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編讀手記特朗普來了

六個親歷華人眼中的Women\"s March

戴上粉紅Pussy Hat,在特朗普上任的第一刻「鬧事」,是種什麼體驗?

特約撰稿人 歐寧 張翃 劉冉 唐家婕 王姍姍 典典 發自紐約、華盛頓

刊登於 2017-01-24

#編讀手記#特朗普來了#特朗普#美國

編者按: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翌日,美國以及全球各大城市爆發女性大遊行,參與者高達數百萬,規模史無前例。端傳媒邀請六位親歷華盛頓遊行的華人,請他們用文字和圖片紀錄現場的體驗,他們為什麼參加遊行?他們以什麼心態站在隊伍中?作為華人,面對特朗普時代的到來,他們有什麼感想?

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有示威人群,世界各地亦有不少地方發起遊行抗議新總統特朗普。
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有示威人群,世界各地亦有不少地方發起遊行抗議新總統特朗普。

也許需要一場大動盪,這個世界才會獲得新生

歐寧,策展人,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規劃與歷史保護學院短期助理教授

我是2016年8月到美國,親歷了特朗普當選帶給美國精英階層的挫敗感,以及它揭示出來的這個國家因地區發展失衡而造成的族群撕裂,它與較早時候的英國脱歐一起,演示了全球化時代積聚的民意顛覆。一個大動盪的時刻似乎迫在眼前,它不只是一兩個國家的現象,而是遍地烽煙。現實如此嚴峻,2016年甚至出版了不少新書,追念十九世紀發生在美國本土的激進烏托邦實踐,試圖從那個開放多元的時代探尋今日的解藥。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絕望的時代,也許需要一場大動盪,這個世界才會獲得新生,才會建立新秩序。Women‘s March雖然是一次以婦女權利為主要訴求點而組織的遊行,但它在特郎普就職典禮的次日舉行,無疑為人們提供一次直面危機的機會。儘管作為一場有可能更持久的社會運動的先聲,它在風格上有很多抓人眼球的創新,例如大量使用Pussy, Grapping, Tiny Hands, Underpants等這樣的字眼,粉紅色Pussy Hats也夠撩人,但我更感興趣的是它對未來的探討和回應。「代表性政治」是全球政治的主流,它今天出現的危機其實是在以一種激烈的方式來呼喚新的替代方案。人們將會發明何種政治來迎接未來的挑戰?問題不會馬上有答案,但如果能在現場見證,那也是活在這個時代的珍貴體驗罷。

紐約的現代美術館(MoMA)旁邊的人行道上有秩序地擺着很多遊行標語牌,這是遊行的人們留下的,就像一個自發的街頭展覽。這些牌子多是個人的自我表達。
紐約的現代美術館(MoMA)旁邊的人行道上有秩序地擺着很多遊行標語牌,這是遊行的人們留下的,就像一個自發的街頭展覽。這些牌子多是個人的自我表達。

是愛,不是恨,使美國偉大

張翃,在讀PhD學生,前記者

我參與這場遊行的目的,說到底有點「唯心」。只是想用我的行走,為這個撕裂的社會增加一點温暖。只是想表達,不管特朗普的支持者選他是出於怎樣值得自由派反省的政策失誤,那種泄憤式的情緒不應該代表美國。這次遊行中我最喜歡的標語是:「是愛,不是恨,使美國偉大。」希望會有許多人將這句標語謹記於心。我是相信這種人與人相聚而形成的能量,能夠從細微處去影響人的言行和選擇。

一早出門時我還有些緊張,昨日就職典禮後華盛頓發生了一起打砸搶,今日幾十萬人湧入華盛頓,叫人擔心會否有組織漏洞而讓搗亂分子有可乘之機。但走到地鐵站,看到通常乘客寥寥的地鐵站pussy帽攢動,看到祖母、媽媽和女兒三代從別州連夜駕車趕來,看到媽媽鼓勵等了幾班地鐵都擠不上車而有些着急的小男孩:「別擔心,我們肯定能到那兒的。」我彷彿也得了安慰。

這位遊行者把粉色棉被套在身上,把自己裝扮成一個巨大的陰部。
這位遊行者把粉色棉被套在身上,把自己裝扮成一個巨大的陰部。

政治行動可以是每個普通人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典典,曾任《酷拉時報》主編,美國亞特蘭大學習性別研究博士在讀

