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一個大陸年輕人的台灣記憶

從課本裏「祖國的寶島」,到《藍色大門》,再到美麗島事件,做為大陸人的我,一點點補充著對台灣的記憶。
編讀手記

在端傳媒上讀到胡采蘋的故事,我驚訝於她的良善與真誠,更驚詫於自己的無知。曾自以爲對臺灣頗有瞭解,卻發現還有如此多盲區。二二八事件、《悲情城市》、臺海飛彈危機,這些在我的記憶裏不存在的東西之於他們竟是如此重要。記憶中那個親切的臺灣,此刻變得模糊。

「台灣是祖國的寶島,那裏有美麗的日月潭和阿里山。」這是我台灣記憶的起點,來自小學課本。或許是因為這句話,從小便對台灣有種莫名的親切。

我最早記住的台灣地名不是台北,而是火燒寮,因為那裏是中國降水量最多的地方。記得小時候畫中國地圖的時候(準確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但在彼時的我眼中,中國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定不會遺漏右下角那個樹葉一樣的台灣島。

也是在讀小學的時候,二〇〇五年,連戰訪問大陸。我至今清楚地記得,那天下午,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手握在了一起。我在電視機前見證了這一歷史瞬間,並把它寫在了日記裏。那個時候我對台灣政治一無所知,只知道「國民黨反動派」在一九四九年逃到了那裏。

二〇〇八年,汶川地震,台灣同胞的慷慨解囊讓我非常感動,那個時候覺得兩岸真是「血濃於水」的骨肉同胞。說起「台灣同胞」,腦海裏浮現出當時歷史課本上的一張圖片,一九七九年元旦《人民日報》的頭版,大標題是《告台灣同胞書》,右上角是停止炮擊金門的消息。說來慚愧,我是前兩天才知道八二三金門炮戰,這一事件從未出現在我的教科書上,也不記得有老師曾提起過。

那個時候上初中,開始讀報紙,《環球時報》《參考消息》《南方週末》都是我了解外界的窗口(彼時根本不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恰逢陳水扁醜聞曝光,報紙的消息鋪天蓋地。直到那個時候我才第一次知道台灣還有民進黨,才知道島內有藍營和綠營。報紙頭版上陳水扁戴上手銬的那張照片,至今印象深刻。

記得當時非常愛看中央電視台《海峽兩岸》節目,還由此記住了第一個台灣人——邱毅。最吸引我的莫過於台灣主持人迥異的講話方式,完全不同於大陸的主播。我當時還特別喜歡模仿他們說話,尤其是那些讀音不一樣的地方,比如「陳水扁和(hàn)吳淑珍」。那個時候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那麼讀,更不知道那叫「國語」,以為是跟東北話、四川話、河南話等類似的方言。

二〇一一年,高中二年級,青春懵懂的我着迷於台劇《我可能不會愛你》,當時是在網絡上同步追完了這部劇。我第一次通過電視看到台灣人的日常生活,毫不誇張地說,這部劇讓我徹底愛上了台灣。那年風靡的還有電影《那些年》(我看的是盜版的台灣公映版),更是加深了我對台灣的熱愛。後來還專門買過九把刀原著的台版書,送給了自己喜歡的女孩。

說來也巧,當時還送過一本書叫《對照記@1963》,由楊照、馬家輝和胡洪俠合著,三位分別來自台灣、香港和大陸的作家,就一些共同的日常詞彙各寫一篇文章。不同成長環境下的不同記憶,尤其是楊照的台灣部分,讓我非常着迷。去年在北京聽楊照的講座,第一次見到他本人,卻感覺像是一位老朋友,特別親切。

二〇一二年,我學會了翻牆。由此帶來的震撼可想而知,我經歷了價值觀的崩塌與艱難重構。關於台灣,我第一次了解到台灣的民主進程,知道了美麗島事件和另一個陳水扁。那年正好趕上台灣大選,我第一次知道台灣的領導人是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對比那一年的大陸政局,我當時真的有點羨慕台灣。

進入大學之後,有了更多的時間去了解這個世界。慢慢開始理性地看待一些問題,比如台灣社會和台灣民主。拜互聯網所賜,我能夠近距離了解台灣人的想法,藉助不同渠道看到一個更真實的台灣。二〇一五年,當我看到兩岸最高領導人握手時,早已沒了十年前的激動,甚至一點都高興不起來;二〇一六年,我第一次通過網絡觀看了台灣大選的直播,雖感興奮,卻也沒了豔羨。

