大就會反過來幫著把風占便宜的時務俊傑。
    當然有不得已的苦衷做出選擇也無可厚非啦,只是好像跟『誤植』的邏輯有衝突欸,用矛盾的兩種說詞意圖取得雙重諒解也真是深諳中國文化了(笑)

  3. 整件事情的根本原因,恐怕还是中国当局对于NGO的多重打压和国内政治极其敏感的情况下,绿色和平不得不作出的抉择,将矛头对准绿色和平,似乎有失偏颇

  4. 以前中國地圖不含台灣島時大陸網民跳腳還被這些鄉民辱罵酸諷支那賤畜玻璃心,今天看看這幫台客的反應果然都是中國人呢。
    p.s.誰說從台灣募到的錢用去大陸了?沒有證據的事情不要帶節奏。

  5. 拿台湾人的钱在中国做环境保护工作,这肯定说不过去。

  6. 台灣人不用生氣呀!反過來看,地圖也可以理解為台灣地圖包含了中國領土呀!畢竟在中華民國憲法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是中華民國的法定領土呢!

  7. 我不認同用”傷害人民感情”這種論證,綠色和平這張地圖是科學的統計圖表,不是情書。地圖要包含台灣不是不行,但要有包括台灣的理由。該問的是台灣和中國的媒炭使用的政策法規一樣嗎? 中國政府有直接影響台灣的碳排放和水資源利用嗎? 如果你拿這張圖去要求中國政府減少台灣的炭使用或水資源利用,中國政府會擔這個責任嗎? 還是說這不歸他管。同樣問題對台灣反之亦然。這兩地對環保的責任和付出根本不是一回事。
    所以根本上這張圖的弊病是不符合統計上反映事實的標準,而且誤導研究者或捐款者認為台灣和中國的資源利用與限制有一樣的現實。在學術上或是專業上的瑕疵比”傷害民族感情”嚴重多了。

  8. 绿色和平要是这么关心气候变暖,什么时候去抵制养牛业?

  9. 所以在中國境內能夠運行的境外NPO,資金都是從中國境外募來的?
    綠色和平台灣站還宣稱在台募得資金將全用於台灣呢,真是太諷刺了,從各方面來說。

  10. 同情歸同情,但捐錢就是奇摩子的問題了

  11. 两岸现状就是如此,政治互相不妥协。想在大陆运行就要支持统一。这是考量相关跨区域组织智慧的时候。如果绿色和平的地图没有台湾,他不用来中国了。

  12. 回应下面一位朋友的评论:要求别人理解、尊重自己的“地方文化”,否则就是“不尊重”。试问,这样的单方面的以自我为主体的逻辑,同放弃相互理解并强迫别人有什么区别呢。同样的逻辑,把“台湾”换成“大陆”不也说得通?这等同于逼迫它做出一个二选一的抉择。可惜,也许是幸好,现实中没有那么多二选一。

  13. 看有关两岸的新闻时,总有“自虐”一般的感觉,会被种种异见、矛盾甚至敌意辣到眼睛,但还是忍不住要看。大概魔幻和荒诞的吸引力就是如此。

  14. 綠色玻璃心爆裂事故紀實。

  15. 就如同你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地方需要尊重當地文化一般,如同到了回教國家不能食豬肉,我想綠色和平更應該去面對這樣的行政錯誤。
    當然他們在台灣的付出也不是沒有的,可是要如何挽回民眾的信心,我們可以繼續看著。

  16. 直接用自然地理地圖,而不用行政區域地圖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