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香港有山,自然有路:專訪劉克襄

他從台灣不斷來香港行山,從描寫細節中傾注對山野的感情。

特約撰稿人 劉平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6-12-20

圖為粉嶺馬屎埔一幅農地。
圖為粉嶺馬屎埔一幅農地。

【作者按】跟劉克襄見面之前,有機會到斐濟走一趟,大山大水的風光固然令人眼前一亮,但就在那一大片綿延不絕的綠之中,更令人思索香港城市景觀的可貴,不在於顯而易見的發展潛力,而是那四分之一沸沸揚揚的繁榮盛景,更加凸出了餘下那四分之三郊野的寧靜,乃至其不容或缺的地位與價值。從地理方面來說,「城鄉共生」不再只是書本上或掛在口邊的理論,對附近不少亞洲城市來說,那是難以抄襲的生活實踐。

「我來香港是一種異地內化,異地內化是一個作家,至少是像我這樣的作家,必須完成的一件事情。很多台灣作家來了又離開,都是過客,但我對香港的感情跟一般作家是不一樣的。」

「台灣這幾年的環境意識很高,一直向不同地方取經,尤其是日本和歐美。但我一直在提醒,台灣旁邊還有香港,香港郊野有很多優點都是台灣人看不到的。就像台灣一直在學日本的風水,鼓勵大家用里山創意來保護環境,其實香港的風水林就是里山創意的一種。」出席香港文學生活館「香港文學季.文學好自然」的講座活動,劉克襄提及《四分之三的香港》在深圳出版,深圳這幾年孜孜不倦向香港學習、看齊,她學會了香港的水泥鋼筋部分,但唯獨郊野這一塊她忽視了、也沒能耐照辦煮碗過來。香港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只要懂得加以重視及利用,要順應世界大潮發展成運動悠閒城市,劉克襄深信並不困難。

異地內化養成國際自然觀

剛好是十年前,劉克襄因為教學緣故來到香港,並且開始在香港行山。斷斷續續進出香港,來了又走、走了再回來,劉克襄最捨不得的,就是那四分之三的郊野。在雙城與山野之間遊走,他以香港為座標思考城市跟自然、以至城市跟城市的關係之餘,更慢慢將這個地方內化成個人的寫作養份。「我來香港是一種異地內化,異地內化是一個作家,至少是像我這樣的作家,必須完成的一件事情。很多台灣作家來了又離開,都是過客,但我對香港的感情跟一般作家是不一樣的,我來這裏花很長時間,整天看自然、看鳥,又走很長的路,那是很踏實的感覺。」

不只台灣作家,不少台灣登山隊隊員來香港,山總是走了一遍就夠,令他大呼可惜。「當你走進山裏的時候,你會見到很多自然的美,那美是台灣沒有的,那美是因為我對這地方有了深入的了解,能夠跟台灣或其他地方作出更多的對照和思考,那是香港給我的是一堂自然課程。」經過香港山野多年來的洗滌和浸淫,劉克襄獨特的國際自然觀慢慢形成了。這種觀念與視野跟保護北極熊、保護鯨魚等環保呼聲沒有太大關係,某程度上,劉克襄提倡的這種國際自然觀,乃從鄉土出發連繫世界。「我知道很多環保人士,包括香港的,他們都關心外面,卻不關心香港本身,這對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我來這裏,我怎麼看香港跟台北自然郊野的關係?我怎麼看香港跟深圳的關係?我怎麼看香港在嶺南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喜歡這樣子的議題。」

如何回應鄉土、回答土地,甚至跟自己生活的地方產生互動,經歷了異地內化的過程,身土不二順理成章內化成一種生活態度與價值。劉克襄坦言假如一直守在台灣,沒有試過這些微觀而深入的整理和對照,個人對自然、對環保的想法很可能還是流於淺俗,隨着國際大潮流走、呼喊空洞的口號,卻割裂了真正與土地連繫的根。

