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參選人直播特首選戰

專訪林鄭月娥:必須理直氣壯堅持司法獨立,不應批評法官裁決

由民望高低、中央支持到近期的西九故宮風波、七警案件,林鄭一一直面網民提問。被問及為何今年民望持續走低,她說自己負面形象和梁振英有少少關係。

端傳媒 香港組

刊登於 2017-03-01

#香港特首#2017香港特首選戰#香港

3月1日,端傳媒與Facebook合作推出特首選舉直播對談系列,林鄭月娥是第四位特首候選人參與直播。
3月1日,端傳媒與Facebook合作推出特首選舉直播對談系列,林鄭月娥是第四位特首候選人參與直播。

香港特首選舉將於2017年3月26日舉行,選舉結果將影響香港未來五年的發展。四位熱門參選人胡國興、曾俊華、林鄭月娥及葉劉淑儀,近日連環出招,其中前三者已經正式報名,獲選舉主任確認為特首候選人,而葉劉淑儀則宣布結束選舉工程。 自2月9日起,端傳媒與Facebook合作,推出特首選舉直播對談系列,讓公眾有機會透過提問,與特首參選人及其競選團隊交流、交鋒。

繼胡國興、葉劉淑儀、曾俊華之後,林鄭月娥成為第四位參與端傳媒直播訪問的嘉賓,於3月1日晚上參與直播,就着政綱、參選理念等一一回應網民。重溫這四次直播請點擊「林鄭月娥x端傳媒Facebook直播對談」「曾俊華x端傳媒Facebook直播對談」「葉劉淑儀x端傳媒Facebook直播對談」「胡國興x端傳媒Facebook直播對談」

以下是林鄭月娥直播對談內容全紀錄:

端:香港社會近年有很多爭拗,有些人說是政治的問題,有些人說是經濟發展不好,有些人說是民生做得不夠好,你覺得那麼多問題中,哪一個才是癥結?

林︰每個問題都有一些成份,當然近年經歷了政改二十個月的爭拗,以及發生了79天佔領行動,所以一般也認為是政治令社會分化或撕裂更嚴重了。不過,每一個問題都有一個源頭的,我覺得其實未必只是政治的議題,也有很多先進的經濟體都面對的問題,就是當一個地方的經濟好、有增長,但原來繁榮是不能夠共享的。有些人覺得,好像與我無關,或者其生活也沒有改善,那種不滿的情緒亦會助長,當有政治或社會事件爆發,那些不滿、怨氣就會出來。

端:你在政府工作多年,外界認為你是中央支持的候選人,你會如何定義自己的政治路線?

林︰我成世人(一輩子)都是在政府工作,若你說在政府工作是建制,我當然是建制。但是,建制這兩個字,不應該有負面的標籤。希望能夠在現在的制度中來改善,無論改善經濟、改善民生,或是推進民主,都是隨着制度來做。我覺得,你要形容我是建制派,那我便是建制派,不過,我是相當開明的建制派。

若以一把傳統公務員、公職人員的尺去量度,我是相當開明,以及走得比較前的,亦都是很喜歡做創新的工作,無論是政策上的創新或項目上的創新,亦都很喜歡認識很多人,跟很多人聊天。

這次的競選工程,令我很感動,因為很多支持我的朋友,其實都是認識了很久的,不過由於我是由一個工作崗位,去到另一個工作崗位,所以大家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但大家知道Carrie參選行政長官,大家都很願意再出來幫手。

林鄭月娥女士參觀Facebook香港辦公室。
林鄭月娥女士參觀Facebook香港辦公室。

端:你剛說到希望在制度上推進民主,不過說到重啟政改,你說過一定要建基於人大的「831決定」。如果能傾掂數(談得攏),當年便已搞定了,今次若又再建基於「831決定」,重新去做一次,有什麼把握可以做到?

林︰我沒有什麼把握的,所以我不會在政綱裏答應馬上重啟政改,或用什麼方法來修改「831決定」。所以我提出,若我有機會成為行政長官,會在任內盡努力創造一個氣氛與條件。有了比較緩和的氣氛與適當的條件,都不等於可以偏離《基本法》。《基本法》第45條對選行政長官有要求,而且這些要求是建基於中央就着普選行政長官,作了一些決定,我覺得現在如果有人說完全不用理會「831」,未必是一個很現實的講法。

端:國際政治與局勢變得很快,你覺得如今香港的位置在哪裡?應該如何處理中國、香港、國際三者間的關係?

