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嬰之國?專訪武志紅:大多數中國人還在找媽媽

父母選媳、媽寶男、老人碰瓷、留守兒童自殺…這些中國式社會怪現象,皆因我們大多是活在成人體內的嬰兒?
大陸

例如,近期在中國熱播的電視真人秀《中國式相親》,年輕的單身男子帶着父母上電視尋找結婚對象,男方父母坐在台前,對女嘉賓的年齡、學歷、婚戀經歷品頭論足,年輕男士自己則句句聲稱要尋找一個「能照顧我」的合適伴侶。「這是嬰兒最基本的一個反應——找媽媽。在他們眼裏,對方只是一個客體,這也是嬰兒的特徵,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萬事萬物都是為自己服務的,」武志紅這樣評價,而父母也是巨嬰,認為自己是全能的,不相信孩子的感受,試圖掌控孩子的人生。

再例如,老人在馬路上倒地暈厥,有人路過並好心攙扶,送至醫院卻被老人反指為肇事者。人們習慣將這解釋為老人想要訛詐、人品敗壞。「如果將老人視為巨嬰,」武志紅說,「巨嬰是沒辦法面對失控的,失控會引起巨大的無助感,他們需要將失控這件事從自己身上切割出去。」既然不能為自己的失控負責,那麼就一定要找到一個人去怪罪。

還有「大家庭」、集體主義、拒絕AA制、以己度人……武志紅認為,這種種社會現象,就是病態共生的體現。

《巨嬰國》中的插圖出自畫家岳敏君。畫中人緊閉雙眼,彷彿關閉了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卻又開口大笑,自戀而無睹一切地認為自己處於世界中心。武志紅說,這是自己做心理諮詢師時常接觸到的人,「像被抽掉了脊梁骨的人」,「抽巴的人生,凝縮在抽巴的身體裏,伴隨着一臉假笑。」

岳敏君插畫「無題」。
岳敏君插畫「無題」。

他這樣解釋這種人生狀態的來源:「(中國人)對權力、名聲、成就與物質等的需求可以漲到很高的地步,但它們常常是一種防禦,是兩種在嬰兒時期沒被滿足的最原始的簡單願望轉化出來的。一個願望是:抱抱我;一個願望是:看着我。」

但解釋一個社會的精神狀態,真的這麼簡單嗎?隨着「巨嬰」一詞的走紅,質疑聲音也越來越多。

香港大學精神醫學博士姚乃琳公開提出質疑,認為集體主義來自於「延續幾千年的固定居住農耕背景」,不能硬被扯到「巨嬰」上面;而針對武志紅所述「人際邊界不清是『巨嬰』的表現」,姚乃琳稱,「在美國文化中和人際邊界清晰『共生』的自我中心,拒絕犧牲自身利益的價值觀,要是放在亞洲人眼中,又何嘗不是一種『幼稚』?」

而武志紅則認為,「巨嬰」這個概念,不僅是他對自己多年來對孝順、集體主義等中國式社會倫理思考的一個總結,更可以「強有力地解釋很多中國經典的社會文化現象」。

在中國,你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成熟的個體?用存在主義的說法是,我選擇,我自由,我存在。必須作為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人,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但在我們的國家裏,大家都被要求「聽話」。

武志紅生於1974年,上世紀90年代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系,曾出版暢銷書《為何家會傷人》和《感謝自己的不完美》等。

他說自己在河北落後的農村裏出生長大,「家族很變態」。因為爺爺奶奶的欺壓,他的母親患有嚴重的抑鬱症,每一次家庭矛盾爆發都氣得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父親在30歲時,也因與父輩的衝突而氣得滿口牙齒掉光,真真是「打落牙齒和血吞」。

武志紅在書中寫道,極端的父母要子女徹底順從他們的心意,父母在這種病態的共生關係中成就了自我核心感,所以「我父母是絕對錯,爺奶是絕對正確。而村領導竟然還通過大喇叭向全村人廣播,我父母是不孝的壞典型。」