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則是另一種洗禮,它讓我第一次學着站在國民黨、站在外省人、站在台灣人的立場來審視自己熟知的「歷史」。曾經黑白分明的敵我界限開始變得模糊,「解放」突然成了一個特別沉重的字眼,在它的背後,是累累白骨與血雨腥風,是妻離子散與家破人亡。大時代中千千萬萬的普通人,如螻蟻,如草芥,被政治碾壓,被命運捉弄,讓人唏噓慨歎。

過去這一年,從官方到民間,兩岸的對立與隔閡不斷加深,尤其是年輕人之間。從年初的帝吧出征、洗版FB,到大選前的周子瑜事件,再到今年夏天的戴立忍事件,一次又一次的撕裂。看到那群狂熱的「小粉紅」,我心裏五味雜陳,真的不知說什麼好。因為往回倒四年,我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小粉紅」。在網絡如此便捷的今天,只要你想,你可以了解任何事情;但遺憾的是,很多人已經失去了了解的興趣。多少人用情緒代替了思考,多少人活在盲目與偏見中,可憐乎,可悲乎。

我喜歡台灣的電影,喜歡《等一個人咖啡》《第36個故事》《一頁台北》,喜歡《藍色大門》《不能說的夏天》《女朋友。男朋友》,喜歡《戀戀風塵》《童年往事》《一一》。

我喜歡台灣的音樂,從鄧麗君、李宗盛到張懸。去年,馬世芳的節目《聽說》為我打開了另一扇門,翻來覆去聽了好幾遍,甚為迷戀。包括台語歌,雖然聽不懂,但依然愛聽。

我喜歡台灣的人,忘不了那年新週刊的封面《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勇敢的台灣人,在這片美麗島上篳路藍縷,不畏艱辛與恐懼,竭力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寫下這篇瑣記,分享自己記憶碎片中的台灣,想讓更多的人讀到,特別是兩岸的同齡人。我真誠希望彼此能夠增進了解,超越政治與地域的偏見。不管你的身份認同是什麼,台灣人、大陸人抑或中國人,拋卻這些無聊的標籤,我們首先應當是一個人,一個大寫的「人」。我們需要學會傾聽和對話,學會思考與面對各自或共同的問題,這遠比無休止的謾罵更有價值。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3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我和作者的心路历程真的很像。一年多前我还是一个爱国的小粉红,但是通过关注的博主逐渐明白,自己身处于一个何等闭塞和禁锢的地区,我们看到的只是dang想让我们看到的。翻墙后看到港台网民的一些反应时,就像有一个评论说的,不是愤怒,而是难过。就算不是一个国家也可以好好对话啊,至少还用着相通的语言吧。两岸对立的原因有dang的操纵,有时代给予的焦躁和敏感……还是蛮可惜的,毕竟我们本来可以有更好的相处方式。

  2. 謝謝你,歡迎來台灣玩。我回想當年我們在美國熱情的為中國奧運選手加油,曾何幾時,我們幫外國人加油了。其實只有愛可以統一兩岸,彼此叫囂,對罵,強制要求對方接受自己的價值觀,不從就彼此憎恨,只是拉遠我們的距離
    兩岸多點這樣的你,相信還有甚麼無法談的呢

  3. 說那些有心人控制媒體傳達負面消息的人可以想想,“共產黨“不就是那個有心人嗎,如果youtube、facebook 等等網站充滿十多億中國人口製造的影片、信息,世界還能不了解中國嗎?所以是誰在封鎖?況且台灣其實不乏中天、中視、華視、TVBS等等主要電視台幫忙宣傳中國的崛起、薪水怎樣高、發展怎樣好、城市怎麼樣先進、人民怎樣努力,不用妄自菲薄各位中國人。無法和平共處的問題並非單純是互相不理解,而是雙方本來就各持己見,台灣多數人都希望獨立,然而中國拳頭比較大,告訴你聽話就會和平,灣灣心裡苦...