林︰時常都是這個說法的了,有危就有機。香港是外向形的經濟體,所以外面的政治、經濟發生了變化,我們一定會受一些影響。

但我就這樣看,正正是出面有一些動亂,或者是推出的政策,給人的感覺與以往很不同,香港又會有一些機會。

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英國決定脫離歐盟,其實對香港就有一個機會了。因為與整個那麼大的歐盟,要跟香港去商討一些自由貿易協定,是相當困難,亦都真的是沒想過可以開始去談。但若果英國脫歐後,是英國的高級官員,說稍後可跟香港商討一個自由貿易協定,這就是有危亦都有機。

如今就是當那麼多機遇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是否有這種魄力及能力,去用好這些機遇。

端:聽起來,你對政策很熟悉,但又想問一下,如果跟另外兩位已「入閘」的候選人相比,你覺得最弱的地方是?

林︰我覺得我各方面都幾好。(笑)

(沒有什麼地方差一點?)

林︰嗯…

(民望會否差少少?)

林︰以我那麼遲起步,又沒怎做民望工程,我覺得算是不錯了。

事實上,看你是看什麼調查,我留意到最近開始有些調查,我都趕上來了、追到。隨着我在兩天前公布了一個全面的政綱,我聽到的反應都是相對正面,很多都是「結果都肯做了」的反應,所以希望亦能令市民更認同我想為社會做的事,去支持我。

端:剛剛才出政綱,都是比較遲出的,但是在出政綱之前,提名都已收集得七七八八,所以有網民想問一下,他們覺得今次的選舉好像已內定了,你自己覺得是否受到中央的欽點?(Stephanie Chan@網民提問)

林︰不是呀,每一個界別、每一票都是我自己爭取回來的。在這短短的六個星期,我真是馬不停蹄,38個界別的分組我都全見了。

我相信可能是在幾位參選人中,或者現在三位候選人中,我是見得最齊的。因為一共只有38個界別,所以我也沒有分哪個界別分組的選委是泛民還是建制,有些是一個建制也沒有,我也約見面,去聽他們的意見。

我做了接近100場這些會議,再加十多場是跟我的政策顧問去商討政策,所以寫政綱是我所謂的一步一腳印,而每一個提名票,都是我用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回來的。

正如我剛才所講,沒有政綱如何提名Carrie呢?我在不同的場合都聽到有這種說法︰「我不是今天第一天認識Carrie Lam的,我認識了她很久,我與她合作了很久。」所以,選特首是要選一個「信得過」(可信)的人,以及要認同他一些施政理念,所而政綱是文字寫出來而已,如果有能力,又聽到意見,其實政綱是可以不斷修改的,對嗎?可能說我今天寫了,我五年是做這些的了,多也不會做,這不應該是特首應有的態度。

端:民主派選委目前一票不提名,你覺得還有什麼要做,去爭取他們支持?

林︰泛民不提名我,是他們的提名策略,他們第一天已經說,會運用手中票數,令選舉更有競爭性,這無可厚非。但你說我的政綱得不到泛民支持,或者沒有觸及一些泛民選委的內心,我不接受,因為在我介紹政綱的時候說了七個例子,是我在這六個禮拜中提到的,其實都是泛民選委的聲音,無論是一位年輕醫生,或者是一位年輕中醫師,一位年輕的臨床心理學家,或者年輕專業夫婦買不到樓,都是他們的聲音。

端:你和葉劉淑儀、曾俊華背景很似,都是公務員出身,網民想問,你和兩位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中央似乎傾向支持你?(Man Leung@網民提問)

林︰我們撇開中央支持誰的說法,我們三位背景相近,都是長期在政府工作。當然,葉太經過直選洗禮,我和John都是沒有參加過選舉,這方面葉太優勝。另一方面,我在36年中做過20個不同崗位,涉獵面很闊,基本上除了教育,所有政府範圍我都直接做過,另外我辭職之前做到特區政府的政務司司長,都算是第二把交椅,這個背景和經驗都會令我參加選舉中有一定基礎。

3月1日,端傳媒與Facebook合作推出特首選舉直播對談系列,林鄭月娥是第四位特首候選人參與直播。
3月1日,端傳媒與Facebook合作推出特首選舉直播對談系列,林鄭月娥是第四位特首候選人參與直播。

端:你暫時未正面回答,你覺得中央是否支持你?