香港自然寫作 走出前人異路

《四分之三的香港》自2014年出版以來,累計賣出超過一萬本,劉克襄過去曾多次說過,他把自己最好的書與經驗獻給了香港,也許這只是事實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可能是——香港把自己最好的山野獻給了劉克襄。尤其是97回歸之後,大家開始重視土地、家園,意識到香港就這麼一個,一輩子生活在其中,自然要好好關心這個地方。保護菜園村、反對東北發展、守護大浪西灣、保育郊野公園,以至再早一點的保衛皇后碼頭等等,香港的郊野發展慢慢跟社會運動連上關係,這種意識反映在寫作上,自然而然走出了跟前人不一樣的道路。

《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

作者:劉克襄
出版:遠流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4月

保護菜園村、反對東北發展、守護大浪西灣、保育郊野公園,以至再早一點的保衛皇后碼頭等等,香港的郊野發展慢慢跟社會運動連上關係,這種意識反映在寫作上,自然而然走出了跟前人不一樣的道路。

「我覺得香港人現在對土地的情感,會比梁文道或馬家輝那個年代更關注鄉村、郊野這一塊。在西西或董啟章作品中的虛擬世代總是階段性的,現在人們地氣接得愈多,會有更多實在、真實的東西出現,我自己也好奇這些東西會以什麼樣的面貌呈現出來,香港始終不同台灣,她會有自己的表現方式。」香港文學目前在自然書寫方面的表現不算凸出、以至有點滯後,但劉克襄相信這一塊遲早有人會補充過來,甚至比自己寫得更好。「我很喜歡這邊的菜市場,如果長期生活在這裏,我對菜市場一定有一些自然書寫,但現在不是我能夠寫到的;或是寫南丫島,南丫島村落的移民發展史、變化,也不是我能夠寫的,只有長期生活在這裏的人才可以寫,而我只是比較好奇、關心這個地方而已。」

劉克襄的觀察很仔細,像黃可偉的小說《田園誌》就取材自菜園村事情,以青年參與社運的故事投射出對香港歷史的想像,王德威形容其為「以小說對抗當代」。而繼土地正義聯盟刊印的《八鄉錦田地區報》之後,一班本地農夫亦新近編寫出農業雜誌《種植香港》,這些都不失為香港自然書寫的新嘗試。

旁觀者的南方想像

雖然劉克襄從異地內化找到了對香港的認同,但他始終以「外來人」與「旁觀者」自居,甚至認為這是種必要的視角。「當旁觀者用這角度來看的時候,香港人會發現,原來人家對我們的自然這麼有興趣,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啟發。就像台灣,日本人在台灣發現了這麼多他們沒有的自然東西,這是日本人的南方想像。台灣為日本人提供了南方想像,香港也提供了台灣作家一種南方想像;反過來,如果台灣提供了香港一種島的想像,那日本就是另外一種大島想像。

劉克襄之於香港的南方想像,他不諱言較有把握的是文學與自然生態。像陳浩基寫香港警察與香港歷史的推理小說《13.67》,以及馬家輝引來一時話題的《龍頭鳳尾》,都是近年令劉克襄驚喜的作品之一。「每個年代香港都有一些很迷人的作家出現,他們跟城市對話,讓我們看見一個非常不一樣的香港。對很多文學創作者來說,這個地方漠視文學與文化,在這麼一個不營養的菜園,卻長出非常優秀的書來,是很了不起的。」

至於將自然生態融入文學,從早年觀鳥、寫鳥、書寫自然史《台灣鳥類研究開拓史》、《後山探險》,到後來創作動物小說像《風鳥皮諾查》、《座頭鯨赫連麼麼》,以及散文如《山黃麻家書》、《自然旅情》,甚至是繪本《鯨魚不快樂時》、《豆鼠私生活》等等,劉克襄走訪的地方愈來愈多、愈來愈深入,寫出來、畫出來的東西亦愈來愈細緻立體,套用他自己的說話,就是「多了解就多想,多想就多寫東西」。從「鳥人」、自然生態專家到作家,劉克襄的博物志趣注定了他成為台灣自然書寫這支異軍的領軍人物,既書寫自然山野、也讓書寫回歸原初純粹的觀察、整理與記錄,構成了劉克襄獨一無二的書寫風格。

