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 ON風物

遊戲世界裏的「洞穴人」:橫跨40年的文字冒險遊戲

距離首款文字冒險類遊戲誕生已有40多年,但這種「原始」的遊戲形式今天仍不乏擁躉,這群「洞穴人」在文字的世界裏繼續探索遊戲的可能。

端傳媒記者 楊靜

刊登於 2016-11-27

#Game ON

在遙遠的過去,曾經有過這樣一個世界,那裏沒有網絡、沒有高清屏幕、沒有遊戲模擬器,甚至沒有像樣的鼠標。打遊戲就像編程,需要在終端(Terminal)不斷敲打指令。這些只有幾十上百 KB 大小的遊戲在今天看起來可能簡陋到無法想象,但在當時只有少數擁有電腦或能夠使用電腦實驗室的人才能玩到。

1975年,即 Steve Jobs 創建蘋果公司的前一年,世界上第一款文字冒險遊戲誕生於PDP電腦平台(編注:PDP本身已於1980年代退出舞台)。遊戲製作者Will Crowther是一名電腦程式員,也是兩個女孩的父親。離婚後,他利用業餘時間為女兒編寫了一個關於洞穴探險的文字遊戲——《巨洞冒險》(Colossal Cave Adventure)。

《巨洞冒險》(Colossal Cave Adventure)遊戲截圖
《巨洞冒險》(Colossal Cave Adventure)遊戲截圖

遊戲的靈感和內容來自於 Crowther 生活中的兩大愛好:桌遊《龍與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和野外洞穴探險。開發《巨洞冒險》純粹是為娛樂兩個女兒,Crowther 特意避開複雜的電腦語言,代之以簡單易懂的生活語言。

遊戲的劇情像好萊塢電影《奪寶奇兵》(Indiana Jones)一般,以冒險尋寶為主線,通過文字向玩家操控的兩個小女孩描述洞穴內的環境和物件,暗示她們如何利用道具和魔法在黑暗中開出一條路來。除了尋寶,遊戲中也會有支線任務來讓玩家賺取獎勵點,獎勵點可以幫助她們找到寶藏和維持生命。

桌遊《龍與地下城》。
桌遊《龍與地下城》。

這款「女孩與洞穴」的遊戲的核心機制就是文字互動,具體來說,就是根據玩家鍵入指令——主要是基本的動詞和名詞,比如「觀察」、「退出」等,來觸動遊戲劇本;如果玩家輸入的指令不在原始劇本內、或有輸入錯誤,遊戲則會提示玩家換些詞再試試。

之後不過兩年,《巨洞冒險》的玩家、供職於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人工智能實驗室的 Don Woods 找到 Crowther,希望能夠優化這款遊戲。隨後,Woods參考了托爾金(J. R. R. Tolkien)的《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三部曲,極大的豐富了遊戲的劇情和世界觀。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這款不過300KB的遊戲激發出電子遊戲界層出不窮的創意。1978年,斯科特·亞當斯(Scott Adams)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電腦文字冒險遊戲——Adventureland。

雪樂山公司(Sierra)創始人肯·威廉姆斯(Ken Williams)和羅伯塔·威廉姆斯(Roberta Williams)夫婦也受《巨洞冒險》的啟發,於1980年製作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款圖形冒險遊戲《迷之屋》(Mystery House),之後的傑作還包括老玩家耳熟能詳的《英雄傳奇》(Quest for Glory)、《國王秘史》(King's Quest)、《家園》(Home World)系列等。

另外,和《巨洞冒險》這個文字冒險史祖脱不了關係的還有1990年代風靡一時的「泥巴」遊戲(MUD,Multi-User Dimension,多人網絡文字冒險遊戲)。這種遊戲也愛將背景設置為某個洞穴或地下城之中,之後建構出各種虛擬場景,玩家可以通過鍵入文字或選取文字推進遊戲進程,並可以多人組團或者對戰。在大陸和台灣,也有電腦專業學生將武俠小說裏的江湖世界作為背景創作泥巴游戲,著名的遊戲有大陸的《俠客行》、台灣的《東方故事II:天朝帝國》。

MUD遊戲《俠客行》截圖。
MUD遊戲《俠客行》截圖。

梳理一段歷史,才發現距離第一款文字冒險遊戲誕生居然已有40年光陰。40年中,電子遊戲技術已經歷數十代的更迭。就在最近,我還在朋友家帶着VR眼鏡和恐龍搏鬥——通過頭部動作和模擬器手桿搏鬥,而不是鍵入「攻打_小腹」、或者是「踢_頭部」。

文字冒險遊戲的巔峰時代顯然早已過去。1980年代晚期,越來越精細的圖像(雖然以今天的眼光仍然很差)全面征服市場。到了1990年代,基本上已經沒有主流遊戲公司投資開發文字冒險類遊戲。

不過,如同大部分曾經輝煌一時的創意作品一樣,文字冒險遊戲始終吸引着一群死忠愛好者,其中不乏遊戲設計師。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今天在不少主流或獨立圖形遊戲中,我們會嗅出熟悉的味道。比如Game On曾經介紹過的《80天》,就是將《環遊世界80天》的世界設置搬入簡單的圖像設計中,遊戲還是由玩家選擇對話樹,閲讀大段文字後進行選擇來完成。

如今,大約全球還有幾百名活躍的創作者在文字冒險遊戲領域繼續探索。其中不少人隸屬於一個特別的網絡社群,IFComp(Interactive Fiction Competition),這個組織的前身是一個名為 rec.arts.int-fiction 的討論組(Usenet),成立於1987年。活躍用戶在裏面討論遊戲攻略、遊戲評價,也有遊戲製作人在其中發布自己的遊戲、討論製作經驗。