林︰我希望中央支持我,我相信中央在我四年半的政務司司長工作中,是看到我的工作的,在政改期間,很多事情我們都要跟中央談,平時特首放假、去北京述職期間,我都要擔任署理行政長官,在政府內部我也負責特區和內地合作事宜的委員會,和各個部位、各個省市的合作都是我做,在合作中就會建立你對一個人的信心和一個人能力的評價,這很自然。

端:葉太今天宣佈停止選舉工程,如果你當選,會不會邀請她加入你的班子,甚至做你的司長?(Jacky Chu@網民提問)

林︰我現在未考慮這方面的人選,但我都聽過葉太說,要她做司局長就委屈她了,但她在參選之前,她是行政會議的成員,我希望有機會和葉太談談。

(那具體班子上你有什麼想法?)

林︰我現在未有人名的想法,現在基本上希望多些年輕人和多些女士,我在這屆政府中是唯一無二的女性,我有時都很孤單,下意識會想有些事是不是應該我做的?例如過年過節我在家做些蘿蔔糕、XO醬送給他們,全部都是我做,如果有位女士分擔一下,會好些。

(會不會有時辛苦的時候,沒有人和你談心事?)

林︰我和男性官員都會談心事,很多人都覺得我都比較男性化,不是很女性化的女性,這不是一個問題。在政府內部,我們作為問責團隊,很多時候承受很大壓力,有時候在自己政策範疇,有些問題想不通,是需要和其他司局長有好的溝通。

另外,大家知道我是天主教徒,在司局長中也有幾位教徒,有天主教徒也有基督教徒,我們每個禮拜都會有一個早上一起祈禱。

端:你上任政務司司長的時候,民望很高,但四年半之後,民望開始跌,到了現在,民調反映你民望比曾俊華低,你會如何爭取民望?(Eliza Yeung@網民提問)

林︰就民望下跌這個問題,我曾經作過一個演講,我覺得四年半前擔任政務司司長,我承襲了我做發展局局長時有為、有魄力、勇敢(的作風),大家都記得有一些事情我是很勇敢的處理,也很秉持公義。

但作為政務司司長我這四年,我真的一個議題接着一個議題,而且我都不迴避這些爭議性議題,大家看到我走得很前,維護政府政策,維護公務員尊嚴,所以一件又一件事,社會上難免有不同看法。

因為一件事件為什麼會有爭議性?因為有人贊成有人不贊成,贊成的人會欣賞我的堅持和魄力,不贊成的人就會覺得我倔強、強硬,你都不聽我們意見。久而久之,人們累積了對我的負面想法,這不出奇,如果你什麼爭議性的事情都不做,人們都不能去嬲你(生你氣)。

端:你擔任發展局局長期間,處理的也是爭議性話題,例如皇后碼頭,為你建立好形象,為什麼後來到了政務司司長,同樣處理爭議性問題,反而大家有負面印象?

林︰因為爭議性不同了,保育、遷建等問題的爭議性,遠低於政改問題。另外,有少少是行政長官的關係,我是一個很有政治倫理的官員,我認為行政長官當年提名我做得到中央任命的政務司司長,我一定會全心全意幫他實行施政,當然這些政策要對社會好,我不會說跟行政長官劃清界線,或者被人感覺到我不支持他。

我上任時已經告訴自己,歷史上有出現政務司司長不支持行政長官的,當時大家都知道,這有什麼好呢?當大家知道這個政務司司長和行政長官是不咬弦的,人們就會擔心一些政府政策是不是源於你們內鬥,有沒有可能做得好些呢?

我刻意提醒自己,必須做好政務司司長本分,但這不等於我所有事情都同意行政長官,我會和他吵,但當政府有一個政策,我一定會支持行政長官依法施政。

端:可否分享一下,有沒有什麼你們曾經吵過,最後他吵贏了,政府最後推行他(梁振英)的方向?