劉克襄。
劉克襄。

詩化語言 透露登山美學

台灣在自然書寫的領域上,表現得比香港更為成熟、多元化,有寫高山的、也有寫海濱的,而最早將人文情懷和文學元素加入觀察記錄之中的作家,劉克襄可謂其中一人。讀他的《四分之三的香港》,他寫與候鳥邂逅,「那種候鳥的驚鴻一瞥,怪聲一揚,或許,這輩子就這麼一回接觸」;他寫大浪灣徑,「年輕人走過沙灘,往往會驚喜浪漫好一陣。我這等半百年紀,同樣有着愜意的生命風景」,劉克襄往往在方位與數字之間,摻雜詩化的語言,透露出對大自然和生命的熱情。

劉克襄更為看重香港山野所扮演的角色,慢慢地透過不同角度發展出一套香港登山美學,副題「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或可作如是解,藉着這三組關鍵詞貫穿香港山嶺,向大家指出,原來城市中的山還有這些玩法。

「我只是一個一個地作記錄,我寫的都是大家沒有注意到的細節。例如我寫水稻田,我會想到這裏應該可以把水稻田恢復;又或是南生圍,我會注意到她過去的歷史。」作為外來人,劉克襄注意到這些,這表示了什麼?「我已經來過同一個地方好幾次了,像大浪灣,我已經去了20次以上,相信香港人都不會去這麼多次吧?」閱讀書中每一個細節,不難發現劉克襄的感情,就傾注在這些客觀記錄與細節描寫上。

香港缺乏自然書寫,但登山文章早於上世紀60、70年代已經出現,記錄何時到達哪裏,相對來說較為簡單、功能性較重。一心讓更多人認識香港郊野,劉克襄更為看重香港山野所扮演的角色,慢慢地透過不同角度發展出一套香港登山美學,副題「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或可作如是解,藉着這三組關鍵詞貫穿香港山嶺,向大家指出,原來城市中的山還有這些玩法。「裏面有很多美學,香港的風水林、步道等等都是互相影響。如果香港沒有這些東西,我怎麼寫都寫不出來,現在因為這些養份,我可以把它們結合起來。」

平緩泥土路 走來美好

隨着麥理浩徑今年獲《國家地理雜誌》選為「全球20大最佳行山徑」之一,印證了劉克襄的眼光絕對錯不了,便利的公共交通工具一下子將人從城市帶到山野之間,全世界只有少之又少的城市可以做到,而香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香港山徑最迷人的地方,是百分之八十的路都是泥土路。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不可思議的,你每天走石屎路,什麼時候可以走到泥土路?可是只要你到外面,一個小時之後就可以踏上泥土路,其他城市的泥土路本來不多,平緩的則更少,香港又長又平緩的泥土路十分珍貴,泥土在山路上自然長出來,十分美好。」

多條行山徑陸續被發現偷偷鋪上膠墊甚至是石屎,劉克襄對此大表擔心,早前因「香港文學季.文學好自然」活動來港的時候,更不忙宣揚反對石屎步道、保留泥土山徑的訊息。「希望能多寫一些文章,盡力宣傳一下,讓更多人關注。」面對政府近年三番四次「霸王硬上弓」的做法,不少人都以為要「硬食」膠路、石屎路,劉克襄天性樂觀,認為信念先行,很多事都有可能解決。例如三、四年前香港旅遊發展局邀請他一起推行郊野旅遊,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但今年計劃捲土重來,希望認真再推一次,企圖讓大家發現香港在購物和美食以外的綠色城市底蘊。成效如何不得而知,但經過劉克襄這幾年來不斷宣講,至少愈來愈多人都知道,香港並非沒有山,有山自然有路,對於鄉郊保育、城市規劃以至政治生態發展,未嘗沒有隱喻的意味。

劉克襄現居台中,專事寫作之餘,他同時是上善人文基金會的董事長。上善人文基金會是一所民間組織,早前買下了台中一間百年老書店,他們正積極將書店大樓重新裝潢、弄出個更有意義的複合型書店,計劃明年7月開幕,歡迎香港朋友到台中參觀。此外,劉克襄說不妨用誠品書店的內容來想像它︰「我們希望比誠品走得更遠更前,這書店肯定是台中的靈魂所在,因這書店我們跟台中文學館做了些連結,期望將這城市變成一個更為在地的城市,將文化多樣性帶到台中。」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