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台灣前民航局長張國政快閃宣布有意接手興航,細節欠奉民航局暫不認賬

刊登於 2016-11-29

2016年11月22日,桃園機場,復興航空宣布停航後有旅客到櫃臺查詢。
復興航空是島內歷史最悠久的航空公司。

台灣復興航空11月22日宣布解散,不僅震驚各界,也留下負債、勞資爭議、航權航線去留等一堆爛攤子。由於無買主願意投資,原本興航已表態,將不再提保留航權的請求,但前民航局長張國政卻在29日上午臨時召開記者會表示,其團隊有意接手興航,但不願透露其餘細節。不過,此話一出卻遭民航局批評為「不成熟的宣告」。

興航無預警解散前,是台灣第三大航空公司,經營至少20條航線,且是澎湖等離島市場的最大運營商。解散後,中華航空表態稱願意在重新分配航線前,「義不容辭」地接手所有興航航線,後續也曾傳出富邦、遠東航空有意願接手興航營運,興航亦與不少國外買主接洽,但皆無下文。這也使得興航在民航局宣布將收回航權的29日期限前表示,不會提出保留航權請求。

我們的團隊有意願接手,希望解決政府困難、員工就業問題、社會不安的觀感,更希望民航局在我們即將接手階段,暫時停止收回航權航線,若收回我們不會有意願接,我們要買一個攤子,沒攤子怎接?

前民航局長張國政

但張國政突然表態,使情勢有了戲劇性轉折。在短短5分多鐘的快閃記者會中,張國政僅表示,眼見興航遭遇困難,其團隊有意願接手,但至於是何團隊、未來營運方式為何,為避免見光死,他表示現在無法透露。他也向民航局喊話,希望暫緩收回復興航權,「若收回我們不會有意願接」。

對此消息,興航發言人劉忠繼在第一時間表示「毫無所悉」,後來雖指張國政已到公司簡短拜會,但在對方提出具體方案前,興航無法表達任何意見。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則批評,張國政尚未和復興談定就宣布,是不正式且不成熟的宣告。他表示,為盡快恢復正常航班服務,民航局仍會繼續進行航權收回程序;若張真有意接手,須趕在今日(29日)前提交具體營運計劃。

張國政出身戰鬥機飛行員,曾兩度擔任民航局長,歷經幾次空難事故、政黨輪替,依然穩坐官位,是目前任期最久的民航局長。但航空界卻有意見指,張國政以「救世主」之姿出手,可能忽略了當官與管理航空公司不同,並指興航的問題已非資金,而是航空市場已飽和,張國政出面也無法改變兩岸市場需求疲弱。

興航勞資爭議也尚未止息

在興航宣布解散後,興航員工火速組成工會與資方協商,卻數度破局,迫使200多名員工至勞動部提出政府介入勞資協商、工會介入資遣信託帳戶管理等訴求。

而在28日,資方、工會及未加入工會的勞方再度召開會議,會後卻有不同解讀。勞資雙方代表宣稱已達成共識,工會卻不認同,指資方未提出信託帳戶使用明細,且工會要求額外給予工會員工每人50萬台幣補償金,資方也未回應。

事實上,工會對於公司信用的擔憂並非毫無根據。興航雖數度強調公司無財務危機,但在宣布解散後,其銀行存款已被銀行以保全債款為由,傳出跳票1.14億台幣;後續又傳出其向空中巴士訂購新機的12億台幣訂金恐將全數沒收。接二連三的財務問題顯示興航真實財務狀況仍未明朗,航空業界專家因而認為,有公司表態要接手,都不太合常理。

聲音

張國政此刻跳出來,無疑是緩兵之計,結果成不成,也不是他說了算;好比遠東航空董事長張綱維上周表明願接手興航,吸引大批媒體前去採訪後,卻改口說「華航、長榮應該接手,遠航排第三」,讓外界傻眼。

聯合報記者邱瓊平

航權

航權(freedoms of the air)是指國際民航航空運輸中的過境權利和運輸業務的相關權利。在不同的兩個國家交換與協商這些權利時,一般採取對等原則,有時候某一國會提出較高的交換條件或收取補償費以適當保護該國航空企業的權益。具體分為領空飛越權、技術經停權、目的地卸載權等九種。具體到復興航空事件中,他們原本有飛往上海等多個熱門航權。 (百科內容來自維基百科,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聯合新聞網中央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