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特朗普來了

何方:蔡英文致電特朗普,北京如何思考?

北京論者對軍事衝突的凝重憂思,和此刻台灣不分朝野的額手稱慶,形成一幅令我駭然的對比

刊登於 2016-12-07

#特朗普來了#特朗普#美國

圖為2015年6月16日,美國紐約,特朗普在其企業大廈內演講。
圖為2015年6月16日,美國紐約,特朗普在其企業大廈內演講。

特朗普(川普)和蔡英文之間,打破中美關係37年默契的一通電話,讓中國成為特朗普當選以來,第一個被瞄準擠兌的對象。

在台灣多數輿論驚而帶喜的12月3日週六上午,北京的空氣卻一直緊繃而靜默。在官方回應出爐前,沒有什麼境內媒體,擅自發佈這個高度敏感的消息。

就連一向在涉外報導有較大空間的人民日報子報《環球時報》,在網上刊出消息後,頁面又迅速刪除。在一些關注此議題的微信群裡,只有來自外媒和台灣媒體的網址或報導截屏頻繁流傳。人們在外弛內張的氣氛下耳語著,揣摩中國外交部的可能反應。

北京回應的自制

時至12月3日近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才在一場活動的間隙,應記者提問,做出「這是台灣方面搞的一個小動作」,「根本不可能改變國際社會已經形成的一個中國格局」,「也不會改變美國政府多年來堅持的一個中國政策」的口頭回應。

但這段只敲打台灣、未點名特朗普的回應,還不是完整的北京官方立場。顯然,到了星期六中午,北京層峰仍在審酌,究竟該如何、以多大的力度,回應尚未正式掌權的特朗普。

12月3日下午近6時,新華社才終於發出,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名義做出的官式回應,並稱「已就此向美國有關方面提出嚴正交涉」。至此,中國官方雖以「提出嚴正交涉」表達不滿,但仍未口出惡語,也未直接給特朗普此舉定性。

美國傳統外交建制派人士和主流媒體,在第一時間,對特朗普此舉表現出強烈的驚駭和疑慮,並預期此舉將導致中方憤怒。相對而言,北京的第一波官方回應尚稱克制。

特朗普在與蔡英文通話一事曝光後,又接連在推特上發文,先是嘲諷各界的期期以為不可,繼而針對中國在南海布建軍事設施、對美國商品課稅、調低人民幣匯率等事,大表不以為然。相對而言,中國在面對特朗普這個仍不可測的新對手時,似乎更步步為營,不願輕易破壞雙方剛擺出起手式時的張力。

就連直接由國務院外宣辦主管、最接近官方欲傳達口徑的英文《中國日報》(China Daily),也只在社論中強調,無須過度詮釋這通電話的意義,意圖使境外讀者感受到:中國政府在拉長了臉,表示不以為然的同時,還帶著幾分「不以為意」的自信。

新總統就職前後,言行無法切割

然而,許多人都同意:自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關係正常化,美國官方以不承認台灣政府的官方地位,以換取非官方的實質性交往空間以來,在北京、臺北和華盛頓之間,交往的套路、形式和默契,可能比交往的實質內涵還要重要。

有人認為,特朗普此舉是由於還沒上任,還不夠熟悉這些套路和形式的「紅線」,不夠瞭解其對北京觀感與中美關係的影響之巨;也有人認為,他打從心理根本就不在乎這些「紅線」,甚至覺得它們只是華府外交建制派,給美國總統套上的緊箍咒。

不過不管是哪種狀況,在北京心中,此事都已牢牢種下了一個初始印象:對過往近40年來圍繞台灣問題的中美政治默契,特朗普心中是輕慢的、不慎重的,甚至是不在乎中國觀感的。

而他們清楚:特朗普正式就任後,這種不按傳統套路出牌的慣性,還有極大可能延續。在12月5日的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便指出:「我並沒有說過要把特朗普先生現在的言行和他執政以後的政策區分開來」,「我想說的是,我們不對特朗普當選總統及其團隊一些作法背後的原因作揣測」,「只對已經發生的具體事實表明態度和立場」。

可見,在北京的心目中,尚未就任的特朗普所做過的事、所提供的行為分析參數,斷然不能和日後的特朗普總統脫鉤。故此,北京很可能將比原本更提前調動籌碼,縮短自5月20日以來對蔡英文政府的「冷觀察期」,進一步收緊兩岸關係可能轉圜的餘地,並堅決守死台灣在其他國際空間外交突圍的防線。

甚至,目前正在蘊釀中的「中梵諒解」,或北京與巴拿馬、巴拉圭等指標性台灣邦交國的接觸,亦有可能因此判斷而加速推進,作為對台灣方面的施壓和反制。

兩岸轉圜空間走向緊縮?