林:大政策基本上沒有,這屆政府比較受社會歡迎的是土地、房屋、扶貧、安老、助弱、環保。土地房屋方面,是行政長官自己抓的,本來有司長主持這個委員會,他也覺得是自己抓比較穩妥,扶貧安老助弱的政策都交給我了,並沒有什麼爭吵,環保政策他說完大方向,也是交給我,我統籌整個政府有關回收業和氣候變化的問題。

所以大體上沒有機會就着一個政策有很不同的意見,我們分工比較清晰,間中有爭吵的是針對人事任命,因為委任什麼人做什麼委員會主席,既有客觀、也有主觀的因素,我都會和他有些討論。

端:剛剛提到人事任命的問題,有網民提問,剛接任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不單民望低,近日更有批評指他在短短四個月,花了200萬元為司長官邸裝潢。若你當選的話,會讓他留任嗎?(Kwan Mon@網民提問)

林︰在未完成選舉的這個時候、這個場合,不適合說哪個人哪個人,大家都會希望行政長官深思熟慮,希望各位網民給點耐性,也給我時間,但剛才我也作出了一個原則性表述,還是希望下一屆班子傾向年青、出現多些新面孔。

端:在七警案之後,有不少警員批評法官對案件作出的判決,也有內地報導斥責是該位外籍法官有問題。你在去年7月曾經說過,應該尊重司法獨立,不應隨便批評法庭裁決,更有提過吸納外地法官,是司法獨立的象徵。今時今日,你再看到香港的情況,認為司法受損了嗎?(Annie Zhang@網民提問)

林︰香港司法獨立有穩固的根基,亦受到《基本法》的保障,不容易受動搖。若我仍是一名政府官員,我會同樣引用自己在去年7月、以及這幾天在電台的言論,不應這樣批評法官的裁判,更加不應對作出裁決的法官作出任何人身攻擊,若說到要採取行動就更加差。我們必須維護司法獨立,這是我們的核心價值。

(但對於如今的社會狀況,好多人對裁決爭拗,似乎偏離尊重司法獨立的情況,應怎處理?)

林︰政府也不應干預司法機關的工作,但政府、特別是行政長官,是有責任準確落實《基本法》,《基本法》確實賦予司法獨立制度,更沒要求法官一定要全數是中國籍。所以我們必須理正氣壯地告訴社會,這種言論不正確。

(國家主席習近平也說過,一國兩制不扭曲不變形,你覺得這是否包括對司法的尊重?)

林︰肯定是的,《基本法》裏關於政治體制的一部份,寫得最詳細的就是司法機關。

我作為政務司司長,我對於司法機關有百分百、絕對的尊重,我的功能也是配合司法機關做好把關的工作,在司法機關對資源的需求,包括法院或法庭的建設、以至近日提到改善法官薪酬待遇,讓司法機關能聘請到最高水準的法律界人士,我都是全力支持。

2017特首選舉候選人林鄭月娥。
2017特首選舉候選人林鄭月娥。

端:剛才你談論到七警案,相信你也留意到社會近日討論設立辱警罪,不少支持聲音正正來自警隊內部。有網民提問,若你真的當選,會否落實辱警罪?(Leumas To@網民提問)

林︰每次發生警察在執勤與否的時候,作出被法庭入罪的行為,社會都會出現這種討論,我們並不是首次聽到這種討論。目前為止,我自己看不到落實的需要。

事實是,若前線警員受到不公對待、或違反法律,必會有現行法律處理到。當案件判刑後,我也公開說過,不希望大家太過情緒化,要比較理性。

但我同時必須說,我對香港警隊十分敬佩,亦看到他們為了維護香港治安,令到香港成為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安全城市,付出極大的努力,所以包括參與集會的市民不應故意挑釁警察,或不應影響警察執勤執法。我們也看到抄牌有許多例子,有市民不禮貌對待前線警務人員。

(但警隊內部確是非常希望落實辱警罪,你怎樣向警察解釋,為什麼你認為還不是時候討論、或就此立法?)