經過數年的心理諮詢工作後,武志紅認為自己從「對孝順的那種剋制不住的憤怒」,到「對國人的集體潛意識理解得越來越深」,而轉向一種客觀的分析。此外,隨着接觸的案例越來越多,他還解釋了很多「中國式」的概念,譬如中國式的婆媳關係、中國式好人、中國式自殺,還有中國「媽寶男」(註:對母親極度依賴、順從,以母親為中心的男性)。

這些概念最終被武志紅總結成了一個詞彙:巨嬰。而圍繞「巨嬰論」爭議的焦點在於:當下中國的社會圖景和人情世故,究竟能否簡單歸結於中國人的心理不成熟?巨嬰理論引發廣泛討論之後,我們是否應該從更廣泛的社會與歷史中,繼續去尋找答案?

岳敏君插畫「諾亞方舟」。
岳敏君插畫「諾亞方舟」。

端傳媒專訪武志紅,以下是訪談摘要:

端:「巨嬰」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你覺得中國的問題來源於龐大群體的「巨嬰」?

武志紅:我作為心理學者,關注的是中國家庭現象。巨嬰產生的一個原因,是中國人的童年沒有得到滿足。

嬰兒出生後六個月之內,是非常需要媽媽的,媽媽要以嬰兒為中心,和嬰兒構建關係,這樣嬰兒才能走出全能自戀。但中國的家庭照顧是很有問題的。儘管人們總是誇讚自己說太溺愛孩子了,但以業內觀察,我們國家的養育者面對嬰兒時,常是各種忽略加懲罰報復,能與嬰兒建立起良好關係的養育者並不多。我們的產假只給媽媽一個身體恢復的時間,中國的老人又習慣將孩子從媽媽身邊搶走,社會與家庭一起製造了母親與嬰兒的分離。在嬰兒期,我們得到的母愛質量普遍不怎麼樣,這導致我們內心裏都有一個匱乏的嬰兒,渴望再有一次機會,找到好的母愛,以治療生命最早期的傷痛。

巨嬰的重要特點是全能自戀和共生,全能自戀就是大家要聽我的話,共生就是我不能獨活,我要和你活在一起——這就是中國的媽媽。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在中國,你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成熟的個體?用存在主義的說法是,我選擇,我自由,我存在。必須作為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人,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但在我們的國家裏,大家都被要求「聽話」。在家要聽父母的話,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在社會上聽領導的話、聽政府的話。從古至今,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我們是按照別人的意志來活的,我們的生命力沒有得到錘鍊,這就意味着人不可能成熟。

端:「巨嬰」是無意識中形成的,還是有意識的?

武志紅:當然是無意識的。被照顧並不是巨嬰最主要的特點,巨嬰最重要的特徵是沒有機會去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端:那麼會隨着時間的發展,有代際、年齡、性別之間的差異嗎?

武志紅:整體來說,中國的老年人、中年人和孩子,他們的成熟度都非常弱。我們經常看到在公交車上,老人因為年輕人不主動讓座而打罵的,好像老了,就可以為所欲為了,獲得了一種很深的資格,他的全能自戀就可以得到滿足了。

同時,在我的觀察中,中國女性的成熟度會更低一些。在過去採訪中,我提到過,中國的成年女性處在一種外顯的嬰兒狀態,她們覺得丈夫有責任和義務承擔她們的情緒。巨嬰的重要特點是全能自戀和共生,全能自戀就是大家要聽我的話,共生就是我不能獨活,我要和你活在一起——這就是中國的媽媽。

岳敏君插畫「我是龍」。
岳敏君插畫「我是龍」。

中國社會主體好像是男人,但家庭中女性的情緒佔據了主導地位,我接觸的案例,有七成以上的中國家庭都是母親說了算。有讀者看了我的書,就不自覺地說了一句話,我要買這本書送給我媽。

我覺得我們一直在美化媽媽,整天說媽媽好、媽媽最愛我、母愛是偉大的,其實我們把母愛嚴重理想化了。在我看來,中國媽媽的撫養質量遠遠不如歐美國家的,現實中中國媽媽情緒化,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圍着自己的情緒轉。

端:這不就是一種缺愛的心理嗎?