  4. 台灣的政治內鬥,已經使台灣陷入困境,我們是很民主,但更需要的是那份包容和傾聽。

  5. 是啊,一百年前日本殖民时期,反而是两岸心最近的日子。

  6. @mist,謝謝分享!

  7. 記憶最深的是今年暑假和大陸大學生們的交流,我們可以很理性的去探討很多差異,可能是文化,歷史,政治,在這之前我並沒有對兩岸關係了解非常深,但我認為這種方式很能幫助我們了解彼此。所以我覺得很多的成見或分歧來自於我們不同的成長背景和教育,所以我們對這些議題的認定不一樣,我們可以不支持彼此,但要互相尊重。
    然後很多關係真的是嗜血的網民們互相撕裂產生的傷口,這件事是我們當時討論的結論,因為沒有實際接觸,會真的以為彼此都是這樣的人。

  8. 不過那些老早來的漢人和後來的鄭和壓迫和屠殺原住民也屠的很開心,有些手法比後來的清廷日本人和國民黨更加喪心病狂.
    還有漢人把原住民人肉拿來喚作蕃膏當藥吃的.
    非要說的話台灣漢人欠真正的台灣人一個道歉才對.

  9. 這真是悲劇!據日本總督府的紀錄屠殺臺灣人(原住民及漢人)三十幾萬人,慘無人道。只有少數漢奸皇民,成為二等人得益以外,中國人都很苦。悲劇不容再發生。

  10. 一百年前臺灣是日本殖民地不是中國領土

  11. 說的對,反之也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更應該嘗試自己去理解對方,雖然效果肯定有限,也好過一直被操控似的互相厭惡的好。
    另外那個講腦子的,您的腦子一定和我們他們都不是一個檔次的。

  12. 現在部分臺灣人會對大陸反感,其中一個原因是訊息受到有心人的控制調整。大陸不好的會被放大到很大很大,重複再重複,整天報。大陸對臺灣人的好會縮到很小很小,修剪再修剪或乾脆不報。怎會對大陸有好感呢?

  13. 作为大陆人,我承认我们有许多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我们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使得不和谐的现象逐渐减少。意识形态的差异可以用沟通和交流来消除,不管对面的同胞怎么想,至少,100年前我们曾是一家人。

  14. 还记得某年总统选举(应该是12年??)新闻里在放什么马英九蔡英文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当时的我(那时候已经是高中生了)并不知道什么蓝营绿营不同的政纲,脑子里直觉就是这两个名字里都带英都不是什么好人。。可见信息匮乏(错误)所带来认知上的问题。。

  15. 是的。一堆中國人,因為全是一家人。

  16. 更多的理解,求同存異,兩岸的和平與統一,想必不是問題。
    只是現實是殘酷的,真正重要的永遠是經濟與人權等切身之事。
    但願等著兩岸未來的是一個美好的天地。

  17. 看到一堆中國人的評論就知道兩國腦子差距大概不只有台灣海峽了 應該隔著整個太平洋了

  18. 感謝作者對台灣的喜愛。
    兩岸需要的正是這樣的互相了解而不是仇視。
    在15歲以前,我是一個討厭中國大陸的台灣人,也許聽來像是藉口,但當時的環境和教科書,帶給我對中國大陸的印象實在沒有很好(就如同你們從小就"知道"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我們從小就"知道"台灣是一個國家)。
    然而在我15歲左右之後,我自己透過網路,看到了不一樣的中國大陸,或者說,更加真實的中國大陸。然後漸漸的,我發現我很喜歡那裡,也認識了一些很好的大陸網友。而看到網上互相爭吵謾罵的兩岸人民,我不再是憤怒的一起罵,而是難過的說不出話,只能沉默(尤其當兩方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對罵什麼的時候)。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經驗,我想說的只是,希望兩岸人民可以先嘗試了解對方,而不是懷著刻板印象和很難找的到的共識,為了爭吵一個再怎麼吵也沒有結果的結果,畢竟,作為如此特別關係的兩岸,能夠開心聊的話題還是很多的。