我們常說到,一法立,一弊生。因此每次政府要就一個議題立法,都需要好仔細地考慮,好充分地討論。

我剛才的說法是,我暫時看不到這種需要,但若我真的當選行政長官,警務同事認為行政長官必須聽一次他們的想法,想告訴我為何不訂立辱警罪,會如何影響前線工作,那我是一定願意聽的。事實是,在整個競選過程,我發覺小心聆聽、付諸行動,就是社會對行政長官的期望。因此,作為一名要面對三萬名警務人員的行政長官,若他們有這個訴求,我一定好小心地聆聽。

端:今日有報導指,實質你手持700張提名票,但基於考慮,扣起部份票,真有其事嗎?你是否有足夠的把握,已經能勝出選舉?(湯應湖@網民提問)

林︰我們收到的提名,全部都交了。但你說到,除了已提交的580張提名票,還有人曾經表示支持我嗎?是有的,但我們沒拿到那張提名票,就沒交了。

但我估計,在某些界別,該是還有些選委的支持。即使有選委說,對我的政網有些失望,所以沒提名,我還是希望他們在投票階段,考慮到我。也許我的政網未完全到位,但他們或許會說:「Carrie,我們合作這麼多年,相信假若她當選,會為香港的經濟民生帶來好的發展。」那就可以考慮支持我。

(問:依這說法,是有選委表示支持你,但還未交票,你本來只欠21張就肯定當選,害怕會有「走票」的情況嗎?)

任何選舉都好難預測,真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現在仍是戰戰競競的心情,會在未來三個多星期努力。但若選委已經提名了我,我相信,所謂「走票」的機會不大吧?他都能夠具名提名我,若在暗票的時候,卻不投我,是什麼解釋呢?我也不大明白。

(會不會代表他這個提名是反映,有人叫他們提名,他們就交了,但暗票時,卻不想投你呀?)

這個只有選委自己知,但我好尊重他們。老實說,有幾位跟我私底下好熟,但也沒有提名我,他們也是建制派,我沒有主動問他們的,他們主動來跟我解釋,我也說,我完全接受。有人覺得,這樣不方便,那樣不方便,我完全理解。

端:2014年有市民發起佔領行動,「雨傘運動」維持了79日,如再有佔領事件會怎樣處理?(Alice Tsang@網民提問)

林︰我不希望再有佔領事件發生,因為對香港的影響相當大。所以要防患於未然,所以這次我的政綱有說管治的新風格,就是早點與市民討論事件,和持份者討論,一些在前線,可能會受到政策影響的人討論。

希望可以一來解釋政策,二來吸納意見。而一些意見是中肯,是需要接受的,願意改變政策,從而減少爭議性事件的發生。

但我都必需要承認,這些爭議有時難以完全解決。當年的皇后碼頭也是一樣,難道我真的不建中環灣仔繞道嗎?

大家現在知道中環多堵車,這條中環灣仔繞道真是多災多難。第一就是被填海官司阻礙了幾年,拆卸皇后碼頭又延誤了一段時間,然後海底又找到一些古船古物。

所以現在這條這麼重要的通道真的是可能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建好。所以有些事,你不建灣仔繞道,不拆皇后碼頭就沒有爭議,但有更大的社會效應。

我不敢擔保就算用管治的新風格或者其他,可以完全避免再有一次爭議性的事件發生。但如果有,都是用那個態度,就是早點討論。

當年佔中時候一早已表示想討論,找了很多第三者,中間人去安排,去討論。

(如果你現在回想?會不會有甚麼可以做得更好?)

林︰我想可以在溝通方便再做得更好。事實上,當日我不只是見五個學生才出場。其實整個怎樣安排見,我都是親自參與。

這五位學生亦有代表到過當時的政務司官邸想討論,用甚麼方法會面,在甚麼基礎上討論,會面後會有甚麼行動,大家都討論好了。

我想如果再早點啟動可能會更好。但在清場的一方面,我覺得在相對的環境下,我覺得是相對不錯。

完全是沒有暴力,可以能夠解決到這件事,亦都尊重香港的司法制度,透過某些人認為真的太受影響申請臨時禁制令,而啟動了比較和平的方法解決。

端:作為政改負責人,為什麼不因未能成功推動政改而問責辭職?(Hannibal Atz@網民提問)

林︰如果每一個政策不能推動,我想有一半問責官員都走了。我們想修訂這條醫生註冊條例,解決我們公營醫療系統醫生不足或更快的投訴處理,我們都未能通過。

我們想做這個版權條例,保障文化創意的人,我們又做不到。我們是不是要每次都請那位司局長辭職呢?社會是理性的。

我覺得當一件事,負責的官員做的真的很差,社會會有反彈,會有足夠的聲音給這位官員,覺得是時候是否要問責。如果有這件事件發生,我會毫不猶疑去做。

但我感覺到社會給我的感覺,並沒有強烈要找一個人負責政改的失敗。

端:為什麼沒有再解決村屋僭建問題?是不是因為要同鄉紳打好關係?(Alex Leung@網民提問)