武志紅:可以這樣講。正因為現實中媽媽滿足不了我們,我們就一直在尋找理想中的媽媽。

端:但如果將一切問題歸結於人們的童年階段愛的缺失、父母養育的缺席,是否合理呢?一個人的成長也離不開社會歷史環境的影響。

武志紅:我不是說全怪父母。但整個社會文化都是這樣來的,中國的父母也生活在其中,他們也是接受了這樣的意識、這樣的思維。你當然不能全怪父母,但我們整個文化都是這樣的。

拿歐洲做對比,文藝復興之前是黑暗的中世紀,人們不能按照自己的規則來生活,而是按照神的規則,是牧師指導你怎麼生活。神學家約瑟夫·坎貝爾(Joseph Campbell)說,當我們不能發出自己的聲音,而是按照外部的規則來生活,就導致了荒原。如果你一個人是這樣,就導致了你一個人的荒原,如果整個社會是這樣,整個社會是處於荒原之中。

他們把「照顧」放在婚姻中很重要的位置,而不是說這個人發展得非常完善,讓我心生愛慕。

儘管中國有五千年文明,我們卻一直活在荒原之中,按照孝道等規則來生活。歐洲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性自身就是答案」。最初少數人開始這樣創造和生活,最後成為一種社會風潮,人們活出感覺,成為歐洲文化基因式的東西。

端:你在現實中看到可以印證巨嬰理論的例子嗎?

武志紅:我可以比較自戀的說,在我目力所及範圍之內,社會上的經典社會新聞大多數都可以用巨嬰論去解釋,它至少比利益論要靠譜。

例如現在最火的電視節目《中國式相親》,太經典了。節目裏父母幫兒子選媳婦,第一關注的是這個女孩能不能生養,第二關注的就是這個女孩會不會照顧好自己的兒子。他們把「照顧」放在婚姻中很重要的位置,而不是說這個人發展得非常完善,讓我心生愛慕。

岳敏君插畫「垃圾山」。
岳敏君插畫「垃圾山」。

端:「巨嬰」這個概念最初是怎麼來的?

武志紅:國內精神分析學界基本上有一個共識,中國社會集體上還處在口欲期,即一歲前。中國人心理發展水平處於嬰兒期,這個不是我的獨創。(註:口欲期約發生在嬰兒出生後0到12個月,在此期間,嬰兒專注於嘴裏的事物,例如以吸取母乳來得到口唇的快感,這也是嬰兒與母親之間最早發生的關係之一

直到2012年12月14號,我看了一部馮小剛執導的電影《1942》,看到電影最後的時候,軍需官去妓院,老鴇給他安排了17歲的姑娘。肥頭大耳地躺在炕上,要求這個女孩像老媽子一樣伺候他,洗腳、擦身、按摩,最後再發生性關係。當時我看着一幕非常噁心,很刺眼,當時我想「這不就是一個巨嬰嘛」,一邊吃奶,一邊做性事。

這之後,我感覺一下自己過去很多關於中國國民性的各種思考都串起來了。

拿我自己舉例,我今年42歲,作為心理醫生,我一直在探索自己、認識自己,在我40歲的時候才剛剛成為一個不是巨嬰的人。

端:「巨嬰」應該怎樣成長?

