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特朗普來了2016美國大選

張鐵志:美國民主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民主黨要東山再起,當然要要面對嚴重的社會不平等,但是少數族群的權利和多元文化然不能撤退,尤其在新的特朗普時代。

刊登於 2016-12-13

#2016美國大選#特朗普來了#特朗普#美國

希拉莉在華盛頓演講。
希拉莉在華盛頓演講。

「(他們)選了一個局外人,一個能給解釋的人——以我的觀點來說,這些解釋是編造的(trumped-up),沒有說服力,只不過,人們飢渴地需要答案。」「川普有一個很簡單,容易理解,且在某程度上令人滿意的故事。我想我們民主黨對於如何看待經濟,還沒有提供一個足夠清楚的訊息。」........「現在有非常多人認為他們的工作越來越不受尊重。他們自身也沒受到足夠的尊重,句號。」

這段話準確地分析川普當選的原因,且不是在選後,而是選前幾個月發表的;更重要的是,說話的人,是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莉克林頓(Hillary Clinton 希拉莉柯林頓)。顯然她不是不知道她自己或者民主黨的問題,只是已經來不及了,因為民主黨早就不是一個被勞動階級信任的政黨。

I. 1968的挫敗,從階級政治到認同政治

對民主黨來說,1968年是一個轉捩點。

從1930年代起,白人藍領階級主要支持民主黨,成為民主黨新政(New Deal)聯盟的一部分。但自從1964年民主黨的莊遜(Lyndon Johnson,詹森)總統通過《民權運動法案》(Civil Rights Act)後,南方的白人工人階級因仍有較強烈的種族偏見,因此逐漸開始離開民主黨。

1968年,在芝加哥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陷入一片混亂。而當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原任莊遜副手的韓福瑞(Hubert H. Humphrey, Jr),更是敗給共和黨挑戰者的尼克遜(尼克森)。

這場挫敗,以及1960年代的各種社會運動衝擊之後,讓民主黨核心認識到,美國的主要矛盾不是階級,而是「認同政治」;而工會是舊時代的恐龍,太過白人中心。因此,勞工被排除於黨內主要權力結構之外,原來「新政」的階級修辭也被拋棄。

於是他們在選後成立一個「麥高文-佛瑞瑟委員會」(McGovern-Fraser Commission),目標是改革民主黨的提名制度、弱化地方黨機器頭人的影響,並強化女性、少數族群、年青人的角色。年輕民主黨人的新關懷是環境、多元文化、軍事主義等議題,對生活品質的關切,取代了階級利益。這被稱為「新政治」(New Politics)。

1972年,這個新的黨內權力結構,選出了強烈自由主義立場的麥高文做為總統後選人。麥高文再次大敗給尼克遜,民主黨陷入混亂分裂,但基本轉變趨向沒有改變:少數族裔、女性或其他單一議題團體在民主黨地位更顯活躍,大工會雖然仍是民主黨的支持者,但民主黨的確越來越不是以工人階級作為主要支持者。

麥高文當年的競選總幹事是個耶魯法學院畢業的律師,叫做蓋瑞哈特(Gary Hart);哈特指派他的學弟擔任德州的競選總幹事,那個年輕人叫比爾克林頓。蓋瑞哈特在1988年參與民主黨初選,後因緋聞而退出。四年後,擔任阿肯色州州長的克林頓代表民主黨參選總統。

II. 1984 「民主黨領袖委員會」的改革

不過其實,克林頓早在1980年代中期,就已開始進行「新民主黨」改革。如果68年是戰後民主黨的社會基礎與價值的一次典範性轉移,那麼再一次新路線的提出,就是這次由克林頓領軍,在經濟政策左右光譜朝中間路線的靠近。

