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散步上海街】臘味,仍有味:九龍唯一臘味批發行

每個時代也有它的象徵物,臘味亦曾經是寶,陳曬一個時代的繁華,醃製上一代的青春。

特約撰稿人 慧兒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6-12-17

【前言】上海街不在上海,在香港,貫穿旺角、油麻地及佐敦。昔日大眾在此搜購日常趕潮流,今日時代錯落間,特別是油麻地一段,仍倖存褪色中的傳統與記憶。此系列以上海街老店出發,主寫人的時代與空間記憶,希望能有系統地書寫出上海街某種面貌。

永華臘味行。
永華臘味行。

「秋風起,食臘味」今年11月香港少有秋風,臘味亦不知還有多少人吃。

上海街近油麻地一段,有一間臘味批發行,聽聞是全九龍的唯一。

老伙計在門口打牙骹,老闆在角落櫃位埋首帳目。話說過了重陽就是臘味生意旺季,在這不太冷的秋季,一班已退休的伙計再次來到永華行作臨時幫工。「只係係呢度幫下手,好過係公園坐咁解。」老闆說。伙計年紀老邁,老闆卻一點也不老。

原來永華行本打算在2012年結業,後得現任老闆鄭先生接手才經營至今。鄭先生的家族從事臘味批發生意,永華行是他們的老客戶,「我16歲左右已經幫屋企人黎呢度收數,所以個個都識。」那時鄭先生只想幫輕家人,立業的心志從不是臘味。他大學讀的是物流管理,連母親也堅決反對他和兄長接手這日落黃昏的行業,可惜一切還不如天算。

「我唔介意講埋俾你聽。」鄭先生定睛望向遠方。「我係單親家庭長大,家族生意一向由媽媽一力打理,有日佢身體出左事……」家族生意突然懸空,也不能失信已下訂單的客戶,那時才剛大學畢業一年的鄭先生只好和哥哥「頂硬上」接手工廠。後得悉永華行有意結業,鄭先生不想失掉舊客:「佢地(永華行老闆)都老啦,下一代亦唔會接手。我接黎做,就可以保住工廠嘅收入。」現在回看,人算與天算,人始終身不由己。「媽媽那時叫唔好(做),自己又說唔好(做)……好多野都係整定。」

自此,大哥在內地生產臘味,弟弟在港分銷,永華行才能以較低的營運成本走到今天。

老闆鄭先生(左)沒想過入行。母親反對,自己又不想,怎料一切都是天「整定」,兜轉之下,還是離不開這行。
老闆鄭先生(左)沒想過入行。母親反對,自己又不想,怎料一切都是天「整定」,兜轉之下,還是離不開這行。

那年代 臘味是心意

「發達一定無份。」鄭先生揪揪身上的背心褸。「真正有生意嘅日子唔到一百日,今年特別差,已經『小雪』,仲係着件背心褸。」上世紀的人不時不食,吃進口的也講時令。入秋後的臘味最惹味,以往家家戶戶買來過冬,新年更不用說。

「以前上海街仲旺過彌敦道。」剛吃完午飯回來的麥生說。麥生是店內年資最長的伙計。他說那時店內還有一層閣樓,閣樓擠滿貨就只好擺貨在鋪面,「個陣尐貨箱堆到上天花板,走廊位只夠一個人過,食飯都係企係度食。」那年代的臘味,是大時節才擺上飯桌的高檔貨。面對轉變,老一輩可是清清楚楚,「以前臘味係好野,而家又怕肥、又怕滯、又怕硬,食物選擇多左。我地個陣時,食物珍貴,有得食就得。」

那年代的臘味不只是「好野」,亦是一份心意,同時見證了香港工業的興衰。「以前有好多工會!」麥生舉起五指數著:「紡織工會、橡膠工會、塑膠工會啊!仲有東方紅國貨、中僑國貨啊!一個職工有一份臘腸臘肉一隻鴨,包到成十一點幾。」原來臘味是那時老闆送贈員工的禮物,一張牛油紙包有腸、肉、鴨,一人一份過肥年。麥生形容那年代打工沒現在那麼多保障和規例,打工仔都是「願者上釣」,反而親如一家,老闆更會上下一腳踢:「佢(老闆)咩都做,洗廁所都試過,無分上司下屬。淡季或者無客個陣,咪打返一兩圍(麻雀)囉!」

鄭先生笑說「講返以前尐事真係開心好多」,資深伙計麥生邊秤臘腸邊和應。
鄭先生笑說「講返以前尐事真係開心好多」,資深伙計麥生邊秤臘腸邊和應。

老伙伴 過海打躉

上司下屬不分高低,生意伙伴亦是。已86歲,當日為新光火鍋海鮮酒家採購食材的退休員工梁生,年輕時常到上海街採購,習慣了,退休後也不忘舊地。訪問當日他在永華行打躉,和老員工談笑風生。「就腳咪黎開囉,成條上海街都有熟人!」其實一點也不就腳,家住太古城的梁生表示一禮拜來一次「過日晨」──聊聊天、打打牌。在旁的鄭先生篤穿他,「一禮拜三、四次啊!」梁生笑呵呵不語。

以前梁生常為酒樓到永華行入貨,他解釋:「因為信用好,靠得住。人地會傳架嘛!我話酒樓想入臘味,尐人都話『永華啦』, 個陣老一輩嘅都叫我黎呢度。」聽今天的老一輩描述,昔日上海街多賣生活用品,周末、大時節車水馬龍。馬路亦曾一度全開放作單行線,巴士也會在這裡上落客。「以前上海街仲旺過彌敦道。」梁生無獨有偶地說了和麥生一樣的話,然後他邊數邊說:「大成國貨啊,梁永盛香莊未搬前都係附近,仲有好多賣佛具嘅鋪頭。」

梁生昔日為酒樓買貨,退休後仍常過海來上海街「過日晨」,不時在鋪內呆上大半日。
梁生昔日為酒樓買貨,退休後仍常過海來上海街「過日晨」,不時在鋪內呆上大半日。

當日上海街的繁華不再,多了分清靜,彌敦道則比以前更旺。臘味批發行業亦因香港經濟轉營而式微,再沒有工廠老闆送員工臘味。麥生的一句畫龍點睛:「而家唔同啦,後生都食麥當勞,邊會食呢尐啊,食炸雞翼都唔食你既臘腸啦!」這年代吃臘味的人少了,永華行雖有零售,但主要還是靠食肆批發守業,例如有廟街的煲仔飯檔、彌敦道的新光火鍋海鮮酒家和倫敦大酒樓。

鄭先生表示新客都以餐廳為主,因可以貨到收錢,酒樓客都是昔日的舊客。他解釋:「酒樓唔係即俾錢,而係到期先俾,一執笠就好麻煩。」另一原因是酒樓嫌永華行的臘味貴,「佢地追求低成本,我地賣既都係靚貨。」何謂靚貨?指的就是貨真價實,不摻假成份。他說臘肉難作假,因一條肉就是肉,作假的多是臘腸。他試過在內地飯堂吃臘腸飯,臘腸肉摻了「粉」。他說很多人以為臘腸比臘肉平許多,「臘肉同臘腸價錢唔會爭好遠。我地嘅差價大約一成。如果超過兩成,臘腸嘅質素唔會太好。」話雖如此,在這不太吃臘味的年代,真正懂滋味的人,又有多少個?

我影這位老伙計,他叮囑「最緊要影到臘味」,是這季節才有串串滿油香的臘鴨。
我影這位老伙計,他叮囑「最緊要影到臘味」,是這季節才有串串滿油香的臘鴨。

永華臘味行

地址:上海街332號

電話:2332 5922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