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香港特首梁振英於立法會內發布五年任期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這是梁振英最後一次向公眾交代自己的「成績表」。
「五年前,我提出了全面而具體的競選政綱…… 今天,我競選綱領的承諾基本上已經全部落實…… 」施政報告發布尾聲,梁振英這樣表示。
究竟實情是否如此?2011年12月,梁振英於競選特首期間提出政綱,主打發展經濟、扶貧安老等,其房屋、扶貧和社會福利等政綱尤為矚目。端傳媒仔細研究其2012年競選政綱,對比今天現實,發現多項承諾事實上並未兌現,梁振英「走數」嚴重。
「如果10分滿分,我給6分。」對於梁振英政府五年任期內的表現,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扶貧委員會委員何喜華這樣評分。梁振英競選期間,何喜華曾公開支持梁振英,然而五年過去,他認為現界政府僅僅剛剛合格。
「很多良好的政策願望,原來要花這麼多力氣去推動,這是我沒有預期的,扶貧、養老、強積金對沖等,都需要不同界別支持,」何喜華對端傳媒表示,「就比如房屋問題,其實不是土地問題,而是政府不足夠政治能量,去推動社會朝一個方向走。」
發展經濟,增加市民向上流動機會?
「只有經濟發展,百業興旺,才能創造優質就業,改善整體就業結構,增加市民向上流動的機會。」競選期間,梁振英於政綱中這樣分享其經濟理念。
的確,梁振英在任的這五年,失業率不算高,一直徘徊於3.3%到3.4%,不少他的支持者視這為他經濟政策的一大政績。不過,當我們仔細看,自2011年開始,香港其實已大致走出金融海嘯的陰霾,失業率回落到3.3%。因此梁振英政府的低失業率,只可算是維持固有水平,難說突破。
香港經濟發展恢復平穩,人均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284720,上升至2015年的$328117,但經濟的成果並未公平惠及香港社會不同階層。相較新加坡,香港人均生產總值少八萬多港元。過往三年,即使社福政策介入後,香港貧窮人口依然沒有任何減少,長期維持在97萬高位,年輕人缺乏上流機會。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表示,過往五年,前線社工目睹儘管經濟增長,基層勞工收入並無改善。「政府有盲點,導致香港經濟集中在某些行業,有大量資金和知識的人會獲得最大利潤,很多市民並不能分享社會財富,沒有向上流動的機會,我們今天已經不能單純靠財富下滲理論。」何喜華說。
「標準工時」、「全民退保」、「取消強積金對沖」紛紛流產
上任五年,梁振英政府在勞工問題上並無寸進,市民期待多時的「標準工時」法例仍未設立,許多打工仔十分關注的「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也至今未見蹤影。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表示,2017年施政報告雖然提及「標準工時」和「取消強積金對沖」,但他認為「今屆政府肯定不會落實」。「以『取消強積金對沖』為例,政府說今年6月才敲定方向,那肯定不能完成。」張超雄對端傳媒說。
為了扶助貧窮人士,梁振英政府則嘗試推行了多項新政策,包括在職低收入家庭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等。何喜華認為,今屆政府重設扶貧委員會、設立貧窮線,推行多項津貼,在扶貧工作上確實「頗大力度」,不過他認為,政府多年來「只是扶貧,沒有脫貧」,貧窮人士缺乏新的就業機會,向上流動。
何喜華又指出,今屆政府在社會福利上著墨很少。「長者護老院平均輪候時間一直是36個月,很多長者在輪候安老院的途中去世,殘疾人士院舍輪候時間更誇張,要十年。」他表示:「最大問題是香港社會福利缺乏長遠規劃,在財政開支受限的基礎上,只能原地踏步,龜速前進。」
另外,香港社會討論多時的全民退休保障也在啟動諮詢兩年之後最終流產。
「老人家退休後得到保障,是一種權利,而不僅僅是一種福利,政府根本不明白這道理。其實全民退保民間已經爭取了20年,這屆政府諮詢後決定不做,下屆政府也有藉口不會再做,全民退保在香港實施的機會更渺茫了。」張超雄說。
公屋欠數,輪候時間增至4.5年,20萬人住劏房
增加土地供應、改善香港房屋問題是梁振英競選時的主力政策,他於競選政綱中曾承諾未來五年建成公屋單位7.5萬,並維持家庭及35歲以上「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三年的目標。
不過五年過去,截至任期行將結束,梁振英僅建成6.89萬公屋單位,仍欠市民6100個單位,而由於公屋申請者激增,目前普通家庭的公屋輪候時間為4.5年。若計算「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在內,輪候時間必定更長。
而由於公屋數量遠遠供不應求,香港面積狹小的劏房數量急速上升,2015年至少有88800個劏房單位,20萬香港人居於劏房。
對於日益嚴峻的房屋問題,何喜華表示,今屆政府在房屋議題上力度非常大,但「心有餘而力不足」,開拓土地時阻力也很龐大。另外,他亦表示對政府放棄提出中短期房屋措施,感到「比較失望」:「現在住在劏房、籠屋的人很多都是單身人士,如果興建單身人士宿舍,會很能幫助他們。」
今日施政報告上,梁振英再次承諾,未來10年香港建屋46萬,其中包括公營房屋20萬,但卻同時不斷表示,目前香港用於房屋發展的土地供應不足,令外界普遍擔憂這一承諾能否兌現。
醫療成績顯著,自願醫保會夭折嗎?
