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雖然不滿敘利亞持續被空襲,但歐盟沒能就擴大制裁俄羅斯達成一致

刊登於 2016-10-21

2016年10月4日,叙利亞大馬士革遭空襲後,一個男孩站在損毀的樓房前。
敘利亞政府軍在俄羅斯協助後,持續空襲反對派武裝,其中不少平民住宅區、醫院遭殃。圖為今年10月4日,叙利亞一場空襲過後,一個男孩呆站在一片頹垣敗瓦之前。

敘利亞內戰持續,其中敘利亞政府軍及俄羅斯軍方,近月不斷對北部省市阿勒頗(Aleppo)發動空襲,被炸目標除了他們聲稱針對的恐怖組織,也包括敘國反政府武裝,而平民住宅區、醫院,以至聯合國等救援組織的運輸車輛也曾遭殃,引發國際社會不滿。10月20日,歐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領導人峰會,英國、法國、德國等提出歐盟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的議案,但在意大利等國反對之下,議案未能取得歐盟成員國一致同意而無法通過。

峰會上,多國領袖對俄羅斯表達強烈譴責,稱若俄羅斯繼續對敘利亞阿勒頗等地行使暴力,歐盟應擴大對涉及相關空襲的個人或團體採取財產凍結、出入境限制等制裁措施。此外,各國政要還就歐盟和俄羅斯的緊張關係進行了廣泛討論,包括商議如何應對來自俄羅斯的歐盟國家領空侵擾、虛假輿論宣傳、網絡攻擊和政治干預等。

然而,峰會在當地時間20日午夜結束後,就敘利亞問題僅有一份立場模糊的聲明:「歐盟正考慮任何可行措施方案,來應對在敘利亞持續發生的殘暴行為。」

2700
根據人權組織「敘利亞人權觀察」(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數據顯示,自2016年9月以來,阿勒頗在遭到多輪襲擊後已有至少2700人死傷。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表示:「俄羅斯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削弱歐盟。我們並非要加劇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僅僅是在應對俄羅斯的舉動。」

英國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則指,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及敘利亞的「侵略行為」,對歐洲民主價值和制度構成威脅。文翠珊還呼籲歐盟成員國領袖認清俄羅斯的策略,指俄方並不是在打擊「伊斯蘭國」(IS)、「阿爾蓋達」(al-Qaeda)等恐怖組織,而是在暗中破壞西方國家對安全和平議題上的努力成果。

不過,反對進一步制裁俄羅斯的意大利總理倫齊(Matteo Renzi)表示,現階段通過明文議案落實對俄制裁並不合理,他認為如今次峰會後所發出的聲明所言,即歐盟循一切可行途徑尋求終止敘利亞內戰,就已經足夠。

德法俄烏四方會談欠成果

就在10月19日,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及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柏林舉行「諾曼第模式」四方會談,商討烏克蘭東部局勢之餘,也談及敘利亞阿勒頗等地的戰況。

此前,俄羅斯宣布從10月18日至20日共三天,在阿勒頗東部地區實施每日11個小時的臨時「人道主義停火」;在19日的四方會談後,俄羅斯同意將停火期限延長至21日。

不過,有歐盟外交官對媒體透露,歐盟多國領袖對俄羅斯延長停火的決定並不買帳,甚至認為由俄方推動、落實「人道主義停火」,實在帶有諷刺意味。

而且,除了延長停火期一天以外,四方會談沒有取得其他實質成果。有德國外交官在四方會談後已經對媒體透露,默克爾翌日(20日)出席歐盟峰會期間,將匯報這場會談有多麼的「艱難」;結果在20日當天,默克爾公開批評俄羅斯,指俄方協助敘利亞政權轟炸阿勒頗是「完全失去人性的表現」。

自2016年9月以來,阿勒頗遭遇頻繁空襲,俄羅斯多次被指為「罪魁禍首」。就在10月11日,阿勒頗布斯坦蓋斯爾(Bustan al-Qasr)平民住宅區遭遇猛烈空襲,造成至少12人死亡。人權組織「敘利亞人權觀察」(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指控這輪空襲由俄羅斯戰機發動,並指俄軍戰機採用了專門毀壞地表打擊地底目標的「地堡毀滅者」(bunker busters)等炸彈。俄羅斯在敘利亞使用巨型鑽地等武器的行為,亦被指責構成「戰爭罪行」。聯合國還曾警告,目前阿勒頗東部約有27萬名平民,但在2個月後可能會被「全部摧毀」。

今年10月初,法國及西班牙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提出聯合動議,要求在阿勒頗設立禁飛區,禁止所有襲行動,並呼籲國際社會及機構對當地民眾提供人道主義救援。然而,由於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俄羅斯投下反對票,提議最終不獲通過。

早在2014年7月,歐盟曾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以回應俄方對烏克蘭東部叛軍提供軍備,以及拒絕配合2014年7月馬航 MH17 於烏克蘭東部墜毁事件的調查。當時的制裁措施針對對象包括俄羅斯石油企業、軍事工業、敏感技術行業,以至俄羅斯國有銀行等。

聲音

他們在談論人道主義救援,但為什麼不讓物資進入阿勒頗東部的受困地區,減輕我們的痛苦呢?我們只是希望俄羅斯可以停止轟炸,不再殺戮我們的孩子。我們並不想要離開這裏。

阿勒頗居民 Ammar al-Qaran

必須儘快達成停火協議,而不僅僅是在轟炸下每天停火數個小時,我們需要長期的停火協議。

德國總理默克爾

阿勒頗

阿勒頗(Aleppo)是敘利亞北部城市,阿勒頗省的首府。從歷史上看,阿勒頗是人類最古老的定居點之一,考古學發現在1.3萬年前這裏就有人居住。古希臘人稱這座城市為「貝羅埃亞」。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這裏稱為哈勒普。阿勒頗的名字在法國託管時期才開始使用。阿勒頗佔據了幼發拉底河和地中海之間的關鍵位置,是古代商路上的一個重要地點。開始時它只是建在一些小山丘上的小城,後來發展成大型城市。以阿勒頗為中心形成的阿勒頗省佔據了1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並擁有約370萬人口。敘利亞內戰在2011年爆發後,2012年開始的阿勒頗之戰在市內造成嚴重破壞。(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衛報金融時報半島電視台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