其中第一個可觀察的指標是:在台美通話前,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在桂林釋出的彈性信息,是否還會在短期內被其他渠道重申。

11月30日,周志懷在主持一場兩岸學界的對話會時表態,大陸並不反對在「九二共識」之外,另行建立一個「具有創造性的替代性共識」,使兩岸間在攸關政治基礎的問題上,得以形成新的共同表述。

也就是說,只要「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個核心元素得以體現,那麼,是不是非得用「九二共識」四個字作為兩岸政治共識的代名詞,大陸並無特別堅持——即便,連周志懷本人也認為,當前就連建立這一個「新共識」的時機和條件,尚未成熟。

歷經蔡英文與特朗普對話的衝擊後,北京這一釋出更大迴旋餘地的說法,是否在近日內仍會被公開重申,或者在更小範圍的二軌智庫對話中被重提,是最值得觀察的指標。其體現了北京對特朗普與蔡英文三方未來關係的想像,以及對台美兩方恐日益靠近的事態,所做出的惡性評估。

放眼今後一段時期,在「兩岸同屬一中」這道政治密語沒有被臺北複誦前,北京勢將以更大的力道,防堵台灣在各類政府性、半政府性,甚至非政府性國際組織,以及國際多邊框架中的存在。其壓制程度,很可能會超過從5月20日到「特蔡通話」發生之前這段「冷觀察期」,直接升高到李登輝執政後期和陳水扁執政期的水平。

如果屆時北京在各國際組織中發揮力道,美國會像奧巴馬主政期間,對台灣口惠不實地「深表同情」,還是能真槍實彈地調動更多籌碼,對北京的封堵意念予以反制?這有待臺北的政策界人士,持續向新的美國執政當局摸底。

台灣這張牌,會用得多重?

從北京的氛圍來看,這通電話,已使特朗普當選近月以來的「樂觀派」偃旗息鼓。

特朗普有商人背景、被眾多美國精英和媒體塑造為一個「毫無原則的跳樑玩家」,甚至還有人曾用他「讓盟國多付點安全成本、美國不當免費午餐提供者」的政見,來揣測特朗普是否具有某種收縮主義的傾向。

但從特朗普當選以來的簡短表態,以及其人事團隊的組成面貌觀察,北京已經越來越明確感受到:新一屆的美國政府至少在執政初期,不大可能僅僅為了縮減支出成本,就貿然從東亞抽身,減少在區域內的軍事部署。

甚至,在離北京決策層略有距離、也一向不乏對台灣懷有同情理解的中國自由派圈層裡,也不免激起了某種疑慮與悲觀——他們擔心特朗普以台灣問題為支點向中國政府出手,而非其他如匯率、貿易關稅等問題;此舉,咸認將撼動中美關係基盤。

如果特朗普這次對台灣的「運用」,不只是盲從強硬鷹派幕僚的隨性之舉,也不光是對軍火商集團選舉助力的口頭回報,而是帶有戰略轉向意義,將帶出一波攻勢的開場鳴鏑——那麼,台灣這張牌接下來還會被特朗普用得多重?台美關係的靠近還會走得多遠?

共和黨甫將列根(雷根)時期傳下的「對台六項保證」寫入政綱;隨特朗普當政,內部權力平衡又重新洗牌。一旦共和黨主流與非主流大幅易位,接下來在特朗普執政團隊周邊,又會聚起多大一股「揚棄一中政策」的聲浪?甚至是否會浮現,鼓吹悍然承認台灣國家地位的「對華政策修正主義」勢力?

短短幾天內,這些考量和潛在的局勢推演,已成為北京關心涉外涉台輿論圈內熱議的焦點。而無可避免地,人們也開始討論:如果特朗普將「台灣牌」越打越勤、朝中國底線越逼越緊,究竟到哪個點上北京必須武力反制,對台動武又要動用到什麼程度?

短多長空的電話

不過,不論身處北京輿論圈光譜何處,多數論者大抵都認同:如果特朗普政權未來對台灣的力挺,上升到在法理上承認其國家地位、或公開揚棄系守近40年的「一個中國」政策,屆時台灣不隨棍而上、喜聞樂納的可能性幾近於無。然而,那也恰恰正是北京方面不得不攤牌,圖窮匕現的兇險時刻。

北京論者間對潛在軍事衝突的凝重憂思,和此刻台灣不分朝野的額手稱慶,恰恰形成一幅令我駭然的對比。

在臺北,不分藍綠的政媒精英承平日久,對台海軍事衝突的可能評估,長期維持在低檔。不然,就是直接照搬1996年的台海軍力對比和中國經濟形勢,假定台海一旦有事,中國將犧牲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成果,加上外資將結夥撤出制裁,對中國是不可承受之重。

然而在北京,對解決台灣問題的流行想像版本,是俄羅斯的先例——俄羅斯先後在2008年和2014年對格魯吉亞(喬治亞)和烏克蘭發動兩次戰爭,卻未對俄國民生傷筋動骨;西方經濟制裁似乎效度有限,北約更是未敢發一兵一卒。

對美國來說,台灣固有可能成為,在太平洋西陲標示美國勢力範圍前線的浮標;但另一方面,台灣問題也已經是,且將長期屬於北京一再宣示、攸關政權可持續性的核心利益。

事到如今,不論台灣人民願意或不願意,也不論當初台美高層通話的撮合者是否想像到,台灣已經成為新時期中美交鋒第一回合的擂臺,被拱上了兩大板塊摩擦錯動的火線。對台灣來說,這可能是一通短多長空的電話。

而這個短,或許會很短;這個長,恐怕將很長。

(何方,媒體人,現居北京)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