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辱罵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風波剛剛平息,菲律賓總統杜特地(Rodrigo Duterte)要求駐菲美軍撤離的言論,再次讓美菲關係蒙上陰影。9月12日杜特地在官員就職典禮發表演說,稱駐扎在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Mindanao)的美軍可能成為伊斯蘭極端組織阿布沙耶夫(Abu Sayyaf)的綁架目標,「我不想(菲律賓)和美國出現裂縫,但他們必須離開。」
杜特地的發言人 Ernesto Abella 指出,總統的發言反映菲律賓正計劃打造獨立的外交政策。Abella表示,杜特地認為正是由於20世紀初美軍曾在該地區屠殺穆斯林,棉蘭老地區才成為穆斯林反政府的温床,「美國在這一問題的沉默與其『道德』立場缺乏一致性」。
只要我們和美國站在一邊,我們在那個島上就永不會有和平。
菲律賓是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盟友,而除了在二戰中短暫被日本佔領,菲律賓從1898年到1946年都是美國的殖民地,直到二戰結束方迎來獨立。冷戰結束時,兩國關係一度降温,但在2001年美國推出反恐戰略及之後南海局勢緊張後,雙方又迎來回暖,並在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執政期間達到高峰。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 John Kirb 表示,並未收到來自菲律賓政府的正式撤軍要求,美國政府將維持與菲律賓的盟友關係。美國國防部發言人 Gary Ross 則形容美國和菲律賓的關係「是我們在亞太地區最持久和重要的關係」和「過去70年穩定的基石」,並表示美國國防部將繼續為菲律賓提供協助。
而杜特地所指的阿布沙耶夫組織,是由伊斯蘭恐怖分子所組成的摩洛人分離主義組織,主要勢力範圍在菲律賓南部,曾多次綁架外國遊客。由於與阿布沙耶夫和談無果,近期菲律賓軍方部署7000餘名士兵,計劃將其徹底剿滅。然而,就在9月2日,杜特地曾出任市長20年的菲律賓南部城市達沃(Davao)發生爆炸,造成14人死亡70人受傷,阿布沙耶夫一度宣稱對這次爆炸襲擊負責。9月10日晚,3名馬來西亞船員又在沙巴以東水域被擄走,此事同樣被懷疑與阿布沙耶夫有關。
為了協助菲律賓政府打擊阿布沙耶夫組織,美國從2002年在菲律賓南部駐扎軍隊,為菲律賓軍隊提供訓練和建議。最高峰時駐菲部隊人數有1000人。美軍從2015年2月陸續撤走,目前只留有少量顧問和技術支援團隊。
杜特地的措辭也引來部分菲律賓政治家的反對。前海軍官員 Antonio Trillanes IV 認為總統的判斷受到情緒影響,「杜特地總統的反美偏見不應改寫我們的安全政策。美軍特種部隊對於發展和有效提升我們(的軍事實力)是基礎性的。」
由於上台後採取鐵腕政策處決毒販,杜特地政府近幾月受到多方譴責。其中,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曾在8月8日批評杜特地令執法人員射殺毒犯的行為「令人擔憂」,聯合國更在8月發布報告,批評杜特地政府未經審判處決涉毒嫌犯,涉嫌侵犯人權。美菲關係也因此遇冷,而杜特地更揚言退出聯合國。