林︰我不同意沒有處理。首先在擔任發展局局長時,見到村屋的僭建日益嚴重。當時推出政策,已經即時起了良好的效應。

就是新建的丁屋守規矩。其實當時很多僭建不是後加的,是興建的時候偷雞(趁不為意)建大了,建高了,所以有即時的效應。

所以接下來要處理的,是已經存在了的僭建物。如何有序去清拆,減少不論是執法部門的工作量或者是受影響的業主或住客的困擾。而這個做法在市區的做法是一模一樣的。

大家說今天在丁屋有甚麼的優待,其實市區都是一樣的。政府花了十年時間處理,懸掛在樓宇外的僭建物。在我在任期間,又花了幾年時間處理上中下市區的僭建,即天台,平台和後巷。所以把這個做法放落丁屋是需要一段時間。

第一,因為這四年多,發展局不是政務司司長掌管的,但我又感覺不到沒有再跟進。就是仍然是按照政策,按緩急輕重處理。

端:你對六四民運有何看法?(Titus HK Fok@網民提問)

林:我講過,這是一個不幸的事件,但現在難以可以定性。

(你覺得難以定性是為什麼呢?)

林︰因為這要讓歷史去看這件事,來作出一個決定。

(但都過了差不多30年了,28年了。)

林︰很多這些事件,都要一段頗長的時間來得出一個結論。

(好的,不打緊。)

端︰你今天說過自己一筆過的長俸買不到灣仔300呎單位,可反映出樓價相當之高。有網民關心樓宇買賣,如今香港有沒有可能設樓市資產增值稅去壓抑樓市?(Kirua Chan@網民提問)

林:香港是奉行一個簡單的稅制以及低稅率,每一次要出新的稅種或是加稅,都要非常小心,不要因小失大。大的是要保持香港是一個自由經濟體、資本主義,所以我們要明白資產增值稅是想要打擊甚麼。如果有本地市民或外來的投資者要在香港投資,如果有資產增值稅,是為了打擊樓市、打擊投資,還是收入呢?

同樣地,在股票市場,又要一個增值稅?會不會需要一個各方各面的稅呢?我覺得要很小心。

但是,最正道的處理方法,一定是增加供應,以及今次我提出,在增加供應的同時,要提出一個新的「資助出售房屋」。換句話說,我都已經接受了即使在可見的將來,能增加土地的供應、增加房屋,都未必可以解決買不到樓的問題,所以必需要透過政府界入。

以前我們說,(月薪)去到五、六萬以上,應該自己能買到(樓),所以政府不打算幫你了。我今次提出,其實都是買不到的,或者很難,所以要出一種新的、名叫「港人首置」的「上車盤」。

(即是說,你都認同解決樓價高的問題都沒什麼希望了,唯有大家一起住資助房屋?) 林:資助房屋都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新加坡,住資助房屋的比例很高,但不等於居住的環境一定不好。

如今就是,我們的公屋是給最基層的,亦都可能是置業階梯的第一層。環境好了,子女出身了,他便可以買「綠置居」,他置業後,單位便可騰空出來。如果環境再好一點,或有些是從來沒有住過公屋的,那便買「居屋」,有「白表」。

如今我再提議的是,環境再好一點的,收入再好一點的,但都買不起私樓,就提供這種「上車盤」,給首置的人士去買。

端:你剛提到如果再處理多一次雨傘運動,覺得所有事情可以早一點談就好。網民想問,在西九興建故宮上,為何不早一點談?如果你很重視程序公義的話,你會否為了程序公義,重新諮詢一次?(Brian Leung@網民提問)

林:這個項目有其特殊性。

第一,它牽涉一個很大的政策改動,才可以在香港能夠長期展示屬於故宮的一級文物、國家級的文物。因為內地的文化部及文物局,都要調較它們如今一級文物出口的政策。 第二,香港要打造一個西九文化區,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亦都是大家支持。西九文化區的四十公頃發展,已經是經過長期的諮詢,已經有了一個計劃存在。而在這個計劃裏面,那些土地的運用,什麼是用來做文化設施、什麼是做商業的設施,亦都是有規有矩,全定了下來的。