在1984年民主黨候選人孟岱爾(Walter Mondale)慘敗給競選連任的列根(Ronald Reagan 雷根)後,一群主要是南方出身的白人民主黨政治人物和他們的金主認為,孟岱爾和72年麥高文的經濟民粹主義(強調勞工利益),在選舉上不會成功,因此決定成立一個新組織推動民主黨的新路線,叫做「民主黨領袖委員會」(Democratic Leadership Council),主席就是克林頓。

這個組織的宗旨是「要去定義,並激發公眾去支持一種新的公共哲學;這種公共哲學是建立在進步理想、主流價值,和創新、非官僚的、以市場為基礎的解決方案」。具體來說,他們在許多大方向上並不反對當時執政的里根,如提高預算對抗蘇聯這個大惡魔、認為稅太高且反對提供最低工資、認為太多管制不利於經濟發展,因此他們的政策方向就是推動平衡預算、自由貿易、福利改革、強力打擊犯罪等。這些,都成為後來克林頓總統任期的主要政策。

1980年代初另一個和他們關係接近的群體被稱為「阿塔里民主黨人」(Atari Democrats),他們主張:新投資、高科技和自由市場,是對1930年代「新政」的當代回應。這種看法當時被許多老派民主黨人批評。其中有些人,在1980年代後期更強調環境政策,被稱為「綠色民主黨」——主要人物包括參議員戈爾(Al Gore,高爾)和舒默(Charles Schumer)。舒默就說,環境議題「可以超越舊的階級分野。如果你是民主黨人,尤其是在中產階級選區或在西岸,這對新選民來說絕對是一個好議題。」

簡言之,從1968年後到1980年代列根時期,新一代民主黨人希望超越階級政治,不強化和勞動階級的關係,讓南方白人工人越來越倒向共和黨。

III. 克林頓執政,新自由主義與專業主義主導

到克林頓的總統任期(1993-2001),他雖然語言上帶有經濟民粹主義色彩,但更像一個共和黨在執政。當然,經過了1980年代的列根主義,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取得主導,民意也越來越來不信任政府。克林頓任內通過關於犯罪的新法案,讓更多黑人入獄、強調預算平衡、解除許多金融管制、修改社會福利制度,通過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並且宣稱「大政府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上面的許多政策,都是今日民主黨惡果之根源。例如,1996年克林頓通過以「福利改革法案」取代傳統福利津貼,規定地方政府必須提供在職訓練或社區服務,不然就必須取消發放津貼;然而對地方政府來說,取消發津貼最輕鬆。華盛頓郵報引述學者研究指出,這個法案對窮人造成嚴重傷害,讓美國最貧窮的家庭增加一倍——有一百多萬的南方家庭,因此陷入每天不到兩美元的貧困生活。

克林頓民主黨確實並不太在乎工人階級。當時擔任財政部長的著名經濟學者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今年的媒體訪問中,就承認自己沒有去過很多美國的工人城鎮——如密芝根(密西根)芬林市(Flint,導演 Michael Moore的故鄉)或揚斯敦(Youngstown,搖滾樂手 Bruce Springsteen 曾以這個勞工鎮為名寫過一首歌)。他說,「鐵鏽區的失業白人勞工的問題不在我們的雷達上,因此他們感到生氣」。

從68年後民主黨開始的轉型,可以說到1990年代取得新的高峰。民主黨越來越轉向擁抱專業階級(the professional class)──律師、醫生、企業家、高級白領、文化界人士、科技界等,而不是以工人為基礎。

美國知名政治評論家 Thomas Frank 在今年新書《聽見沒!自由派》(Listen, Liberal: Or, What Ever Happened to the Party of the People?)分析,這群民主黨的專業階級的價值觀就是:社會不平等不是主要的問題,只要透過好的教育,就會帶來個人的成功。克林頓的福利改革就是強調教育和職業訓練,來鼓勵個人加入全球競爭。

