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摩天大廈林立的都市裏,人們生活得快樂嗎?

研究指出,從城市的天際線可以洞察當地居民的社會生活。

端傳媒記者 梁振嶽 綜合報導

刊登於 2017-04-06

隨着建築技術不斷發展,建築物建得愈來愈高。過往,人們因宗教原因,認為建築物建得愈高,愈能跟神溝通、領受神的旨意;而近幾個世紀來,人口膨脹,建築物高度需求亦有所增長。至今,全球各大城市不斷建造摩天大廈,目的又是什麼呢?

「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CTBUH)屬下的「摩天大樓中心」(The Skyscraper Center)在今年初發表《高樓數據:2016年回顧》(Tall Buildings in Numbers: 2016 Year in Review)

根據報告統計,2016年全球共建成128棟「摩天大廈」(編注:即高度逾200米的大廈),較2015年多22棟,並成為史上最多的一年。若將這128棟摩天大廈的高度都加起來,會高達30301米,同樣是歷史新高記錄。

去年全球共有19個國家建起摩天大廈,其中數量最多的是中國,共84棟,佔全球總數的66%,遠超僅得7棟、排名第2的美國。

若以城市作為單位,去年全球共有54個城市建成摩天大廈。其中,建成最多的是中國深圳,共有11棟;這意味着單計深圳這個城市,其去年豎立起的摩天大廈,已較中國以外任何國家都多。至於中國廣州、重慶及南韓高陽則分別建成6棟摩天大廈,並列第2名。

人們為何需要摩天大廈?

美國紐約的高樓大廈。
美國紐約的高樓大廈。

「摩天大樓中心」預計, 2017年將有150棟摩天大廈落成,2018年將繼續打破紀錄、建成155棟摩天大廈。就這一趨勢,美國智庫「聖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的 Markus Schläpfer、Luís M. A. Bettencourt 及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的 Joey Lee 進行了一項研究,嘗試尋找城市、摩天大廈與當地人社會經濟生活等的關係。

研究團隊仔細地蒐集位於12個美加城市(紐約市、芝加哥、洛杉磯、波士頓、三藩市、波特蘭、奧斯汀、安娜堡、貝靈厄姆、聖塔菲、多倫多及温哥華)合共約480萬棟建築物的高度、形狀、表面積,以至各城市建築密度等,整理成龐大的數據資料庫,並作進一步分析。

平均建築高度 vs 最高建築高度

團隊首先羅列12個城市的「平均建築高度」及「城中最高建築高度」。結果發現,以「天際線」及樓高442米的威利斯大廈(Willis Tower)而聞名的芝加哥,其全城平均建築高度僅4.8米,在12個城市中排名第七;擁有樓高457米的加拿大國家電視塔(CN Tower)的多倫多,亦只得5.6米,與洛杉磯、安娜堡平分秋色,並列第六。

反而,市內最高建築泛美金字塔(Transamerica Pyramid)僅得260米的三藩市,其全城平均建築高度為9.7米,佔據榜首。波士頓則以平均建築高度9米排名第二,其市內最高建築為樓高240米的漢考克大廈(John Hancock Tower);排名第三的是紐約市,平均建築高度為8.4米,市內最高建築是樓高377米的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

團隊發現,人口密度較高的大城市,更傾向於將高樓集中地建在市中心。團隊表示,這種趨勢有其直接原因──大城市更需要將大量市民集中在商業中心區域。

研究團隊又發現,城市大小和密度除了會影響建築物高度,還會影響建築物形狀。團隊整理了12個城市的建築的「表面積對體積比」(surface-to-volume ratio,S/V ratio),發現在較小的城市,建築物傾向建得較扁平,即平面面積較大、樓高較矮;而在較大的城市,建築物則愈傾向建成正方體型狀。這些正方體建築更有利於環境可持續性,因為它們較小的「表面積對體積比」能避免熱能流失、提升能源效率。

城市面積愈大,建築物也更加傾向朝天空發展、建得愈高。「在紐約、香港這些大城市,有時會把摩天大廈建得更單向度,像針尖一樣,為的是創造能聞名於世的天際線。」Schläpfer 指出。

摩天大廈林立,能孕育創意的街道卻愈來愈少?

傍晚時分何文田望向港島區景色。
傍晚時分九龍何文田望向港島區景色。

研究團隊指,現時在摩天大廈林立的亞洲,形成大廈之間窄小的「峽谷」,壓抑了在街道之間孕育的創意和革新力量。團隊認為,全球各地普遍最具創意的區域,是一些相對老舊的工廠鄰里區域;以美國為例,就包括曼哈頓下城區的雀兒喜(Chelsea)及翠貝卡(Tribeca)、麻省理工學院鄰近的劍橋,以至三藩市下城區鄰近區域。

在這些區域,有更多中等高度的建築,它們基於豐富、開放的樓面圖則而設計、建造;另外,這些區域也保留了較多的歷史建築物。這樣建築及城市規劃,能創造街道互動的機會,人們及其意念能互相擦出火花,推動創意產業、造就初創公司的湧現。

另外,研究團隊形容目前全球各地的摩天大廈儼如「1%極富人的花園」;其中最佳例子莫過於2015年12月在紐約落成的、西半球最高住宅大廈「公園大道432號」(432 Park Avenue)。

「假如建築物起得太高,建築成本也自然會高,進而推高樓面呎價。」Betterncourt 指出。而且,高樓價拉低了這些大廈的入住率,造成「沉悶、單調的」鄰里關係,也拖垮了城市的創意和革新能量。Betterncourt 表示,從城市的天際線可以洞察當地居民的社會經濟生活,而他認為最佳的環境是不太高的、能滋養良好鄰里關係的「摩天」大廈。

來源:Citylab6sqft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