  19. 金门炮战教科书有记载,请翻阅初高中历史课本;
    翻墙前我一直很愤青,翻墙后,我却不再那么愤青了;
    解放是一个沉重的字眼,但是不解放更是一个残酷的字眼;
    刚翻墙的时候,面对的事铺天盖地骂大陆人没素质,说台湾高素质的言论,如今每天看看台湾自己的新闻,各种不文明,不道德的事情每天轮播。话语权在谁手里,谁就是正义。想来来信者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和台独必须要鉴定的斗争,因为他们也会鉴定的和你斗争,之所以搬出一大堆的理由借口,都是为了独立这一个原因;
    很多人说中国现在只是经济好了,我会说一点不错,国民党政府带走了黄金、白银外汇、炸掉工厂、带走图纸,我们白手起家,就是为了迎接这样的一个经济腾飞的时代。
    我们很多人都是平常的人,面对生活都是随波逐流,很多人会在有钱人、有才的人都出国移民的言论中混乱,我却不会,任何国家都会有那些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甘愿放弃优质生活回国贡献的人。
    而这一点,在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来,无数次的证明。
    我们需要的是时间,从物质再到精神崛起的时间。西方用了上百年,通过殖民、两次世界大战确立他们的地位,我们中国用五六十年和平发展,双方的对比不言而喻!

  20. 邱毅
    我可能不會愛你
    那些年..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等一個人咖啡..等等..
    跟台灣的關聯.不會比一碗滷肉飯來的多
    說要"拋卻這些無聊的標籤"
    但你都是透過這些標籤解讀台灣阿
    如我也愛看papi醬.羅集思維.袁騰飛
    知道中國人有好有壞.很多口才好.學問好
    但都無助於改善台灣受到中共打壓的現實
    中共枉顧自己中國人權的作為連中國人民也無解
    只能透過發展經濟麻醉人心
    因為只要幫人權公義發聲就會被中共消失
    傾聽和對話?你確定中共字典有這些字?

  21. 很好奇留言者們有提到的利與弊各是什麼?

  22. 「无论如何,世界上不可能有⋯⋯」有點像愛國主義上腦 = = 還是要仔細看看想想
    p.s. 一个团结的兩岸三地对两岸三地利大于弊,這個我是同意的 lol

  23. 台湾人习惯叫我们大陆“中国人”,两岸隔阂已久,似乎很难统一。我的Twitter账户关注了很多台湾朋友,希望两岸永久和平,再无战争。三个政党也能站在历史和未来的高度,和平相处。 我的推特账户 @fandaosong 欢迎关注。

  24. 希望台湾也有许多人像你这样了解大陆 而不是看看报纸电视就能用个标签所替代

  25. 作者一定是个善良、可爱、浪漫,还有点单纯的作者。

  26. 身為一個台灣人,很高興能聽到許多中國人對台灣的看法。台灣的政治與媒體環境讓很多意見與消息都被刻意選擇過,無法真實呈現彼此的意見,讓交流更為困難。 @中港台 所說的情況,台灣內部也有人對於這種言行不一的人感到憤怒,認為這種人出賣台灣的利益,其言行甚至造成各種族群的對立,分裂社會。在地緣政治上,台灣是不可能忽視與中國的交流的,但是過多的意識形態與非理性選擇性的資訊流通是不利於溝通與交流的。對於政治形態與文化差異極大的兩岸要如何持續交流,仍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以上個人淺見。

  27. 同作者。私认为,一个大写的人,比所有形式的意识形态和主义来得更重要。很可惜,还是有人不知不觉,或者习惯的待在固定或者先定的思维或意识形态的限制里,不愿意,也没精力去花足够多的时间了解自己本身意识形态或思维空间之外的人与里面。两岸三地的人之间的理解的达成,基于各自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终究是这样的困难。

  28. 作者是善良,可愛,浪漫的年輕人,但對事情的了解,還是相當表面。另一方面,絕大部份臺灣人是善良,可愛,熱情是100%正確的。然而,小部分政客,學者,作家,導演,歌手,一方面在內地賺大錢,一面搞台獨,妖魔化大陸,反服貿,支持大腸花,反中,一句釣魚台屬於中國,沖之鳥是礁不是島都講不出口。這些人不應受批評嗎?

  29. …2016年?
    嗯,我还是去看联合报的陆生采访报道吧…

  30. 没有去过,没有亲身经历过,没有发言权,笔者发言请慎重!无论如何,世界上不可能有两个中国,一个团结的中国对两岸三地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