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2014年7月14日馬航 MH17 航班客機在烏克蘭墜毁、機上298人全部罹難的事件,由荷蘭領導的國際聯合調查組於9月28日發表中期調查報告,指當日擊落該客機的「山毛櫸」(BUK)地對空導彈由控制烏克蘭東部的親俄武裝分子發射,且導彈及發射導彈的雷達車自俄羅斯運進烏克蘭境內,發射導彈後,雷達車又被運返俄羅斯。
調查組又鎖定了涉及導彈運送或擊落客機的100人,下一步將集中調查當中誰人要為事件負責。調查組代表強調,調查包括分析客機殘骸、影片、截取得來的通訊內容等,並已進行模擬導彈測試,得出的結論有無可質疑的證據支持。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回應調查報告,指其揭穿了俄羅斯的謊言。然而,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 Dmitry Peskov 接受 BBC 採訪時表示,報告不客觀,也沒有實質證據支持,俄方不接受調查結果作為最後真相,就報告內容也「沒有任何需要承認或否認的」。他還稱:「我們已經排除了有任何俄羅斯武器被運往烏克蘭,以及任何軍隊和成員身處烏克蘭的可能。」
MH17 客機是被 9M83 型山毛櫸導彈擊落的,發射導彈的雷達車從俄聯邦境內運來,發射完導彈後又被運回俄羅斯。
國際聯合調查組由五國專家參與,包括荷蘭、馬來西亞、澳洲、烏克蘭和比利時;五國均派代表出席了28日的調查報告發布會。調查報告指:
-
導彈發射位置為烏克蘭東部城鎮斯尼日內(Snizhne)以南6公里的區域,該地區由俄羅斯支持的烏克蘭反政府武裝控制;
-
「山毛櫸」導彈自俄羅斯境內進入烏克蘭東部,之後通過一輛白色 Volvo 貨車運載。結合目擊者描述、圖片和影片可知,有多輛汽車和身穿制服的武裝人員隨行護送。
-
據截取所得的親俄武裝分子對話錄音,他們向俄羅斯要求運送地對空武器以支援作戰,並曾提及已收到武器。
-
涉嫌參與運輸該「山毛櫸」導彈,或發射導彈擊落 MH17 航班客機的約有100人,身份已被調查人員確認。
-
據在發射地點附近的目擊者稱,他們聽到了「巨響」和「一聲尖銳的聲響」,並看到了一縷煙。
荷蘭警方調查部隊負責人 Wilbert Paulissen 表示,美國和歐洲航天局的衛星數據確認了導彈發射地點,這與目擊者的描述吻合。
事件調查回顧
2014年7月14日,馬航 MH17 航班由荷蘭飛往馬來西亞,但在途經烏克蘭東部靠近俄羅斯邊境地區時突然墜毀,機上298人全部死亡,包括193名荷蘭人,28名馬來西亞人和27名澳洲人。
2014年9月9日,荷蘭安全委員會公布初步報告,指 MH17 墜毀的直接原因,「與遭到大數量的高能量物體從外部穿透所造成的情形一致」,進而導致飛機在高空解體;沒有證據表明存在飛機機械故障或機組人員人為錯誤。
2015年7月29日,由荷蘭、烏克蘭、比利時、馬來西亞和澳洲派員組成的國際聯合調查組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決議草案,要求設立國際法庭調查 MH17 空難的真相。安理會15個理事國中有11國投下贊成票,中國、委內瑞拉和安哥拉3國棄權,俄羅斯則行使了作為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
2015年10月13日,荷蘭安全委員會主席齊貝·約斯特拉公布報告指,MH17 航班客機是被前蘇聯製地對空「山毛櫸」導彈擊落,但由於烏克蘭和俄羅斯均從前蘇聯繼承了這種導彈,當時尚不能判定兇手來自哪一方。
聲音
調查組對這宗馬航飛機墜毀事件的結論非常政治化,我不相信他們的任何結論。
他們的調查非常深入。山毛櫸導彈從俄羅斯運來,第二天又被運回去。這又一次顯示出俄羅斯是如何操縱和撒謊的。
馬航 MH17 號班機空難
2017 年 7 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在此之前刊發的深度原創報導,都會免費開放,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