時代氣氛的轉變,讓希拉莉在今年《紐約客》的訪問中,批評這是一種「特別型態的菁英主義」。她指出,教育主義者(esducationalist)要讓每個人往上爬,但「他們不想告訴任何人,不是你想往上爬到哪就可以到哪」——問題在於很多工作只需要藍領技術,而不是大學學位。

後來到了奧巴馬(歐巴馬,2009-),他本人和希拉莉夫婦都屬於成功的法律專業人士,他的主要財經團隊也和華爾街關係密切,以致於金融風暴後,沒有對華爾街進行大規模改革。在他的第二任時,矽谷取代了華爾街,成為他們主要的財經夥伴。

IV. 小布特執政,民主黨網路世代崛起

回看克林頓與奧巴馬之間的小布殊(小布希)時代,民主黨陷入嚴重挫敗,民主黨的主流態度更為保守的,當時連「自由派」(liberal)都成為一個髒字。

2004年總統初選中,民主黨初選出現一位佛蒙特州州長候選人迪恩(Howard Dean),他是高度自由派,且在所有候選人中,最激烈批評一年前的伊拉克戰爭(希拉莉和許多民主黨人都贊成開戰)。當時對小布殊不滿的民主黨群眾,在他身上找到新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美國剛進入了一個網路政治的新時代,而迪恩是第一個成功運用網路動員草根力量的政治人物(註)。

當時已經有好幾個網站取得很大影響力,如集體部落格如 Daily Kos,或者一個以網路為平台的草根組織 MoveOn 。後者是由一對軟件(軟體)工程師夫婦成立於於九十年代末,伊拉克戰爭開打後,反戰聲浪把 MoveOn 推到一個全新的高峰。美國左翼網站 Alternet 說:沒有 MoveOn,反戰運動不可能有這種草根動員能力。他們在 2003 年初舉辦線上民主黨候選人初選投票,兩天內吸引了超過三十萬人投票。到了2004年,網站會員超過三百萬,並且是民主黨派中最強大的募款機器,而執行長不過是二十多歲。

這些偏民主黨或自由派的網路草根力量被稱為「網根」(netroot)——相對於傳統的草根(grassroot)。他們大多是高學歷的專業人士,且不像以往的草根組織是單一議題團體,透過網路,他們可以橫跨不同議題,集結社會支持,展現強大的動員力量和捐款能力,以影響議程。這些民主黨傾向的網根在 2004 年約有幾百萬人,他們把自己視為民主黨的改革者,要衝破既有主流政治的大門。

當這群進步「網根」在民主黨中取得越來越大發言權,就更把民主黨往遠離工人階級的方向推開。四年之後,他們成功地讓奧巴馬打敗形象保守的希拉莉,取得民主黨初選資格,並且讓奧巴馬當選美國第一個黑人總統。

V. 奧巴馬的社會平等,口惠不實

1960年代末有一本著名的書叫做《崛起中的共和黨多數》(The Emergent Republican Majority)預測了後來共和黨後來二三十年的勝利。2002年,一本書《崛起中的民主黨多數》(The Emergent Democratic Majority)出版,該書作者認為:隨著美國人口轉變,如非白人人口越來越多,及年輕世代態度更自由派,會對民主黨更為有利。而民主黨在白人選票表現較弱的南方,也會因為北方人的移入和拉丁人口的增加而改善。

2008年奧巴馬當選似乎證明這個理論,他被認為建立了一個「奧巴馬聯盟」(Obama Coalition),包括年輕人、單身女性、非裔美人、拉丁裔、自由派的高學歷人士,以及部分的藍領階級。奧巴馬在白人中的整體選票表現,是二十年來最差,因此此後民主黨的白人候選人,只可能會表現更好。(然而更仔細分析,奧巴馬是在美國南方的白人選票中表現差,在北方則沒有低於以前的民主黨候選人。)

