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李立峯:還原基本步——細談策略投票到組織配票面對的問題

筆者想在本文回到基礎,做一點概念梳理:到底什麼是策略投票?組織配票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李立峯:還原基本步——細談策略投票到組織配票面對的問題
2016年9月5日,2016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太古城東區少年警訊會票站凌晨過後仍有選民在排隊等待投票。

香港立法會選舉過後,有很多關於雷動的討論。無論大家覺得雷動有多少問題,在泛民支持者之間,今次選舉似乎確立了策略投票的合法性(legitimacy)。參與策略投票的市民比預期多,選後評論亦大都認同策略配票的需要,問題只是如何可做得更好。當然,也有意見認為,若沒有合理而有效的方法,就不如不做,但這觀點也沒有從根本上否定策略配票。

筆者想在本文回到基礎,做一點概念梳理:到底什麼是策略投票?組織配票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事先聲明,本文並不旨在討論雷動計劃,要討論的是策略投票本身。在香港,策略投票從來存在,只是沒有那麼大的規模和聲勢而已。事實上,雷動計劃的起點,就是假設大部分人都不會策略投票,只由「雷霆救兵」優化(optimize)選票在非建制選候人之間的分佈。不過,現實卻是策略投票的人遠多於預期。放眼將來,非建制選民要思考的,是當大量市民會策略投票時,如何才能做到理想中的效果。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