為什麼參加遊行,是因為我相信政治行動可以是每個普通人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來參加就是進入一個政治行動的空間。因著自身和朋友有關性向/性別/移民/族裔等等的經歷,我會帶著一些想說的話來,但我更想聽到其他人會說什麼,從而更好地了解我置身的世界、我身邊的人,和我自己要走的路,即使這路徑或會不斷地修正。

大雷雨剛過,遊行集合點亞特蘭大市民中心前已人山人海,大家舉着各自自制的標語牌齊聲歌唱。還有女性與男性對喊:「My body, my choice!」「Your body, your choice!」
大雷雨剛過,遊行集合點亞特蘭大市民中心前已人山人海,大家舉着各自自制的標語牌齊聲歌唱。還有女性與男性對喊:「My body, my choice!」「Your body, your choice!」

得知特朗普當選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一定會發生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劉冉,山東人,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

在得知特朗普當選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一定會發生大規模的抗議活動,也確定自己一定會參與其中。雖然我並非美國公民,但特朗普當選本身已經對全世界範圍內的女性、移民、少數族裔、LGBTQ群體等從未真正獲得平等的弱勢群體造成了更加嚴重的威脅,而每一個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特朗普的當選證明了爭取平等的道路漫長而充滿險阻:哪怕在這個世界上最進步的國家之一,仍然有大批人支持特朗普,而弱勢群體以及為他們吶喊和爭取權益的人們仍然在承受污名。面對這一赤裸裸的現實,我們更加無法保持沉默。遊行的目的一方面是讓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看到另一半世界的憤怒,另一方面也是讓恐懼與困惑中的人們互相取暖和鼓勵,從而獲得下一步行動的勇氣和希望。

舉着彩虹氣球的小孩;這些從小接受平權意識教育的小孩也讓我們多了一點希望。
舉着彩虹氣球的小孩;這些從小接受平權意識教育的小孩也讓我們多了一點希望。

這樣的敵對關係會成為未來四年的新常態嗎

王姍姍,江蘇人,美國西北大學新聞系在讀學生

對於剛剛開啟的特朗普時代,我更加關注的是新政府和新聞媒體的關係。特朗普與媒體惡戰已久,以推特為主要武器,對主流媒體進行猛烈抨擊,有時還會點名到記者、編輯個人。勝選之後第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特朗普拒絕讓CNN提問。在這場遊行的同一天,新白宮發言人首秀,大加指責媒體不誠實報導,是媒體讓團結國家變得更加困難,今後媒體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禁想,這樣的敵對關係會成為未來四年的新常態嗎?新聞機構又將如何應對?而另一方面,回想大選期間的報導,新聞人又需要如何反思自己的職責?讀新聞學院時,總是一遍遍地被教授們強調,新聞報導做不到絕對客觀,但是我們可以做到公平。可就是這樣一句老生常談,依然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提醒自己。

坐着輪椅來參加遊行的老太太,一直對着我笑,她的標語上寫着「公民權、LGBT權、醫保、環境,Still Issue!!」
坐着輪椅來參加遊行的老太太,一直對着我笑,她的標語上寫着「公民權、LGBT權、醫保、環境,Still Issue!!」

我相信這個社會在告訴她們一個訊息,「女生是能夠做大事的」

唐家婕,台中人,現在華盛頓DC做記者

在美國參加報導過很多次不同的遊行,但今天是最深刻地打動我的。很可能是我看到那麼多小女孩舉著Fight like a girl 的標語,戴著粉紅色的帽子。她們可能不知道這天意味著什麼,但我相信這個社會在告訴她們一個訊息是「女生是能夠做大事的」,而一個社會的進步,是能讓不同種族、性別的人,得到公平的對待。我很高興看到美國社會還深深珍惜著這一點。

特朗普時代的來臨讓我身為一個媒體工作者有很多反思,我的角色應該是什麼?我的報導會怎麼樣影響受眾的思考?我有機會在新聞現場時,應該發揮什麼作用?

今天在現場,當看到有人舉著「保護新聞自由(protect the free press)」的標語時,我內心是很激動的,這是在跑了特朗普場合這麼長日子以來,我終於感受到的、來自群眾的善意。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