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張維中:逃離東京!日本年輕人的移居鄉村夢

移居鄉間,漸漸成為東京人的一股新潮流,有人因為不適應都會生活,而有人則是想改變生活,於是抱着期待到鄉間找夢。

刊登於 2016-11-30

移居鄉間,漸漸成為東京人的一股新潮流。有人因為不適應都會生活,而有人則是想改變生活。
移居鄉間,漸漸成為東京人的一股新潮流。有人因為不適應都會生活,而有人則是想改變生活。

台灣社會多年來面臨薪資低落的困境,許多年輕人在離開校園後,抱着滿腔熱血來到都會,以為大城市能夠提供更多工作機會,卻總是碰壁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抑或是進入了喜歡的行業,卻也只能屈就於每個月台幣兩萬多元,與生活物價不成正比的薪資。如此低廉的社會新鮮人起薪,十多年來非但未曾改變,甚至每下愈況,有逐年探底的趨勢。

日本走得比台灣前面,台灣正在經歷或即將面臨的困境,日本社會也曾經或仍在發生。就像台灣年輕世代走上街頭,向政府要求轉型正義一樣,有一群日本人亦選擇用直接且積極的方式,向政府或企業表達不公;但日本人的性格向來保守,大多數人對於政治或社會運動較為冷漠。於是,有一部分的日本人,在面對現今社會環境的困境時,他們選擇的是改變自己的生活模式。

近年來,住在東京、大阪兩大都會,年齡集中在20至40歲世代的日本人,有愈來愈多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城市之間是否真的相合?他們住在大都會,看似有較多的工作機會,部分看似幸運的人還可以每天進出光鮮亮麗的辦公室,但其實只是拿着有限的薪資,負擔高額的房租與物價。經常沒日沒夜的成天加班,到了週末完全不想出門,失去生活的品質。他們忽然發現,也許應該放棄或者暫離都會生活,移居到鄉下去,從改變原有的生活模式開始,為自己的生活按下一個重設鍵,可能更有時間思考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日子過得更踏實也更快樂。

近來不少日本電影、小說或電視特輯中,都能見到以從都會移居到鄉下為主題的故事。於是,有幾個日文詞彙,如「田舎移住」(移居鄉間)、「田舎暮らし」(鄉間生活)和「二拠点居住」(兩據點居住)等,最近成了常在傳媒或書店會看見的關鍵字。

《TURNS》雜誌主要以日本的「地域」作為概念,每一期會挑一個相關主題,傳遞出地方鄉間人親土親的魅力。
《TURNS》雜誌主要以日本的「地域」作為概念,每一期會挑一個相關主題,傳遞出地方鄉間人親土親的魅力。

從《TURNS》雜誌觀察移居者關心的事

2002年,東京成立了NPO法人機構「故鄉回歸支援中心」,原本服務的對象鎖定退休後的高齡者,協助他們從東京返回老家鄉下的生活,但這幾年反而是30至40歲世代人連年增加,甚至也有20歲世代的年輕人。特別在311東日本大震災後,許多住在東京首都圈的中生代,都興起從東京移居到人口密集度低,災害相對較少的鄉間,其中又以育有小孩的家庭為大宗。截止2015年為止,前往支援中心相談的20至40歲世代就佔了總相談人數的67%,比七年前高出30%。由於興起「田舎暮らし」和「二拠点居住」的人愈來愈多,2008年「故鄉回歸支援中心」為了滿足西日本的民眾需求,還在大阪成立了「大阪故鄉生活情報中心」。光是去年,到大阪分處詢問移居鄉間可能性的個案,就高達1萬2380件,而其中50歲以下的青中生代,占了總詢問人數的61% 之多。

這幾年來,我始終關注也很喜歡閱讀的一本雜誌,是年間發行四回的《TURNS》季刊。《TURNS》創刊於2002年夏天,迄今已發行了20期。刊名出自於日文中常說的「U TURN」,意指回潮、返回或回頭,也隱含着人生的轉彎及輪番上陣(your turn)之意。這本雜誌主要以日本的「地域」作為概念,每一期會挑一個相關主題,傳遞出地方鄉間人親土親的魅力。不只人情,還包含豐盛的自然、飲食、生活型態、手工職人與種種的地域文化。

