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李立峯:網絡新聞只能是低檔產品,喚不起付費意欲?

眼前的難題其實有再多一重的複雜性,因為我們不只是要分析現時人們的付費意欲,還要估計人們的付費意欲會如何發展。

隨着社交媒體成為越來越多人接觸新聞資訊的主要媒介,究竟人們在社交媒體上會閱讀什麼和轉發什麼?

隨着社交媒體成為越來越多人接觸新聞資訊的主要媒介,究竟人們在社交媒體上會閱讀什麼和轉發什麼? 攝:林振東/端傳媒

刊登於 2017-06-13

#李立峯#評論#媒體觀察

過去大半年,不斷有關於香港新聞媒體的壞消息出現,傳統報章、電台,和電視台的生意越來越難做,網媒前景亦不見得一片光明。《端傳媒》宣布裁員,不少人感嘆互聯網容不下一個高質素的華文媒體,亦有人認為《端傳媒》的確有點曲高和寡。這裏涉及一個基本問題:隨着社交媒體成為越來越多人接觸新聞資訊的主要媒介,究竟人們在社交媒體上會閱讀什麼和轉發什麼?人們在網上的新聞閱讀偏好,和傳統的專業新聞價值,是否相差那麼遠?

到目前為止,沒有人在香港對這個問題做過系統的研究,但近年倒是有一些有趣的外國研究。2017年3月號的《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刊登了阿姆斯特丹大學學者 Damian Trilling 及其團隊的一篇研究文章。該研究嘗試從傳統新聞價值(newsworthiness)的角度探討新聞內容的分享價值(shareworthiness)。研究者提出的問題是:傳統的新聞價值,能否解釋新聞內容在社交媒體上被分享的次數?

研究分析了六個荷蘭網站在2014年1月至8月間推出的超過13萬條新聞,本地新聞、跟荷蘭地理距離較接近的國際新聞、在文化距離較近的西方社會裏發生的新聞、涉及衝突的新聞,以及屬人情趣味(human interests)的新聞,被分享的次數會較多。另外,研究以電腦根據詞庫自動編碼的方式,分析文章內容用字上的情感取向,發現如果內容附帶強烈情感的文章,無論情感是正面或負面,都會比沒有強烈情感的文章更多被分享。

在另一篇去年於《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發表的研究文章中,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所的 Jonathan Bright 分析英國 BBC 網站的數據,發現不同題目的新聞報導,被閱讀的次數和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次數可以很不一樣,影響分享和閱讀次數的,包括 BBC 自己的議程設置,例如在早上抑或晚上推出報導,以及放在網站上的什麼位置。有趣的是,研究發現社交媒體分享次數和閱讀次數之間的關係不算很強,有些題材的閱讀人數很少,但分享次數相對較多,例子包括能源議題、科技新聞,和社會福利議題,另外一些題材則有很多人閱讀但很少人分享,例子包括罪案新聞、意外或災難新聞,以及交通議題等。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