我今次是沒有偏離過這些已核准的規矩,而香港市民歡迎故宮,亦是經歷了很多年的實踐。很多年、每年一次大型的故宮展到來,包括當年的《清明上河圖》,或者最近有關婚宴、婚嫁的清宮文物,都很受市民歡迎。所以我只是按着規矩,按着市民對故宮文化的熱愛,去為香港爭取,這東西是爭取的,我希望大家明白,這東西真的是爭取回來的。

我不是太明白,大家又說我很歡迎故宮。問題不是故宮文化博物館,問題是什麼呢?問題是你不跟程序去問我們。我都知道你們很喜歡故宮,那我作為高級官員,如果我連市民喜歡故宮,我去爭取故宮,這個判斷我也不願意做。

因為如果我要諮詢,我可能做不到的了,因為公開地說,人們會覺得你給我壓力,我想不給也不行,即是等如賽馬會,我想不捐那35億也不行了。已作蘊釀、社會討論,其實我在內部還沒開董事局(會)來批准這些捐款,或者批准這些文物政策的修改。

所以我覺得,希望市民明白,這是一個很獨特的項目。我做了幾十年,或許都是第一次做一個那麼獨特的項目,它的成功與否,都幾決定於每一個過程中,我們能否留一個空間,給負責讓這件項目做得成的機關,不是只是內地,還有其他機關,是可以自己在沒有壓力,即是沒有公眾討論之下來作出決定。

而這件事真的是一件大好事,所以連一件大好事,主事的官員都說最好問問市民,但一問又可能會沒有了。這種矛盾我覺得我有很深的感受,但如果社會對這個努力爭取回來的項目有很負面的意見,我恐怕不良的後果就是,以後的官員,包括很高級的官員,都不願意為香港的好的發展去爭取任何東西。

(但如今社會,尤其是年輕的一群,他們經常說的是public engagement,就是公眾可不可以去參與,而不是政府官員告訴我,什麼是對你好,什麼是對社會好,你是否認同public engagement是重要的?)

林:我不單止是認同,在英文上,我是一個practitioner(從業者)。我在很多工作崗位上,都是很倡導公眾參與的,譬如在維港的問題,當年維港官司是我負責的,在完成官司之後,特區政府公布,既然市民表達了對維多利亞港的熱愛,政府決定不再填海。 不再填海之後,就要開始共建維港兩岸給市民享用,我們就成立了「共建維港委員會」,也就是今天的海濱事務委員會,都是我成立的。那個委員會亦都是用公眾參與的方式,和市民談每一個維港應該怎麼建設。

到了檢討市區重建策略,我們也花了一年半時間去做公眾參與。我真的希望市民明白,公眾參與是重要,也應該落實,但有時候有些很特別,甚至是百年一遇的項目,我不能夠每件事都全問了才做,但我真的在這個過程中,沒有違反過任何既定的規矩或程序。

端:葉劉淑儀提到,梁振英同場出席一個婚宴表示,下屆政府將會是「梁振英2.0」,後來還會有「梁振英3.0」、「梁振英4.0」。你如何回應「2.0」之說?(Mei Chung@網民提問)

林:我想他是說笑吧。

(那你認為,下屆政府應該延續梁振英的施政或方針嗎?)

林:我還是那句吧,現屆政府做得相對好的、市民歡迎的政策,下屆政府應該繼續推行,具體來說就是房屋、土地、扶貧、安老、助弱、環保、地方行政等等。但延續一些良好政策,以回應市民訴求,不等如延續一個人的風格或路線。

我常常說,施政是一件事,管治也是另外一件事,管治是好講求你個人的的領導能力、個人魅力、個人風格、待人處事,怎樣向市民解釋一件事怎樣做。在這一方面,尤其是我提出的管治新風格,我跟梁特首有好大的分別。

端:在這場選舉中,大部份市民都無法參與,香港人對政治感無力,有什麼可以寄語香港人?

我覺得不要對香港失去信心,畢竟我們仍然有好多的優勢。我覺得我們還是要抓緊機會發展我們的優勢,當然追求民主是大部份人願望。但我們需要先令社會團結和諧,做好經濟,改善民生,才有共同的基礎探討民主。亦向中央展示信心,我們七百萬人會在一國兩制下做好香港,我們亦希望透過一個理性的民主進步,我們香港人會更好落實一國兩制。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