在鄉間居住的人,他們賴以為生的工作,從個人到群體,透過雜誌中的報導與訪談,窺見每個人的世界觀。對於有興趣移居到鄉間的都會人來說,《TURNS》也提供許多援助制度的情報,並包含居住、就職和創業know & how等資訊。

其實《TURNS》的前身是另一本名為《自休自足》的雜誌。原本的讀者群設定是日本團塊世代的退休族群,但在東日本大震災後,移居鄉間生活的人反而以20至40世代人居多,於是因應需求改版、更名後重新上市。

截至目前為止,《TURNS》做過的專題中,特別吸引我目光的包括了創刊號的「要住的話,地方更有意思!」;第四期的「在地方實踐夢想的人們:找到不被城市束縛的生存之道」;第八期的「改變你的地方工作:在地方創業、開業、就職」;第11期的「連結日本未來的工作:你的一小步,地方從此改變」,以及第19期的「海生活,島生活」這幾期主題。(注:日文漢字中的「地方」特別指的是大城市以外的小地方、鄉間之意)

許多想要實現移居鄉間的人,首先會冒出來的疑問就是工作問題。貿然搬去鄉下,就算生活品質變好了,但沒有工作也活不下去。所幸在《TURNS》雜誌中,彙整了鄉間的求職情報,而且每份工作幾乎都會很客觀地標出「三大魅力」和「三大困境」提點讀者。若想要買地蓋房,雜誌也有刊載不動產資訊。當你發現同樣的一筆錢,在東京或台北市區都買不到一間臥房大小,但在日本鄉間卻可能買到一片土地,甚至家裏還有附有溫泉時,是否也會怦然心動呢?

無論住在哪裏,活在當下,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去感受存在感所帶來的愉悅,那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無論住在哪裏,活在當下,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去感受存在感所帶來的愉悅,那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都會人從鄉間找回生活魅力

如果一時半刻無法完全實現移居鄉下的可能,「二拠点居住」(兩據點居住)也是一種方式。首先離開都會,在週末假日時體驗看看在大自然生活的感覺。距離新宿約兩小時電車的奧多摩「Share Village」,因人口減少之故,從2012年春天起整理出300多間空出來的獨棟木屋,提供給人分租。每個月可能花不到日幣5000元,就可以擁有一個「別墅」,在週末時就離開東京,來去鄉下住兩晚。

理想與現實總有差距。或許當你開始試着增加鄉間生活的天數時,才能更清楚了解自己是否真能完全脫離都會生活。畢竟,移居到鄉下以後,不只生活習慣會改變,連日常使用的東西和飲食都會大改變。

根據統計,東京人最想移居的鄉下縣市,第一名是長野縣,第二名則是山梨縣。第三名是距離關東較遠的島根縣和岡山縣。至於大阪人最想移居的鄉間,第一名是和歌山,第二名是岡山縣,第三名是兵庫縣。綜觀這些地方的特質,大多數的人認為因為它們氣候溫暖,天災少,雖說是鄉間,但也不至於偏僻,仍具有部分都會機能,更重要的是各地距離東京或大阪也不太遠。

除了有如「故鄉回歸支援中心」的民間機構以外,日本地方自治體也很積極的爭取東京、大阪移民。每年在東京和大阪都會舉辦「回歸故鄉博覽會」,由地方政府直接透過出展攤位,向民眾提供移居資訊,開出補助的優渥條件,例如只要東京人搬到鄉間,地方政府就會提供房租或購屋補助金,最多高達上百萬日圓。

移居鄉間,漸漸成為東京人的一股新潮流。有人因為不適應都會生活,而有人則是想改變生活,於是抱着期待到鄉間找夢去。這或許也跟有些人想要離開台灣,到異鄉尋夢有異曲同工之意?然而,應該要知道的是,移居或許從來不該是一種目的,而只應該是一種手段或方式。無論住在哪裏,活在當下,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去感受存在感所帶來的愉悅,那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