武志紅:要把自己的活力活出來。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做一個活生生、充滿活力的人,做真實的自己,同時學會和另外一個真實的他人構建愛與連結。過去,我以為這是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但現在我覺得這個答案太理想化了。

有一個非常簡單的答案,如果你意識到你想成為一個成熟的個體,就必須伸展自己的聲音,按照你自己的感覺來做選擇。說白了,就是成為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才能走向成熟。

沒有再比這個更簡單的原則了。如果這個都做不到,只好做一個巨嬰。

岳敏君插畫「拳頭」。
岳敏君插畫「拳頭」。

但這確實是不容易。拿我自己舉例,我今年42歲,作為心理醫生,我一直在探索自己、認識自己,在我40歲的時候才剛剛成為一個不是巨嬰的人。

今年(指2016年)我做了一個印象深刻的夢。在夢裏我到了天堂,發現天堂原來是地獄,我被砍頭了,接下來成了幽魂。我駕駛着一艘獨木舟行駛在黑灰色的河上,起飛非常壓抑,無數幽魂想要撲到我身上,我拿着劍砍來砍去,在這個砍殺的過程中,我從一個鬼重新變成了人。

那把劍,是我的自我攻擊性。過去我是個爛好人,別人向我提要求我很難拒絕。夢裏的劍就是我潛意識裏的攻擊性,我在學習各種各樣的拒絕、堅定、果敢,重新成為真實的自己。

任何事情,都問問自己的感覺是什麼。只有你的心知道你要去哪,你的腦袋裏實際上都是社會教條灌輸給你的東西。但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和歷史都沒有這樣教導我們。很多人覺得我寫《巨嬰國》譁眾取寵,但其實想想,多簡單的一個事啊。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3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

  2. 虽然大部分说的有道理,但是确实反感以偏概全,欧美无限完美,中国一无是处

  3. 在中国看到最有意思的标语,叫做“听党指挥,能打胜仗”
    其实没有想主宰一切的妈,又何来上亿的巨婴?
    不想做巨婴?抱歉,你危害国家安全了

  4. 又是在標籤化嗎
    (攤手

  5. 世界人类的思想不同才是定义文化种族的标准。所谓的中国人,或者,华夏人,其祖先是女娲。强调的重点在于女性的神。西方文化不论是原始的中东地区还是欧洲以及欧洲延伸出来的美洲,都是父神。圣经里强调造物主父的性别是有意义的。
    所以才有了今天中国人的巨婴现象。
    五分之一的人类是女性神的产物。算不算异类就见人见智了。

  6. Not even wrong…

  7. 其他的都说明了
    总之你这种千里送妈的感人行径只能让hktw用户有说辞然后还要被内地网民屠杀

  8. @kelwp2
    抱歉是“踩”不是“捧”
    洋人弱智没错,但是连现任美国总统是谁都搞不清楚就闹事的小废物真是吓死我了

  9. @kelwp2
    抱歉是“踩”不是“捧”
    洋人弱智没错,但是连现任美国总统是谁都搞不清楚就闹事的小废物真是吓死我了

  10. @kelwp2
    你最令人奇怪的就是“川普上台后”
    乘坐时光机回来的吗?川是“president elect”

  11. 还有艾特别人艾特完整,缺一个字死一个亲妈嘻嘻

  12. 还有kel去哪里都要黑屁洋人即使没有任何关系
    真不愧是千里送妈

  13. @k
    你有百度账号吗?让我在贴吧屠杀你吧XDD

  14. k完全是爱党的愤青,哪里都有它

  15. @HoJung,
    kelwp2看似是內地典型網民,教育程度低,世界觀僅從中共的官方宣傳獲得;別嘗試和他討論,畢竟和傻瓜討論,會讓人分不出哪個是傻瓜。
    @Knightby
    你的想法和觀點完美支持了作者”全能自戀”的觀點。
    “一旦手术结果不成功,就会对家庭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打击。他们走投无路。”
    多麼理直氣壯,醫生沒把你醫好,你就應該把醫生砍死,畢竟在孩子的世界,沒有法治。

  16. 楼下那位 kelwp2 的评论恰好坐实了其井底之蛙的身份与夜郎自大的狂傲。

  17. 在中国,成熟的普遍标准是“听话”,确实是这样,国人应对自己多加批判,反思不足,只有不断地批判和反思才能进步,一味的强调民族的优越,否认批判,最终会沦为旧日本和德国的下场。