「我們真的點算過梁振英在醫療的競選承諾,無可否認,大部分都兌現了。」這是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的評價。
比如梁振英一上場,就兌現了承諾推動「零雙非孕婦」的政策,2013年私家醫院及公營醫院都停止接受雙非孕婦,而2017年政府亦撥款20醫支援公營醫院。「前兩年(對公營醫院)的撥款少了,但今年多了,都算彌補上。」彭鴻昌說。
不過,他亦指出,今屆政府在醫療上的最大問題是沒有發展基層醫療,例如社區復康、護理等,政府沒有增撥資源和改革。「如果基層醫療做好了,整體醫療負擔才會減輕。」彭鴻昌補充說,自願醫保亦是梁振英政綱的重要一環,目前仍未通過,「雖然(高永文)局長仍未放棄,但這些涉及公帑開支,在目前政治氛圍下比較難通過。」
承諾為學童減壓,五年後學生自殺數字急升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對端傳媒表示,2017年《施政報告》在教育範疇上「令人失望」。
他說,這份《施政報告》最致命的缺點是優次不分,縱然提出了若干項新措施,卻沒有回應教育界和社會人士最關注的訴求,例如香港近年顯著的學童自殺問題。
梁振英競選時承諾,著力「關注和舒緩小六學生的考試壓力」、「減輕學生負荷」,不過五年之後,香港中小學和大專院校的學生自殺數字急升76.8%。
葉建源指,社會各界非常關心學童自殺問題,對政府成立的檢討委員會期望甚殷,可惜這份《施政報告》幾乎完全沒有提出任何積極的新措施。此外,報告對公眾高度關注的「取消小三TSA」更是隻字不提。
不過,他認為這份報告亦有可取之處,比如把有特殊需要的幼稚園學童提供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由短期試驗計劃改為恆常計劃;又把在自資院校推行的「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恆常化並擴大資助學額,並為自資專上院校提供新一輪配對補助金。他認為這都對提高中學生升學機會、提升指定課程質素、協助自資院校克服財政危機有一定幫助。
要讀懂 梁大話 的語言偽術,很容易,在他的話前加個 -負號或「精神病人說」。
所以他的話當聽笑話就算,不要太認真!
這要是在大陸 早被封禁了 還能讓這麼多人來在文章下議論??
題圖裡面的日期寫錯了吧… 不是 2016/01/18 而是 2017/01/18.
非常感謝讀者指正,已更正。
@cbs1406,宋老师之言应该是善意建言,围攻之说从何说起。
阁下作为行内人,30年中应该经历颇多风雨,当年入行时的情怀抱负是否依旧,能否可以用“香港从未有过”而抛之脑后。
虽然端的文章未必个个持平,但大致还是做到平衡报导。但如果读者对文字有意见有期许,而不能评说,那么大家最终就会变成自说自话。你期待听到的是自己的回声吗?
作為一個在香港傳媒工作了三十年,既不支持萍果,更鄙視大公文匯的讀者,對端背景起先也有保留,觀察了一段時間,看到端做得算很不錯。最近見到有人對端發起頗有聲勢的圍攻,熟悉香港政治生態的人會明白。
另,路過回宋老師一句,閣下要求的傳媒在香港怕未出現過,在英美歐洲怕亦只曇花一現過,櫥窗一下。閣下或是個嚴格人,香港和大陸很多人的咀臉令你難受千百倍的怕不少,辛苦了。
@沈志清
謝謝點評。沒錯,數據擺在那裡,採訪人原話也有提到,但這不是我說的主要問題。主要問題在於作者主題先行,從提問方式、圖片關鍵詞標識到解讀內容的措辭,都出現不合理的偏頗,將顯在的新聞監督角色與隱在的反梁政治立場混雜在一起。
以公屋數量差了六千為例,若說「落實」,的確有誇大之嫌。那是梁自己的用語,媒體不應因為他誇大,實際未達標,就無視甚至抹殺他和政府團隊的努力,在各種阻力下做到了6.89萬,與目標百分比是91.86%。即便未達標,這種結果豈是一個碌碌無為、懶散懈怠的政府能做到的?至少應視為一項有積極意義的成就。反觀端媒報導怎麼說呢,「不過五年過去,截至任期行將結束,梁振英僅建成6.89萬公屋單位,仍欠市民6100個單位。」字裏行間的無感和拒斥,剛好和下面引用何喜華理解政府逆境而為的話意思相違,以致自相矛盾。
我希望對有爭議性的人事物,媒體可以守住中立立場,做出客觀和balanced的報導,而不是像此篇這樣,假借「事實」之名以達到隱藏的目的。這種「隱藏」比之與梁的「隱藏」,一樣令人不齒。
順便說一點,中午又聽到一位朋友提及,端媒立場很「黃」。或許不應一概而論,但由此文可見,信然!
