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490個義工合力編著粵語辭典,保存本土語言

嗒糖、蛋散、頂硬上......這些粵語是什麼意思?香港一群市民正在編著一本粵語辭典,計畫花20年,保存原汁原味的地道粵語。

每個人皆是編輯

劉擇明平常專注研究粵語,但編撰一本辭典,僅靠一人之力並不足夠,如康熙字典需集二十多名纂修官之力,歷時六年才編撰完成,劉擇明想到讓朋友一起加入。起初,劉擇明只是邀請熟人一同閱讀語言資料,如電影對白、演講稿、日常交談的用語等,把它們的寫法、讀音、詞性、解釋都紀錄起來。漸漸地,他開始過網絡組織動員,邀請網友協力編輯。

目前,義務參與粵典的義務編輯有490個,其中最活躍的至少有40個,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當中以學生和三十歲以下的在職人士為多。他們有恆常的上網習慣,願意每星期花一定的時間義務參與這個項目。

香港中文大學漢語中心粵語組講師劉擇明。
香港中文大學漢語中心粵語組講師劉擇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