  18. 实在反感作者以偏概全的做法,作者有点自以为是。病人砍医生也可以概括为不成熟,真是荒唐可笑,不食人间烟火。我只想从医生的角度为病人“开脱”一句:社会保障不够健全,国人也没有多投资医疗保险的观念,一旦手术结果不成功,就会对家庭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打击。他们走投无路。

  19. 有趣的角度,雖然我覺得用半歲前沒獲得滿足來解釋成因有點怪怪的
    但是切入東方的「聽話」「照護」這種社會及父權結構,來說明中國人沒有獨立思考的依賴性,這個觀點還滿有趣的。
    也就是靈魂不夠獨立,人際互動之前的情感索求沒有一個限制。
    覺得中國式的社會果然落後台灣耶⋯⋯
    (感覺會被砲 XD 應該說這種生活模式和心態的人是亞洲文化的特色,而台灣接受美式想法的比例相對的高)
    他提的那些問題好像是台灣20年前比較嚴重,現在雖然還是有一定比例的這種人,但是兩性關係還有家庭關係都沒那麼糟糕了
    不過,也許是那些人不在我的生活圈裡吧,就像沒想到萌萌人數還真不少一樣
    萌萌就是標準的巨嬰,活在自己的想像中會強迫別人符合自己的期待,若有不從就崩潰或暴力相向⋯
    就是因為「人我邊界」太模糊,所以會把自己的情緒倒到別人身上,同時也會把他人自己沒處理好的情緒問題攬到自己身上,這就是阿德勒那本「被討厭的勇氣」真正的重點。
    不是讓你學會怎麼被討厭,而是樹立明確的人我界線,知道自己的情緒是問題的根源,而這個情緒的解法並不在別人身上,並不是由別人來改變態度,而是來自於自身心理的轉變。
    搞不清楚人我分界,就會像本文討論的那樣自我中心,或者不停的被情緒勒索。

  20. 作者也是个很奇怪的人耶

  21. @kelwp2 你的例子什么真好笑,整个感觉一会捧洋人一会瞎喷,观点似乎没错但是整篇评论下来某些地方简直????迷到不行

  22. 很奇怪,这篇报道和作者在豆瓣书评自己写的基本一样啊?这算什么专访??

  23. 这位的确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24. 令人想起《千與千尋》動畫中巨嬰的圖像⋯⋯

  25. 或許也是一種適應多世代重疊密切聯繫生活共存的方式,減少彼此間的棲位競爭,畢竟並非開始工作之後,舊的一代就會釋出棲位。

  26. 豆瓣评分7.4

  27. 为啥插图都是男的?

  28. 不否認,某部分巨嬰的成因是因為嬰兒期得不到相對的母愛而造成。但所有事的原因都不只一個,作者肯定會忽略其他觀點的,對嬰兒期如何影響發展個人心理成熟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此書。
    而作者形成書中的觀點,很大程度歸咎於他的經歷,令他所看到的皆是國人思考不成熟
    的表現。

  29. 不確定是節選的段落不對,或是這個論點本身不完整,似乎還充滿著破綻。
    個人感覺只是打書…..

  30. 各位巨嬰大家乖~ 來吃奶囉~~~

  31. 用巨婴来概括很多问题(比如评论中的某些奇葩)是挺准确的。但是也有“在家庭里解决一切”的思路,毕竟很多现代人的无力感,困惑、焦虑、纠结,还源于社会结构,更源于除了家庭之外现代人没有其他固定的生活关系了,社区、单位、团体,全都崩解了,那家庭的问题自然会凸显出来。从这个角度讲,武志红的说法恐怕有混淆和简化问题的危险。

  32. 其實只不過是現代社會構成方式所產生的自然現象,資源物質豐富﹑人口過剩,只要維持不變,每個城市人都是「巨嬰」。

  33. 总感觉只是单纯地将理论套用在热点新闻上,其它的却藏着不说。有以偏概全的意思。

  34. 所以說某些人批評的還真是沒錯,中國現在大部分線上有名的心理治療師/心理醫生都習慣把問題甩鍋給女人,所有的心理問題都用母嬰關係來解釋。在中國一個男權社會里,女性在家裡的地位本來就不高,權力沒多少鍋卻都要背。