到2012年選舉,奧巴馬在拉丁裔、亞裔和女性選民中,都取得比上次更大比例的勝利。但在白人選票中,則比上次輸更多。民主黨內的組成也出現結構性變化。例如,在1992年,在民主黨內,大學以下學歷的選民比大學或大學以上的選民比例更高(55-21),另外的24%是有上大學但沒學位。但到2016年,民主黨內有大學學歷或以上的人卻超過大學以下的人(參考《紐約時報》Thomas Edsall的專文分析)。可以說,民主黨愈來愈轉向擁抱專業階級(professional class)──律師、醫師、企業家、高級白領、文化界人士、科技界。因此,他們變得更加自由派、更都會,更多元文化,但也離藍領階級越來越遠。

然而,在這次大選失敗後,許多事後孔明說:宣稱民主黨忽視社會平等並不準確。

事實上,在2008年大選時,奧巴馬強調重分配的重要,以致於被共和黨的正副總統候選人麥肯和裴林批評他是「社會主義者」,來召喚選民對他的反感──那時,這個字還是令大多數美國害怕的。

上任之後,面對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奧巴馬提出一個將近八千億美金的財政刺激方案來救經濟、救銀行,並且接收通用汽車,尤其提出一個大幅度改革健保方案。這讓2009年5月,共和黨全國委員會開會時有代表提議,應要求奧巴馬的民主黨改名為「民主社會主義黨」(Democratic Socialist Party)。

在2011年的佔領華爾街之後,民主黨的主流意識逐漸改變。黨內左右派都同意,自由貿易必須和國內保護加強配套。他們也越來越把社會不平等問題當作主要政治議題。連克林頓時期的重要財經官員羅伯魯賓(Robert Rubin)都承認:當前社會分配的議題,比1993年更為嚴重。而後來接任魯賓的桑默斯,在這幾年也不斷談「中產階級滑落」,並且在2015年和他人提出一份報告,強調「包容性的繁榮」(Inclusive Prosperity)。

奧巴馬和民主黨想要處理不平等,不過事實上,他們做的不夠多。知名歷史學者Eric Foner 在奧巴馬任期第一年後提到:許多人曾經把奧巴馬視為小羅斯福總統,期待他在二十一世紀的經濟危機中推出新的「新政」計畫,但是奧巴馬並沒有要強烈主張新政式自由主義(New Deal Liberalism),著手對付經濟不平等、失業問題、不受限制的企業力量等問題。在他任期結束的今天,這個判斷看起來仍是對的。

簡言之,奧巴馬時代最大的成就是通過大規模的醫療保險改革,讓同性婚姻合法,強化再生能源等等,但是他並沒有解決結構性不平等。因此選民的憤怒讓初選時出現桑德斯現象,並終於迫使民主黨向左轉,只是一切都為時已晚。因此有了白人勞工的憤怒復仇。

VI. 認同自由主義的終結?

其實,十多年前「崛起中的民主黨多數」的分析並沒有錯。美國選民確實是向左轉,尤其是年輕世代更自由派,因此希拉莉贏了兩百萬票。

不過,大選之後,民主黨陣營再度陷入辯論。著名政治哲學家馬克里拉(Mark Lilla)在大選之後的一篇文章《認同自由主義的終結》(The End of Identity Liberalism)批評:「學校和媒體對多元的執著,塑造出一整代的自由派和進步派,自戀到無視於他們自我界定群體外面的世界,也不重視與美國一般大眾接觸。」此文引起許多討論

然而,認同政治或承認的政治(politics of recognition)真的和分配政治(politics of redistribution)是矛盾的嗎?民主黨要東山再起,當然要更關注勞工,要面對嚴重的社會不平等,但是少數族群的權利和多元文化然是不能撤退的,尤其在新的川普時代。

民主黨的新挑戰正要開始。

(張鐵志,台灣著名作家)

註:對於那幾年美國網路政治的進一步討論,見張鐵志〈網路如何改變政治〉,收於《反叛的凝視》,2007年印刻出版。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