Usenet

Usenet是一種分佈式的互聯網交流系統,源自通用用途的UUCP網絡(名字亦類似),它的發明是在1979年由杜克大學的研究生Tom Truscott與Jim Ellis所設想出來的,Usenet包含眾多新聞組,它是新聞組(異於傳統,新聞指交流、資訊)及其訊息的網絡集合。(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1995年,組內有人提議舉行遊戲創作比賽,從而鼓勵大家創作新的小型文字冒險遊戲。組內活躍成員Kevin Wilson——一位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本科生決定將這個想法付諸實踐。

在幾輪組內討論後,Wilson設定比賽規則:任何能在兩小時內通關的文字冒險遊戲都可以參賽。組內任何用戶均有權投票,不過他們要保證玩遍所有報名遊戲,然後才能選出心目中的前三甲。

這就是第一屆IFComp,在這個看似隨性、簡單的賽事中,共有12個遊戲參選,引發了大量討論。在投票的幾週內,這個討論組的網絡流量較以往顯著提高,評出冠亞季軍後,人們還是對參賽作品念念不忘。

比賽順理成章地繼續辦下去,1996年第二屆比賽,規則稍有更改,之前遊戲會按照寫作語言分子類評選,從第二屆開始,所有遊戲無論寫作工具平台都放在一起較量,名次也從前三增加到前十。

參賽遊戲絕大多數都免費面向公眾開放下載,有些遊戲甚至可以直接在線遊玩。遙望四十年前的祖先《巨洞冒險》,今天的文字冒險遊戲依然保持着簡單流暢的文字魅力,然而遊戲玩法、背景故事、敘事方式卻已呈現出更豐富的層次。

今年 IFComp 中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獲獎作品?

2016年,IFComp已經舉辦了22個年頭。下面,Game ON 就為大家介紹幾款今年名列前茅的獲獎作品,至於到底好不好,你說了算——兩個小時的免費文字冒險,並不算太大的投入。

Detectiveland(偵探之地)

製作者:Robin Johnson 在線遊玩

《偵探之地》遊戲封面。
《偵探之地》遊戲封面。

這款遊戲中,你將扮演文字冒險遊戲的經典角色之一:偵探。遊戲背景是在1929年一個罪惡叢生的都市,你可以在整個城中探索,也可以在辦公室裏分析案情。遊戲開始時,你只有10美元,需要通過破案來賺取佣金。在你的偵探生涯中,需要和社交花蝴蝶、黑社會老大、保鑣、失足女性等各色人物周旋。遊戲的界面和音樂都十分懷舊,使用酷似鍵入指令畫風的界面,但其實只用鼠標點擊就好。如果你是個懷舊的玩家或是想體驗文字冒險是什麼感覺,不妨一試。

Cactus Blue Motel(藍色仙人掌汽車旅館)

作者:Astrid Dalmady 在線遊玩

《藍色仙人掌汽車旅館》遊戲截圖。
《藍色仙人掌汽車旅館》遊戲截圖。

美國新墨西哥和亞利桑那之間的沙漠上,三個高中畢業生在進入大學前進行了一趟公路之旅。她們停在了一家魔幻旅館的門口,不知道這裏曾經是什麼——避難所、陷阱、傳送門,也許都是。遊戲劇本內容厚實,借鑑不少懸疑、驚悚電影,雖然分支選擇極多,但起承轉合自然流暢。故事內涵豐富,雖是一場困在封閉空間的文字冒險,最後你會發現其實你要面對的是你自己的內心。

16 Ways to Kill a Vampire at McDonalds(在麥當勞殺死吸血鬼的16種方法)

作者:Abigail Corfman

在線遊玩

紅與黃,番茄與芥辣,或是鮮血和炸薯條——麥當勞裏藏着一隻吸血鬼,你要做的就是快速殺死他,因為你是一名職業吸血鬼殺手。在遊戲中,你需要飛快了解地形,找到可用的道具和殺死吸血鬼的方法。這款遊戲非常適合吸血鬼電影、電視劇、小說愛好者,因為它幾乎囊括了吸血鬼次文化的各種要素,基本上是一個遊戲版的吸血鬼維基百科。

Ash(骨灰)

作者:Lee Grey 在線遊玩

《骨灰》遊戲截圖。
《骨灰》遊戲截圖。

「我找到媽媽的時候,她已經在急症室躺了一天;她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不過看到我,她還是得到些許安慰。」故事就從這個灰色的句子出發,罹患癌症的母親即將死亡,病床旁的你要努力為她做些什麼,雖然無論你選擇什麼,結局終將到來且不會改變,但靜靜地陪伴,或是看似貧乏的言語交流,可以在短短幾十分鐘內讓你體驗幾分生死之間的真實感觸。

500 Apocalypses(500個末日/啟示)

作者:Phantom Williams 在線遊玩

英文中Apocalypses既有末日之意,又可指啟示。作者Williams利用這個雙關,講述了500個業已消亡的物品、生命、行為方式、文明。比起遊戲,這更像是一場展覽。作者將這個網頁遊戲當作一個虛擬的墓地,供我們瀏覽和憑弔。為什麼是五百個?他說比起這宇宙中所有存在又幻滅的東西,五百少而又少,但對在乎的人而言確有足夠分量。這個墓地目前還有大片空白空間,所以如果你也想寫寫自己在乎的末日/啟示,可以發送一封郵件給Williams,來填補上這些空白。

以上是我根據自己的口味還有遊戲體驗推薦的五款遊戲,強烈建議你移步IFComp的網站看看有沒有抓住你眼睛的作品。另外,除了玩遊戲,你也可以使用開源工具,來書寫你的文字冒險。inklewritertwine是比較常用的工具,適合業餘愛好者,需要更專業的話,可以試試informseltani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