  35. 問題雖然存在,但武的論述過程隨處可見的是對其他歷史時期和文化(相對於所謂中國文化而言)的刻板印象,例如這篇文章中選取的「文藝復興之前是黑暗的中世紀」。
    另外,武多多少少有厭女傾向,雖然時不時地使用「男女」、「父母」這種看似理客中不偏不倚的詞語,但是在歸因的時候,他就有點把責任去語境化、去歷史化地推給女性:「中國的成年女性處在一種外顯的嬰兒狀態,她們覺得丈夫有責任和義務承擔她們的情緒」、「中國社會主體好像是男人,但家庭中女性的情緒佔據了主導地位」、「中國媽媽的撫養質量遠遠不如歐美國家的,現實中中國媽媽情緒化,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圍着自己的情緒轉」……
    在這幾段引文中,武很奇特(如果不是奇葩)地把「成年女性」等同於「已婚、異性戀女性」,否則他就不會論述所有成年女性都要依靠丈夫去承擔她們的情緒。然而相應、避重就輕的,他並沒有說在直男癌媽寶選擇妻子的時候,那種超乎尋常地依賴是專屬於男性的,給人造成一種印象是——男性的問題是社會文化造成的,而女性的問題則是女性自己的。
    另外,當他討論中國社會的主體是男人的時候,「家中女性的情緒佔據了主導地位」。那麼家庭和社會是什麼關係?爲什麼中國社會的主體是男性,這有沒有問題?而這會不會直接造成women as unspeakable只能在私領域中發聲,或是女性在私領域的發聲才被承認?說得極端一點,是否女性在私領域的情緒化的聲音才會被父權社會承認,並且污名化?而其他的聲音是蓄意被忽略了?如果不是的話,武的論述是否屬於cherry-picking?
    最後,當武論斷中國母親的撫養質量不高,他是否完全忽視和無視了社會政策和社會福利在嬰幼兒培養的責任?從公共場合的哺乳問題,到孕產期婦女僱傭問題,再到孕產婦心理健康等問題,從本文來看,武的論斷看起來是單純地將責任推給母親,家庭、父親、社會似乎全不需要考慮,而歐美國家對上述問題的干預似乎全然不在武的分析視野當中。
    也許武的著作的確指出了社會存在的問題,也提供了一個分析,但由於分析過程中的疏漏,很難說這種分析是比較全面和有力的,也因此不管是什麼解決方法,都應該存疑。
    爲什麼好多人,對武的理論推崇備至?很簡單,因爲很多責任都被推給了女性,男人可以拍拍屁股不承擔任何罵名。

  36. 在许多冠以“中国式”的现象中,用“巨婴”这种概念来分析大概挺有真实感。但是并不是所有社会现象都具有民族性的,或者说是不是“中国式”事实还存疑,懒惰、懦弱、自恋这往往是人类通病,只是在某一国家某一时期尤为突出,我同意这与政府引导、经济发展有关,不仅仅是民族性问题

  37. 「嬰兒」意象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重要概念,儒家孟子、道家老子都有經典之論,影響深遠。武先生可以提出「巨嬰論」的觀點,但只是一家之言,試圖用其包羅萬有地解釋所有問題,未免誇大其辭。

  38. 我个人对巨婴这种含糊不清的表述相当无感,甚至认为是哗众取宠的。
    不可否认巨婴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不仅是中国,香港、台湾甚至西方国家都有。哪里都有不愿负责任的人,哪里都有想要啃老的宅男。中国目前这一问题之所以突出,跟出生于1980-2014这30几年的计划生育一代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老人讹人的问题跟这些人成长在长期匮乏物质环境下的实用主义和人格矮化有关系,不可等同视之。
    笼统的称为巨婴,似乎这是个人或者民族性的问题,但无意中却撇开了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39. 寫得無錯,相當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