不管梁振英最后做的结果怎么样,私以为端应该把做到了和没做到的用同样醒目的颜色标出来,亦更显得客观中立。
既然「連文中採訪對象也承認梁政府做了一些實事」,為何還說端傳媒沒有「報導」?上面的圖,有哪張不是有寫清楚他做到了什麼,做不了什麼?感覺宋老師對端記者的評論,並不客觀。
梁sir說佢”兌現了所有承諾”,被指責當然是自然的啦 。
“我係著名大話精”
@陳文安
請注意,我回應裡也說了梁自身有很多問題。作為一個老師,我不至於連他自誇不自誇都分不清楚,但我會教導自己的學生,待人應該是其是非其非,而不能為是而掩非,或為非而掩是。
自誇不自誇,是梁自己的選擇,如果某些有預設立場的人和媒體自動向他反向看齊,那就是把自己也擺在很low的水準。對自誇部份,自然要揭露、批評和反思,端媒做的這一點,不等於括我在內的很多人沒這樣做。但一味攻擊某人的問題,難道一個以中間路線自我標榜的媒體只會做這些嗎?梁做了哪些有益公眾的好事,也應該給予相應的空間如實報導,不應為非而掩是。這當然不是為歌功頌德,而是讓公眾知道梁功過兼有,其特首形象的某些正面意義,同樣可以公之於眾,以影響、鼓舞市民及後繼者。
實際上,連文中採訪對象也承認梁政府做了一些實事,社會上是否也有不少民眾對梁的部份工作有肯定呢?這方面聲音的事實存在,為什麼偏偏不見諸於端媒報導的「事實」書寫呢?
文如其人,我說的mean, biased, unfair等,語氣重了些,目的是要提醒某些記者,不要自命清高,卻自覺不自覺地落入了一個很low的惡性循環。
@宋老師 不是傳媒要清算他,而是他自己親口自誇競選政綱承諾基本實現,做傳媒的責任就是要做FACT CHECK。他大可以不自誇,大可以平實說出什麼做到了什麼做不到,不能說有些事不是他能力範圍可以控制,就可以容許他講大話。自稱老師,也希望你能懂得這些基本道德價值。
全球經濟不景氣,社會流動性降低,都是人類社會目前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端最近也轉載了關於全球富豪擴大優勢,貧富差距擴大的報導,情況很難轉變。受到大環境的惡化影響,學生壓力增加也是全球普遍的,亞洲社會的韓國和印度一向夠狠,日本也是從寬鬆教育轉變成日益激烈的應試教育,香港很難獨善其身,學生自殺的壓力來源不難理解、有跡可尋。
以研究過自殺問題的塗爾幹為創立者之一的社會學來分析,無奈轉變中的社會存在很多方面的強大慣性,短期內求變不易,在政治制度設計上,梁的政府本來就有很多無能為力的地方,即便是有強大的政治能量也可能會徒勞無功。那麼是否要全部歸咎於他就有待商榷。不過話又說回來,政府如果有過大的政治能量,制衡相對更困難,也不一定是好事。雖然不是太好,但可能已經防止了太壞。
梁固然有夸大和粉饰自己的政绩,但列出未完成之目标,最好有对为何不能完成加以说明。如宋老师所言,很多事情做不成的最终原因未必能全归罪于梁的身上。
小标题“公屋欠數,輪候時間增至4.5萬,20萬人住劏房”,此处应为4.5年
謝謝讀者指正,已更正。
梁振英說:「我競選政綱上的承諾,基本實現」。這五張圖說:「梁振英政府承諾的各個項目,有實現的,請看黃色部份;未實現的,請看紅色部分」。
這個報導的意義在於,我們要知道,「基本實現」這四個字籠統含糊的概括下,更重要的一層意思是有些政策是沒實現、是流產的,有些問題是沒解決的。這些地方或許也是更加值得下屆政府or我們,去關心去討論去試圖解決的。說實話,不需要在一個政客卸下職位的時候去誇讚他有多好,做了多少好事,這些propaganda自有他的宣傳團隊去做。媒體,確實要多關注那些還存有問題、被忽視、被遺忘的社會難題,抓住那些「基本實現」下隱藏的問題。
雖已預見端媒對此類報道的立場,看了此文也不免再次搖頭嘆息。梁固然有很多問題,但將所有問題都歸咎在他身上,有失公允。可惜此文從頭至尾,但見香港組記者為洩憤而羅織出一長串討梁「罪狀」,連梁在各種逆境阻力下艱難取得的某些成就,以及受惠市民的正面評價,都被毫不猶豫地無視和抹殺。如果想了解某些港人的心性如何mean, biased, narrow-minded, unfair, unsympathetic,可在此文中一覽無餘!好好反省吧,但願香港的將來,不會落在這種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